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4月8日武汉理工大学大一新生被辅导员训话后自杀?

史努此


大学生居然也和中小学生一样,对自己的生命如此不负责任,先不论武汉理工大学大一新生辅导员如何,单是大一新生的价值观便让人怀疑是怎么考上大学的,别人的轻易几句言论便产生轻生厌世情绪,如此大学生确实是渣渣。但事后的调查结论却又是事件扑朔迷离。



当然,如果没有大一新生的绝笔书信也不会联想到是因为辅导员的言论导致学生轻生,但从学校的调查结论来看,辅导员也是一脸懵逼,都没有对这名学生一对一的点名批评,也没有在年级周会上有过激的言论和措辞,只能说,学生以死明志换来的却是多数人的费解?感慨怎么可能。


当然,学校通报中学生辅导员平时管理严格,但这在常理上并不是导致学生跳楼自杀的客观原因,只能说,两者前后矛盾,必然有一方在说谎,而死者已逝,学校如此通报调查结论,真的很难令人信服,学生家长也很难善罢甘休。

希望校方给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心情保温杯


不瞒大家,本人正是就读于武汉理工大学,我是16级。武汉理工大学有五个校区,本人和这个发生事故的同学不在一个校区。

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对于死不可能认识浅薄,如果死,一定是长期的因素影响,最终在某一刻爆发,才会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名同学说是因为辅导员言论过激,然后自杀……各位换位思考一下,你导员骂了,然后你就写了份遗书,果断结束掉自己的生命。这一刻你不想你的亲人,你的同学,你的朋友,你就直接game over 大家觉得这可能吗?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性情刚烈,眼里容不得沙子,所以这种可能性还是挺小的,毕竟能上武汉理工大学,起码这点思想意识还是有的。

上面这段话的目的是说这件事可能是有其他的原因,说实话,中国这么多大学生不可能只是武汉理工死人,而是因为其他学校的事情还没来得及传出来就被扼杀在摇篮了。所以大家正常看待这种事,有的人可能会和上次武汉理工大学上热搜,死的那个研究生结合起来,那次事件我也呈批评态度,这种导师的品质实在是恶劣至极,我也想骂他。。。但是现在这是两件事情,不能一概而论,一个是研究生,一个是大一新生,也联系不起来,辅导员和研究生导师也并无相似之处。

总之嘞,大家就静待最后的调查结果,等学校把这件事情查个水落石出,找到原因所在。中国大学那么多,大学生更是数不胜数,不可能只有武汉理工有这种事。好的,谢谢大家。

估计好多人也没有看懂我说的,一句话,不要因为这一次的事件胡乱猜测,就静待最后的结果吧。


一望无际941


大学老师现在是如同文革时期的初,高中教师,诚惶诚恐,深怕祸及其身累及家人。2005年我曾与一位中南财大的教授交谈,他说现在学生反了,有次期未考试,他看到一位男生偷抄旁边的同学试卷,就咳嗽一声,起初还有效。以后连咳数声也无效。正走过去准备劝阻,竟备该考生掌堌。一巴掌刷得眼满金花,还口出狂言咳什么咳,老子不就是抄抄卷子吗,有什么了不起旳。你要我挂科,我先让你挂课。此事后来风大雨小不了了之。作为教授他打了你,你又能把他咋样。我也是文革中当过学生旳,现在明白了老师旳难处和自己年青时不懂事的错误,权当报应吧。说完该教授仰天长叹,神色郁暗地结束了谈活。此风不改,难以完成钱学森之问的大考。中国的前途及民族复兴的路漫漫哦。


色空老道


看到这则新闻,我想起了我曾经上过的一节课,我想分享给大家,让更多的学生、更多的青少年看到。

那是一个小长假前的最后一节,几乎所有学习科目都或多或少的给学生布置了相应的小假期作业,当再次看见又一位老师捧着一沓试卷出现在教室门口的时候,不同的学生发出了不同声音,“唉,又一堆作业!”“我们怎么做得完呀!”“简直是灾难!"“我们不愿放假了!”“我们还放什么假?”“我们这叫什么生活呀!”……

