中蜂春繁拖仔是什么情况?

用户438943385781


蜜蜂拖子

所谓的蜜蜂拖子其实是没有蜂种之分的,不管是中蜂还是意蜂,只要蜂群中有蜜蜂死在蜂群里,工蜂都会把死亡的蜜蜂拖出巢门,如果蜂群中死亡的是蜜蜂幼虫,工蜂把死亡的幼虫拖出巢门,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蜜蜂的拖子现象。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种现象可以阻断传染源和减轻传染,对于蜂群的发展来说是有利的。

春季容易发生的中蜂幼虫病

对于春季来说,根据蜂部落的饲养经验来看,在春季比较容易发生的中蜂死亡幼虫现象主要有两种,一是中蜂囊状幼虫病、二是巢虫。算是一虫一病吧。但是这两种现象我们是可以通过蜜蜂的死亡症状和蜂群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判断的。

第一:中蜂囊状幼虫病

中蜂囊状幼虫病是具有传染性的,所以一旦发生,要进行有效的隔离处理,在蜂部落养蜂的过程中也都有发生,一般出现在早春气候阴雨不定的时候,只要大流蜜期到来,就算不用治疗也会自愈,蜂部落在发现的时候只是经过保温和喂养一些优质蜂蜜,到温度好了病情就消失了,所以蜂部落没有使用过市面上药物,只是在喂养的时候采用了一些自制的饲料,很多朋友看到过蜂部落在山上挖野生葛根,其实主要就是用来配制饲料的。

对于中蜂囊状幼虫病而言,蜂部落认为还是保温工作没有做好,以及饲料劣质引发,如果我们发现及时,完全可以不用药物治疗也可以愈合,但是如果严重,还是建议采用药物治疗,目前市面上治疗中蜂囊状幼虫病的药物还是比较多的,可以选择一些进行尝试。

第二:巢虫

早春的时候天气比较冷,巢虫的发生很少,到了现在这个时间已经是巢虫发生的高峰期,很多蜂场都发生了巢虫危害,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去年秋季的时候没有处理干净,今年春季也没有进行换脾。巢虫蜂部落一直提倡的都是预防,因为蜂部落的中蜂场是没有发现巢虫的,主要就是每年更换巢脾,勤打扫,养强群几个方法。

如何区分巢虫和中蜂囊状幼虫病?

第一:从时间上来看

一般中蜂囊状幼虫病发生在早春的时候,而巢虫发生的时间是在天气变暖以后。这两个时间并不一致,也有同时发生的,但是一般早春的时候巢虫不严重,后期的时候中蜂囊状幼虫病不严重,甚至消失。

第二:从死亡的幼虫形状来看

中蜂囊状幼虫病死亡的特点是尖头,用镊子夹起死亡幼虫能够看到幼虫体液下坠像一个口袋一样,上小下大。而巢虫引发的幼虫死亡最明显的特征是白头。所以可以从这两种特征来进行区分。

第三:从巢内来看

中蜂囊状幼虫病死亡的蜜蜂幼虫呈现普遍现象,大批死亡,而巢虫引发的蜜蜂死亡一般呈现白头翁现象,有线性分布。


蜂部落


春繁操作不当,操之过急,或者感染了病菌造成幼虫死亡,工蜂就只能把这些死亡的幼虫拖出来。


春繁是意蜂成熟的养殖技术,中蜂人学习春繁一定要谨慎。

所谓春繁,就是在早春气温没升起来时,用人工包装保暖,奖励饲喂的方法,促进蜂王早点产子,让蜂群提前繁盛,这样在蜜源开花开时有工蜂采集才能有收益。早春气候变化多端,人工促进蜂群提前繁盛,这是在做违背自然的事情,所以要付出代价,也要讲究方法。

蜂王产下子以后,幼虫能够健康成长,不仅需要喂足蜂蜜花粉,更重要的是蜂巢温度要维持在35摄氏度左右,还要有适宜的湿度,这样幼虫才能正常发育。早春湿冷的季节,昼夜温差大,寒潮频发,弱小稀疏蜂群是难以维持35摄氏度的蜂巢温度。在低温的时候,工蜂是通过吃蜜糖身高体温,用体能来维持蜂巢温度的。

想一想,在寒冷的春天,要得有多少工蜂才能维持35摄氏度的蜂巢温度,而且还要排湿,抚子,清理蜂巢,工蜂劳力不足,没有做好,就会造成幼虫死亡,蜂巢病菌滋生。你越想蜂王多产子,幼虫就可能死亡的越多。多少工蜂能抚育多少幼虫是有比例的,在气候异常的时候必须有堆积着的工蜂才能发育出健康的幼虫。



所以在春繁时我们一定要调整蜂群,合并弱小蜂群,抽走多余的蜂巢脾,让每脾蜂都能保证与上图那样的蜂数。可以把三四脾蜂压缩到一脾进行春繁,只要包装合适,蜂蜜粉充足,春繁是容易成功的。如果你用几百几千只蜂就想春繁,蜂群稀疏,温度高的时候蜂王会产下蜂卵,也能孵化出幼虫。但如果气候异常,工蜂无力抚育,就会造成幼虫死亡。就造成工蜂拖子的现象。

所以想要春繁,一定要密集繁蜂,弱小蜂群是不能春繁的。别以为蜂王产下的子就能长成蜂,工蜂不足是难以抚育成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