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在初级教育阶段,需不需要体罚?

冯国华的发言


小孩在初级教育阶段适当的惩罚是必须的,体罚尽量不要,虽然熊孩子太淘气,有些家长会忍不住想揍。

根据我亲身体验,体罚就是打板子,罚站、被砸粉笔头等。惩罚就是当我犯错了,老师家长与我谈心,写检讨书,或者就是扣零花钱等等。

体罚只是是惩罚的一种方式,其目的也有区别的,体罚只能从肉体上使小孩记住教训,而惩罚更侧重精神层面上教育。

小孩在初级教育阶段适当的惩罚是必须的,为什么呢?小孩在初级阶段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适当的惩罚可以帮助孩子明白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做了是要付出代价的,让孩子保持敬畏心,可以更好的帮助他们树立正确是非观。

同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当孩子犯错了,有些家长喜欢当着人前惩罚孩子,虽然孩子还小,不知道什么是羞耻感,也会有抗拒心理,有时候会适得其反。

当然,孩子事情做对了,还是要表扬的,因为表扬有时候比惩罚的教育效果更有效。


乐享羽翼


我所理解对学生的体罚,就是记忆里,被老师踢两脚屁股,拍几下后背,罚站,教鞭打手板,当然也有打耳光的。那时候受体罚的大部分都是淘气的男同学。也有个别老师打女生,一般打手板,女老师还爱用手拧脸蛋,拧胳膊上的肉……

想想那时候,好像明白了我为啥是听话的乖学生,为啥很努力学习了,原来是真的怕挨打。而且被老师打了也白打,最好别让家长知道,家长知道还得多挨一顿打。

那是八十年代哦,现在可不一样了。能动文的绝不要动武,不能文解决的更不要动武。自己家的孩子气急眼了拍几下没问题,拍完了还得跟孩子沟通,让孩子明白为啥挨揍。

至于老师对班级的学生,建议最好不要打。对调皮捣蛋,不好好学习的学生,适当的罚站,有分寸的打几下手板,可能还行,其余的体罚就算了。其实,对孩子来说,怕挨揍的那种担心比真正打在身上更有威慑力。

以上仅为个人意见


兔只兔子爱生活


前提也说了,是在旧教育中,所以我觉得棍棒底下出孝子可能更适用于旧时代,在网络发达的现代,如今我们的孩子比古代的小孩更加早熟,古代的时候小孩犯了错,或者有言行不端的行为时,打一顿可能比较有效,但是现在的小孩都有自己的小思想小想法,孩子也有自己的是非观,你打孩子一顿,孩子不一定会觉得是自己错了,反而有可能,甚至说极大的可能,他会觉得家长打他是不对的,在这种情况下,体罚孩子就会变得非常非常不合时宜。

对于严师出高徒这一说法,我觉的“严”并不一定在于”罚“,而是在于”法“。

我从八岁开始学习书法和国画,我的师傅就是出了名的”严师“,我的师傅对我们特别的严格,但是师傅却从来没有体罚过我们。

其实我们看看那些古代出了名的严师就会发现,这些严师都有一套自己很行之有效的教法,是因为这些教法才被人们称之为”严师“和”名师“的,而不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学生如何体罚,才被人称赞的。

体罚是惩罚的一种,而惩罚也是一种教育方法。

如果要说”体罚真的一无是处吗?“我觉得这句话本身就很有问题,要说棍棒底下真的就没出过孝子吗?当然出过,出过的孝子还不少,但我不觉的这些孝子真的是棍棒打出来的,但是他们诚然是在棍棒底下出的。

<strong>惩罚作为教育的一种方法,当然不是一无是处的,但是不能拿”体罚“代表”惩罚“。

惩罚的意义在于可以让学生反思自己,思过才是让学生进步的最好方式,但是惩罚的方式有很多种,体罚并不是其代表。

教育中,不能重奖抑罚,奖罚要平衡

我们的新教育中,全名禁止体罚学生,不少老师直接将其理解为”不能惩罚学生“。

于是鼓励式教育顺势就成了当今人们最推崇的教育方式,有句老话叫”打一巴掌给一个枣“,奖罚平衡才能教育出好学生,一昧的奖励、鼓励学生,对学生的”思过“是没有任何好处的,一个不懂得反思的学生,永远不会取得真正意义上的进步。

惩罚和奖励都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古代的时候奖励学生可能是给一个枣,那现在我们给学生一个枣还有激励作用吗?古代的时候惩罚学生是拿戒尺打手掌,是体罚,那现在我们用这样的方式就一定有效吗?

对于我们的新教育,体罚被禁止自然是有道理的,但禁止的是体罚,而非惩罚,要问“体罚是否真的一无是处”,我觉得不如问”惩罚是否真的一无是处“。


易查分


我认为适可而止的惩戒是可以的,而不是体罚!

“体罚”和“惩罚”应该有个衡量标准!

为了教育好孩子,让孩子有“敬畏之心”,适当的惩罚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决不能让孩子受到伤害!

现在的“体罚”和“惩戒”基本上是“混肴一体”了!

甚至罚站都要算作“体罚”!

我认为只要是没对孩子构成伤害的,并且事后进行过心理沟通安抚,心理开导的为了帮助孩子学习的措施(比如:罚写,罚站,用戒尺打三下屁股……等等!没有构成伤害的措施)不应该算作体罚!

当然,“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有点极端了,不适合现在的孩子!但是适当的“惩戒”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惩戒”好比“纪律原则”,没有严格的纪律规范,怎么能够培养好优秀的队伍呢?

可以理解成“恩威并施,温暖且严厉的爱!”的这种教育理念!才可以教育好孩子!

个人观点,欢迎指正,我是育儿领域爱好者,如果你有不同意见,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喜欢的朋友关注我吧!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感谢您的支持🙏🙏


亲子教育文化


体罚得到了一时的服从,却给孩子埋下了一颗不法暴力犯罪的种子。

所以坚决不允许体罚;

但是,如果你受到孩子的不法暴力攻击,你最好是在第一时间打回去,这样做,主要是为了端正孩子的行为、观念,让孩子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1439867901


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观念深深影响着我们,据调查,我国69.8%的人都受过体罚,小时候挨打都成了习惯,作业没做,老师让站外边;不听话,家长打。

暴力不是教育的唯一手段,与其打骂孩子还不如多给孩子一些耐心和陪伴,女模那么小就已经赚钱养家了,况且每天工作量还那么大,在本该享受童年的时候就已经接了很多商演。

希望对你的问题有帮助


南图教育


不提倡体罚 但再一定时期或特定条件下 可以视作一个必要的手段,但不是目的 更多的是引导和教育为主。

这个“一定的时期”不好把控,家长在体罚的时候一定要理智,你可以这样想“当你感觉自己体罚孩子心很痛而不是爽快的时候”


国邦家训


孩子在初级教育阶段,年龄小,没有规矩意识,自我约束能力还没有。要建立这些基本东西,还真需要适度的武力,毕竟疼痛是直觉。为了……就得……,当孩子逐渐成长,把被动的约束变成主动的维护时,孩子就长大了。


顽童8254


我认为这种现象肯定普遍存在,并且本人认为要以教育为主必要的时候体罚也可用,虽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但他可以表明大人的一种态度,也让孩子明白是事理.但不能太频繁只可偶而用之,当然也要因孩子而已,有的孩子根本不需要用,也可以教育很好.


鹿得小剧场


极其需要,现在不树立威信,以后体罚就没什么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