教室夹杂着许多种不同的气氛,学生中带着许多种不同的情绪……

此时此景,我不由得静默了两分钟,调整了自己的情绪和思维。最后我脸上堆满善意的微笑,以轻松的语气对大家说:“同学们,作业是多了一点,别生气,别难过。如果你一定要生气、难过,也行,你可以从教学楼一楼跳五楼,我不反对。可你千万千万别从五楼跳到一楼。”说完这句话我继续微笑着,用自己和善的目光在每位学生的身体游览了一圈。

大概过了半分钟,我发现学生平静很多。接着我又继续说:“同学们想想,作业虽多,如果你只能完成百分之九十,老师能罚你的款吗? 如果你只能完成百分之七十,老师能毒打你吗?如果你只能完成百分之五十,老师能枪毙你吗? ”说到这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脸上出现了笑容。

“生活,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艰难,那么灰暗。学习成绩拔尖的同学,将来你可以去为国家研制更高端的火箭、导弹、飞机、机器人;成绩稍弱的同学,你可以去维修火箭、飞机;成绩中等的同学,你还可去开飞机、卖飞机;成绩中等偏下的同学,你可以到飞机场去做安检;能力再差一些的同学,你可到飞机场去卖水,卖水果;再不行还有国家扶贫。只要你好好活着,这个世界,这个社会总会留着一个属于你的位置!”

我的话说完学生中暴发出一阵热烈,持久的掌声。

(认同我的做法及观点的朋友,请积极点赞、评论、转发)



九颗宝石


排除种种阴谋论不谈,作为一名大三的在读学生,我觉得我来分析这个问题会合适一点。

依旧人狠话多,来看看事件的回顾。

4月8日早晨6点多,武汉理工大学鉴主教学楼旁,一声巨响后,发现一名学生跳楼身亡,引来一片围观和议论。

跳楼的人,是叫姓任的大一男生,经过现场勘察,排除了他杀的可能,是自己跳楼身亡。学校也成立专门的工作组,来给这位同学善后。



这位同学在QQ空间留下了一份遗书,字里行间控诉着辅导员江炽对自己施加的语言压力,宣泄着自己抑郁的心情。

4月7日收假例会上,辅导员讲的话,深深烙印在他心里,让他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你今天讲的很好,我这样一无是处的人,到了社会也混不下去。我内向自卑,一大堆缺点,毕不了业,成为社会的渣渣,在你的描述里我没有未来,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还不如早点走了算了。”


(遗书内容)


辅导员这样的教诲,我上周也经历过。大三了要开始实习,面临毕业的担忧,我的女辅导员说:本科生遍地都是,你们以后就算500块钱的工作一定要接下来,不然你们真的会失业等等。

很多老师、辅导员,教育方法都是如此,喜欢把事情往极为不乐观的地方考虑,希望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然后事情上并没有他们想的那么坏。所以这些话我只听听,从不入耳,明白自己在干什么,要干什么就好了。

而此前,我没记错的话,轰动各界的陶崇园跳楼事件,也是来自武汉理工大学。

陶崇园,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被导师王攀长期控制,被迫以父子关系相称呼,为其服务生活的方方面面,后不堪重负在母亲面前跳楼。


所以,武汉理工大学三年内就出现了两起反向很剧烈的跳楼事件,难道学校不应该思考一下自己在哪方面有不足吗?

作为学校

1.加强大学生心理辅导,传递正能量思想价值观

心理辅导课程是必须上够一定的课时的,并且要在课堂上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早发现早解决;老师辅导员也应该多和学生相处,了解一下他们的内心,给予更多的关心关爱。

2.整顿师资队伍,真正做到学生的园丁。


作为学生

增强自己的抗压能力,别太玻璃心。对重要的事情保持判断力,对不确定的事情保持乐观。堂堂的武汉理工大学,都认为自己的前途堪忧,那我这个普通的本科大学,岂不是要哭天喊地了。

培养自己的抗压能力真的很重要,除了生死以外的事情,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不要动不动就抑郁,换个角度想问题,正确的方法去解压,作为男人,没必要太脆弱。


你可以掌握自己的生命,因为那是你的权利;可是做出极端事情之前,想想含辛茹苦养大自己的父母,想想爱你的同学朋友,想想还有许多未完成的美好事情。

不要太自私了,我们有时候不完全是为自己而活,而是为我们背后支持我们的千军万马而与生活作斗争。


小雨影视


网上搜索了这个消息的有关内容,看了死者死前发的qq文字如下:

就因为这段文字,做为死者的死和辅导员有关,把责任推给辅导员了!

