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一首诗,意境很好,但不合平仄格律,改了以后就没有原先的意境了该怎么办?

40后17


当有一首诗,意境很好,但不合平仄格律,改了以后就没有原先的意境了该怎么办?

——什么都不要动。只要别在诗名里面自己标上“七律”、“绝句”就好了。

因为你既然已经认为意境很好了,那就说明这首诗已经充分、完全地表达了作者想要说的东西,而且读者也已经能与作者形成通感,享受作者在写诗时的心理活动和状态。

这就是一首成功的诗,格律不重要。

你就当写的是不需要平仄的古体诗嘛。如果你连韵都不怎么押,你就当你写的是现代诗嘛。为什么一定要去套格律?

那是因为你潜意识里还是认为平仄格律是好的,是有用的东西,你才会在乎你的作品是否符合平仄。

平仄是什么?是用来帮助写作者学习、创作近体诗的工具而已。

有些人非要把工具定义为镣铐,懂得近体诗平仄知识,懂得中国诗词发展史的人只会觉得可笑。

因为对中国人来说,平仄知识虽然繁杂一点,但并不艰深。更多的人只是接触了一下,就因为懒惰而打了退堂鼓,面子上又过不去。当然不是我的原因,那就是平仄这东西害人!

真是笑话。一套音韵规则而已,不愿意学习那就不学习、不使用就好了。没有谁不承认古体诗、现代诗也有好诗,也有各种流派,为什么这些人偏偏要反对近体诗呢?

无非为自己找借口而已。

李白写古体诗为多,我们称之为“诗仙”,杜甫写格律诗为多,我们称之为“诗圣”。

你的诗即使没达到了李白的意境,你也不用在乎平仄,作现代诗仙就好了。

但是不要看不起诗圣,懒就懒了,别无知。

如果一首诗意境非常好,不合格律就不合,别说是近体诗就好了。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梧桐树边羽


现代人是不适合写格律诗的,首先我们的语言背景就发生很大改变。其次古人的人文和地理都有很长诗蕴沉淀。你比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中的桃花潭,巴山夜雨涨秋池中的巴山,哈出阳关无故人——阳关。还有:“绝胜烟柳满皇都”中的皇都,以及客舍青青柳色新中的客舍这些人名、地名以及建筑本身就很有诗意,再加上古人的文化造养很容易成就千古绝句。但是文化也需要适合时代去生存,现代人需要简单快捷以及更准确的记录事件这显然古诗体是不适合的。俗话说得好:强扭的瓜不甜,如果还是一味的去嫁接追求格律会显得很俗,就像打油诗,真的很工整也格律但是难登大雅之堂。所有我们创造出了现代诗,也学习了国外诗的写法。没有一点格律但一样会很美,有思想不是吗?很多东西只有去掉束缚才会生存并发展……


晓天修理


《论平仄》只了黑与白,未究平与仄。俗身忙碌碌,有心顾不得,君意为诗主,我来是过客。但将平常意,浅对诗家说!莫笑赤足汉,强赋斯文阙。

真的没耐心去研究平仄之道。我承认古代祖先的文字智慧,各个时代的文化背景不同,也就造就了不同时代的诗词文化。正如时代的衣着发型一样,古装虽美,但现在又有几人身着古装在大街上行走呢?那些都已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被历史收藏和被少部份传承者继续演绎传唱下去,并不能成为主流文化。作为一个平常百姓,我们更不必拘束自己,写一下打油诗调解一下生活也是其乐无穷的呀!

《我的打油诗》

踏遍人间坷坎路,

惯着人生喜与愁。

闲凑小诗吟感悟,

懒与平仄费筹谋!

不论平仄不言愁,

自有豪气冲斗牛。

心中能装天与地,

敢与日月论春秋!

愿持佛前一盏灯,

烁烁明明照此生!

苦海慈航心作舵,

任它潮起又潮沉!



篱内秋风篱内菊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笔者经常看到题主所提出的问题,但一直不想回答,因为我个人不喜欢,也没有什么时间去应对无端而暴力的网络攻击、谩骂,也没有任何意义。

就我个人而言,只是在默默为中华文化的传承穷尽毕生精力去努力,结果如何,不去考虑,但求尽天命。

然而,有些人狂妄无知,数典忘祖的言论,叫喊着颠覆格律,写一些垃圾诗、口水诗,分行诗,你对得起自己,还有祖宗和后人吗?这种人不值一驳,浪费时间。

作为华夏子孙,不能传承祖先留下的文化财富、文学圣殿熠熠生辉的瑰宝——格律诗词出一份力,做一些事,本身就是莫大的悲哀!

如果如许多人所言:抛弃格律诗词,随心所欲去写所谓的“诗词”,不仅仅是文化的没落,更是民族的堕落,不用几十年,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会被世人遗忘,消失在历史长河中。那时,我们都是历史的罪人,中华民族的罪人。

那些一味鼓吹意境为先,不考虑平仄、韵律与起承转合法度的一些人,只是词汇量、阅历、灵感不够,虽然自认为有意境,实际上是没有与格律融会贯通,欠火候而已,只是为自己的知识储备量不够找借口而已!

