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張瑞敏、宗慶後、馮侖:企業家為什麼都愛讀歷史?

在近代以前,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歷史學都是培養社會各界精英的必備教育。歷史學之所以如此受到重視,並非只是可以陶冶情操、豐富人文修養;而是如司馬遷所說,學歷史是為了“稽其興壞成敗之理”,帶有強烈的實用性。

無論中外,向來不乏精通曆史的各界領袖,他們堅持“古為今用”,虛心地從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汲取智慧,來解決當下的種種問題。

任正非、張瑞敏、宗慶後、馮侖:企業家為什麼都愛讀歷史?

1、任正非:學習《毛澤東選集》,把華為做大

“西方不亮東方亮,黑了北方還有南方!”

今年2月19日,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接受BBC採訪時,引用《毛選》中的這句話“亮了”!針對美國、澳大利亞等國禁止華為參與該國5G建設一事,任正非坦言,“美國並不代表世界,美國只代表世界的一部分。”

任正非、張瑞敏、宗慶後、馮侖:企業家為什麼都愛讀歷史?

任正非

其實,這並非任正非首次引用《毛選》。華為的規章制度,任正非發表講話或文章的標題,經常顯露“毛澤東思想的印記”:《目前的形勢與我們的任務》《華為的紅旗還能打多久》《希望寄託在你們身上》……

所以一直有人說,任正非是靠學《毛選》把華為做大的。據長期跟隨在任正非身邊的田濤在其《下一個倒下的會不會是華為》一書中透露:任正非特別喜歡讀《毛選》和各種歷史書,更是鄧小平的忠實粉絲。

任正非、張瑞敏、宗慶後、馮侖:企業家為什麼都愛讀歷史?

其實早在任正非上大學的時候,任正非就把大量時間用於閱讀《毛選》,到了部隊之後還被選為“學習《毛選》先進標兵”。毛澤東帶領的創業團隊,在短短20多年的時間裡就獲得全面勝利,建立了新中國。這讓任正非深受啟發!後來,他從中國共產黨的創業經驗中,學到了兩個重要法寶:一是艱苦奮鬥,一是自我批判。

2、張瑞敏:精通《孫子兵法》和《共產黨宣言》的企業家

在美國時,有記者問張瑞敏:毛澤東思想的精髓是什麼?他脫口而出:“實事求是”。2002年,在一次採訪中他如此描述海爾策略,“正如當年毛澤東主席帶領弱小的紅軍能打下中國,就是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就是不按常理出牌。”

任正非、張瑞敏、宗慶後、馮侖:企業家為什麼都愛讀歷史?

張瑞敏

當不少企業家把讀書當消遣、當擺設的時候,擁有“讀書哲學”的張瑞敏顯得格外與眾不同。作為海爾的領頭人,張瑞敏不抽菸、不喝酒、不喜歡應酬,唯獨對讀書情有獨鍾。有人評價他為“既懂外國的經營管理,又懂中國的《孫子兵法》,又懂《共產黨宣言》的企業家”。

作為海爾的掌門人,他哪裡有時間讀書?事實上,張瑞敏再忙也堅持每天讀書。他選擇這兩個時間讀書:下班後在家裡,出差時在飛機上。每次到機場,他換完登機牌後就是在候機廳的書店裡買書,然後在飛機上暢遊書海。所以,有人把海爾的成功原因之一,歸結於張瑞敏長期以來的讀書精神。

任正非、張瑞敏、宗慶後、馮侖:企業家為什麼都愛讀歷史?

對於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典籍,張瑞敏說:“《老子》幫助我確立企業經營發展的大局觀,《論語》培育我威武不屈、貧賤不移、剛健有為的浩然正氣,《孫子兵法》幫助我形成具體的管理方法和企業競爭謀略……”

3、宗慶後:“我看的書很雜,不過看得最多的還是歷史書”

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說:“人要多讀書,讀書可以豐富社會閱歷。”“我看的書很雜,政治類、管理類、歷史類都看,不過看得最多的還是歷史書”。十幾年前,宗慶後在河南安陽工作的時候,他曾專門去《雍正王朝》作者二月河的家中,和他一起暢談清朝的歷史問題。

任正非、張瑞敏、宗慶後、馮侖:企業家為什麼都愛讀歷史?

宗慶後

宗慶後小時候,母親是小學老師,家就在教工宿舍,每天耳邊聽到的都是校園讀書聲。後因家境貧困,不得不放棄學業,開始下鄉鍛鍊。在紹興的一個農場裡,他度過了14年,期間他讀得最多的書就是《毛澤東選集》,它也成為宗慶後理解最深、最透、收穫最大的書。“我對企業的管理,商戰的戰略,很多來自於這本書。”

在宗慶後看來,以史為鑑可知興替,可以敏銳地捕捉時代發展中的需求變遷。中國古代史和傳統文化的薰陶,對宗慶後影響很大。年輕時讀過的那些書,不僅給了宗慶後知識,也為他之後的企業管理實踐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4、馮侖:小時候在“山洞裡”讀《三國志》

如果一個人喜歡歷史和哲學,心就會變得強大無比。因為歷史講永恆,時間上的永恆;而哲學講無限,範圍的無限。有了永恆和無限,別人無奈時,你就會釋然;別人恐慌時,你就會勇敢;別人無知時,你就會清醒。這其實就是人為何要修行。

——馮侖

任正非、張瑞敏、宗慶後、馮侖:企業家為什麼都愛讀歷史?

馮侖小時候,由於家裡的燈光不夠亮,沒有其他干擾因素,只有放在手頭的書,這樣反而營造出一種安靜的讀書環境,他自稱“相當於在山洞裡讀經典”。他最喜歡讀歷史和哲學,在上大學前,讀書花精力最多就是這兩類。《諸葛亮集》《三國志》這些歷史名著,對他的影響非常大,他說“記得我當時看《三國志》特別感動,眼淚都流下來了”。

在幾十年前,當時的西安買不到《史記》,但他非常想讀,甚至產生抄一套《史記》的想法,所幸後來託朋友在天津買到了。因為喜歡讀《史記》和《漢書》,但他的文言文不好,他就使勁鑽研古文,終於能把原著讀懂。對於自己喜愛的書,馮侖讀起來非常刻苦,經常到半夜了還在使勁讀、反覆讀。

有人問馮侖,為什麼喜歡讀歷史?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歷史是個望遠鏡,你一看遠了,什麼妖魔鬼怪都能看清;離得近,妖魔鬼怪看不見。

你呢?朋友。你喜歡讀歷史嗎?歡迎分享您覺得好看的歷史書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