真实滑天下之大稽!

这是典型的知识考试中的胜出者,心理成长的失败者。但是这错、这责任无法算到辅导员头上。

我们从以上文字中分析,看看问题的根源到底在哪里?

1,“一无是处的人,到了社会上也混不小去,活不了。”这话没毛病。

事实上每个人都会有优点和长处,包括死者也一定有他的优点和长处。还有一层,社会上真是有看不到自己优点和长处的非常自卑的人,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死者就是如此的人:

“我一直觉得我什么也不会,还一大堆缺点。”这是典型的自卑、他自己无法超越的自卑。

自卑的人,一般比较敏感,对于别人的一句话或者一个用词就会让他联想起很多很多,都可以和自己紧密联系,还能由此更加坚定自己的悲观认识。

从官方发布的报告和一些网络上的反应,辅导员没有什么过激的针对死者个人的言论。

2,死者想死的念头早已存在:

“我一直觉得我什么也不会,还一大堆缺点。我这样的人还有什么未来呢?还不如死了算了。我一直犹豫着要不要死去。”从这句话,我们完全可以认为死者的心理症结早已经存在,且不是几个月或者一年半载结下的心结。

当然这和他的个性有关系,内向自卑。内向是个性,但不是所有内向的人都如他一样自卑。所以他的关键是在自卑,从小没有建立起来自信心,从小到大就是一直努力学习。

每个人都会追求一种个人优越感,就是自卑的人也不例外,一个人有过超越了个人优越感的一种追求,就会是一种恬淡的自我本真的状态:我做事就只是想做事,不是为了别人的认可或者其他的名利,就是因为想做而已。

但是一般人无法超越个性优越感的追求。在上大学之前,所有努力学习的孩子都一门心思地努力拼搏要越过龙门,这是他们的目标,所以没有时间思考人生的问题,一旦上了大学,就显出问题了,有了很多的自我思考时间,很多人失去了目标,陷入了迷失状态,尤其是性格内向不善沟通和合作的学生,有一份调查显示出来: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着沟通和合作方面的不足。而死者是大一学生,这方面显然更是不足。

3,如果说死者的死和辅导员有关系的话,那么也就是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每听你讲一次话,就给了我一点死的理由。”“按你的话来说,我这样的人毕不了业,找不了工作,只能成为社会的渣渣。”

从死者的自我心理表述中很明显地是他过于敏感、多疑。

但是由此我们可以反推,辅导员说的话是一种事实的概括和总结,并不具体指某一个人或者死者,但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尤其是心理极端脆弱、已有心理死结存在的人,更是会主动地把他人的话和自己拴在一起。

所以死者现实是心理问题导致的一种极端行为。辅导员的话只不过是给了他强化自己意识的机会。我想如果没有辅导员给他们讲话,也许他会通过某本书上的文字自我强化自己的意识,如果他读了某本书之后,选择了自杀,是不是还和书的作者或者出版商有脱不开的关系呢?

4,“既然没有未来,未来的压力还那么大。抱歉,我受不了这样的压力,还是早点走了算了!”

这句话很明显看出来死者对未来有极大的恐惧和绝望,一个人没有了未来,还有什么信念能让他热爱现在的生活?生命还有什么值得他留恋的?

也许有人说这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不够,没有信心,何来谈抗挫折能力?

生无可恋,只有一死才能解脱!这是一个对生命和生活已经绝望的学生,他的死对他自己是一种解脱,也是一种责任的逃避。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自杀的人是在用这种方式逃避责任的承担:我已经没有办法,我的死不是我愿意,我是没有办法的,只能一死。

我认同这个道理,但是我不想责备他!

原因是在他之前的生活中,应该建立自信心的时候,该帮助他的人没有给予他任何有益的帮助!也许有人会责问我:如果没有家庭父母的帮助,没有中小学老师的帮助,他怎么能考上大学呢?

是啊,没有家人和中小学老师的帮助,他怎么能考上大学呢?

可是,你认为考上大学就意味着一个人完全是健康成长吗?一个人就成功了吗?