自由与自律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不能为了减轻学习和创作难度就抛弃规则,那是不学无术,因为没有规则的自由是失去理智的代名词,没有约束的自由也根本不存在。纯粹强调自由者,是犯罪,奉行无约束的自由者,与罪犯无异。


导演薛志鹏


我是万方,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写格律诗词,就得按规矩来,说是带着镣铐跳舞,这付镣铐是你自己选的

这个问题争执比较大。包括我的同学群里面,或者象《今日头条》这样的大众媒体,里面有太多的的不合格律的诗词。如,标题里面标有七律或者某词牌,细细一看也就是学数是个对的,其余的什么平仄押韵都比较混乱,更不要说什么对仗粘连这些要求。


不过我个人还是这样认为,如果标明了格式,而又不按格式来。这种做法就不太合适,知道的人哓得你对格式不懂,不知道的还以为格式就这么个东西,给人一种误导。

也有人说,写作格律待是带着镣铐跳舞,说这个话就有点扯淡!为什么说?因为这付镣铐是你自己要带的,而不是别人拿刀拿枪逼着你的。如果你说格律诗是镣铐,你就大可不必去带,想表达诗意,可用自由体,也可用其它格式,你就别写格律诗就是了。不要弄成了和有些游客一样,带个假的镣铐在那边,摆个姿势照个相,这样玩玩可以,但绝对不能说那个镣铐是真的,如果这样玩,误会也就大了。


题主的问题是:火候未到

题主的问题,对于功底深厚的诗家绝对不是问题,说白了,火候不到

古人写诗肯定也会遇到这个问题,他们的解决办法是不断换字,或者采用典故。汉语言有一个好处是同意不同音的字词很多,可供你不断地换,这就是所谓锤练。用典,一个要作者语文历史等方面的功底很深,还有一个是要求读者水平很高,不然就读不懂,因此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用典故。


我是万方,热爱诗词以及人生哲理。读过我的文章请赐评、讨论、点赞和关注!(如有想互关的朋友请私信与我)


万方谈人生


我不敢评认谁的诗写得好,谁的诗写的不好。我只想问,你们写诗是什么目的?是让人家观看呢,还是卖钱呢?或者说你是拿了国家的工资非要写好诗不可?因为网络是个大众平台,所以那些文化水平一般般的人“包括我”。也可以在网上发表评论,写写文章“包括诗词”。所以在网上看到许多好像是诗词,又不像诗诗的内容,我只能看看就划过。还有一些高级文人的诗词,我左看右看,就是没看明白写的是什么?因为他太高级了,而我的水平太低了。在我的眼里,那些高级的诗词,和那些最低级的诗词,毫无差别。因为老百姓不知道他写的是什么?一个是看不懂,一个是分不明白。我想大众的文化还是要大众都能看明白吧?


最牛的公牛


这个好办,只要不标注是“律”或“绝”,就没有人去考虑该诗是否合乎平仄。古体诗并不要求平仄 ,只有近体诗即律诗、绝句才有严格的平仄要求。因为平仄问题伤害了诗的意境,主题,使之不能很好的表情达意,我以为不可取。毕竟诗歌创作的根本目的在于抒发情感,表现作者的见闻 ,观点和主张,这是诗歌的灵魂,而诗歌的体裁是形式,因形害意不是理智之举。如果改过之后既合乎格律,又不影响主题的表达 ,能做到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改改还是很好的。如若改后有伤表情达意,甚至不成体统,倒不如不叫它格律诗。


老马识途173246722


诗分格律诗和自由诗,格律诗自然要受到格律的限制,诸如字数、句式、平仄、韵脚、对仗以及粘连等等限制。但是,正因此,格律诗有着格律诗独特的韵律美,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百读不厌。

而自由诗没有这些限制,写起来自由灵活,抒情自然,如果写好了,同样有其魅力,有独特的意境。

总之,不管是格律诗还是自由诗,都不能因为形式而伤害意境,意境好的自由诗没必要改成格律诗,同样,好的格律诗更没必要去改成自由诗。

诗,随性就好;随性的诗,就是好诗。



王老师阅读写作


99%老外!上梁不正下梁歪!格律就四个句型,ABba。A句型,朝辞白帝彩云间(平平仄仄仄平平)。B千里.。。。。。(仄仄平平仄仄平)。b两岸。。。。。(仄仄平平平仄仄)。A轻舟。。。。。同第一句。类推:两个黄鹂。。。BAaB。就这么简单。但是要记几百个入声字(古代重读仄音而现代轻读平音)。看、教、胜、俱,忘几个字古诗词中多读平音,否则就丢人。王立群讲题西林壁看读错。A不教胡马度阴山,郦把教读错。俱往矣(平仄仄)康读错。高处不胜寒蒙读错。家忌无忘告乃翁杨雨读对。


金屋2010


不能削足适履呀!诗以情志意境为尚的,古诗是要有一定的节奏韵律美,但这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尽管纯粹形式美有其一定的独立价值,可在诗歌这里如果脱离了内容或弱化了内涵与意境大谈形式美那必定是苍白无力的,毫无历史生命力的。在当今回归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古诗尤其是律诗可以传承,然而也需有革新。如果一味地照搬古制,机械仿古,既难以超越唐诗宋词,又是开历史倒车之愚。说到平仄对仗,也不过是为了增进其韵律美感的一个手段而已。但不必过于囿于此规。古人还有就让之说,都是活的。可以试一试,不安照古人之死规矩(破平仄)作诗,很多情况下也是可以达到朗朗上口、悦耳动听之镜的。呜呼!时代已变,万物代谢,古诗犹须与时俱进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