不是的。

考上大学只不过表示他在知识的追求和个人的成长上有了一个更高的台阶,但是,他最初的台阶、他内心的定力——自信心都没有建立起来,上了更高台阶就不怕一阵风来把他吹到站不起来吗?要知道越是高处越是风力大。

所以,这个生命的陨落,只能是他个人的一种解脱,家庭的悲剧,教育走偏导致的悲剧!这个事件最后的棒子无法落到某个人头上,需要反省最大最多的依然是家长和家庭教育,而教育工作者、学校也需要反思针对学生的心理建设配合个人的成长和家庭的教育如何进一步完善?



(图片均来自网络)


快乐庭院


说你出不了社会的人,可能自己还没出过社会

不管这个辅导员有没有骂人,身为高校的大学生,选择这样的方式结束年轻的生命都是不值得的。要知道,身后还有父母和很多爱你的人。

近几年,因为老师的训话就跳楼自杀的时间屡见不鲜。这其中的问题多是出于老师的教育方式偏激。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出现问题有关系。辅导员其实在大学里面是不管学习的,更多是是辅导生活和心理,以及一些班级的事物。很显然,这个辅导员没有起到辅导的作用。没有对学生产生正向的引导,从这个角度看,失职是毋庸置疑的。

很多人都喜欢对校园内“没见过世面”的学生说,你要用工读书,学好一门技术,否则将来出社会没人要你;辅导员那句“一无是处的人,到了社会上也混不好”让人想起《爱情公寓3》第5集,胡一菲上就业指导课,最后吕子乔说了一句,“你们的就业指导老师可能他自己都没就过业”。所以很有可能没在真正出过社会的人,也是能用这些话来“指导”学生了,因为他们并没有实打实的“经验之谈”。

我们来了解一下,怎么当大学辅导员。

大学辅导员,分为两类:

  • 一类是在校生,通过行政保研,以研究生身份担任辅导员;
  • 一类是外聘制,通过对外招聘,以教职工的身份担任辅导员。

也就是说,除了外聘人员,辅导员基本以本校学生选拔出来的。当然了,“可能”并非全员选拔,自然是优先从学生干部当中选拔,最好title就是学生会主席或XX社团主席之类的了。

下面是某高校招辅导员的条件,可以作为参考了解一下:

1、根据我校辅导员队伍结构情况,今年限招男生/女生;2、中共正式党员;3、学历要求: a)硕士研究生; b)本科生所学专业与我校设置专业相关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校期间担任过主要学生干部一年以上, “985”、“211”院校毕业;4、年龄不超过26周岁;5、仪表端庄,举止大方,身心健康,性格开朗,普通话标准;6、在本科和研究生就读期间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未受过任何纪律处分。

非外聘人员,作为高校辅导员,你首先得有政zhi觉悟,dang员身份是必须的。其次,你最好有奖学金、学生干部title、获奖经历等等,否则竞选的简历将显得十分苍白。还有一点可能是不必要的,那就是铺好关系。

简而言之,那个经常跟你讲社会的那个辅导员,也许他本身并没有多少“社会经历”,仅凭大学指导的通用话术跟你大谈社会。

出口伤人,人言可畏

“一无是处”这样的语句,对于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来说,或许不足以击垮一个人。但是对于一个内心脆弱的人来说,或许就是压到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没有经历过语言攻击的人,永远无法相信他的杀伤力。为人师表,更不应该出口伤人。

当然,这个悲剧除了校方的责任,学生本身的心理素质也有很大的问题。作为一个成年人,如果这个压力都不能抗住,到社会上要面对那么多的压力和质疑,又该怎么活下去呢?

出了这样的悲剧,没有人愿意看到。一条年轻的生命的逝去,更不应该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于无师德的老师,要严惩,对于那些心理有障碍的同事,也要及时帮助疏导。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鹿用招聘


您好,很高兴回答你提出的问题,针对于你提出的问题,我将用自己的见解帮你解答。

武汉理工大学2018级大一学生跳楼自杀,事件的死因环节,疑似辅导员在班级会议上进行批评(可能不针对个人,针对整个班级批评教育)。跳楼同学不能够承受住心里压力,在8号早上跳楼自杀。可以从疑似自杀前留下的遗言中发现,该同学的心态应该一直有问题,在最后一次的班级批评教育当中,辅导员的话可能成为压倒他对人生最后的希望。(疑似自杀前留下的遗言)


事件发生以后,武汉理工大学也第一时间发文公告,对涉事老师进行调查,在调查公告中,学校给出的是,辅导员对班级同学要求严格,比较负责,并没有任何过激行为。学校也表明会高度重视此次时间的发生。

对于一个2018级新生,对于一个年轻的生命逝去,是我们任何人都不想看到的事情发生,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会难过。但是我们也从每次事件的发生当中看到现在对于孩子教育的问题。

最近一两年接连发生中小学,大学生跳楼事件。就在前几天郑州市一个中学生跳楼,家长闹到学校。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抗压能力那么差,为什么现在的人得抑郁症的人越来越多呢?针对于每一次事件的发生,给我们家长,以及学校老师提出来什么要求呢?让我们值得反思的地方又在哪里呢?

1、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切勿过分溺爱孩子。现在很多学生被保护的过好,生长在温室里,认为自己是最好的,别人都不如自己,没有经历过任何曲折。一旦经历曲折,可能对他们就是致命一击。过分溺爱孩子就是在害他们,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方法得当。

2、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及时了解自己孩子的心里状态。很多父母现在过于关注工作,对于自己的孩子进行放养,只会不停的给钱花。而孩子缺少关爱,对于生活没有热情,觉得自己活着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很多时候在生活不顺心的时候,就会有轻生的现象。

3、学校做好心里安全教育,现在学校的安全教育还不够完善。很多学校虽然每年会进行一次学生心里测试,但也都是敷衍了事,不能很好的发现学生的心里问题。学生在高校,学校就有为学生安全负责的责任,所以高校要在心里安全教育方面做到位。

频频发生学生轻生的现象,给我们提醒我们的教育存在问题,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对于学生的教育我们不能忽视,因为现在生活压力的加大,以及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缺乏交流,遇到事情憋在心里,很容易发生轻生的念头。家长一定要平时多与自己的孩子沟通交流,让他们压力尽量释放出来。

以上就是我的见解,欢迎大家评论交流。你们认为频频发生学生跳楼轻生事件,到底是学校教育出了问题,还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呢?如果你有其他不同想法,可以评论交流,让更多人的借鉴学习如何教育孩子。


微谈论


现在武汉理工大学调查结果是"没有发现江姓老师存在过激言论",即否认了学生自杀和老师存在关系,即使退一万步讲,真的是老师训了这位学生,这位学生因此自杀,我觉得这位学生也是不正常的。


上大学时,每周辅导员老师都会点名,如果哪位学生不在,他也会尽力联系宿舍,甚至家人找到该位同学,在我看来,老师是负责任的。而且当时其他院校存在给导员送礼评优,入党的行为,而在我们学院完全没有,但是,私下里我发现很多同学对辅导员老师"怨声载道",认为他每周末都点名事事儿的,认为他……我常想,他只是老师,又不是你爹妈,拿爹妈的标准去要求一位老师的行为,难道不过分吗?

所以这位跳楼的学生可能对老师有着过高的要求,显然老师没有让他满意,此种情况下,我认为不宜苛责老师。


另外,我也曾经有过不如意的时间段,也想过死,但是想想未来美好的生活,想想年迈的父母,最终挺过来了,这位学生在死的一瞬间如果连自己的家人都木有想到,我想是不是他有病或者家庭没有给其温暖……

因此,不宜将一名大学生自杀的事件单纯的怪罪于某位老师的三言两语。


秘语相传


十年寒窗苦读都过来了,最后却被一个训话击垮,生命真是脆弱!只是苦了那么年来辛苦供你上学的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痛心!

4月8日,武汉理工一男生坠亡,警方调查后初步确定为高坠身亡。随后,舆论焦点落在辅导员身上,最后学校官方表示,辅导员江某在4月7日晚学生年级周会上并没有发表过激言论或不当言论,且也没有针对该男生进行批评。

有人可能觉得,学校是为了维护自身形象、维护辅导员而故意推卸责任,个人觉得这是一件人命大事,社会大众都在关注,学校方面没有必要,也不敢冒这么大的风险去撒谎,维护辅导员。

所以,主要问题发生在学生身上。从学生的言论中可以知道,男孩长期活在压抑中,人生不得志、不如意让他产生了结束生命的念头,正如他所留下的“遗书解释”一样:

压死学生最后一根稻草人是不是教师?我想不是。要问学生为什么都变得如此脆弱不堪了,我想这也不是一两句话能解释得清楚的。除了与学生自身问题有关,还与家庭教育、校园教育、社会关怀等有关。

现在的九零后,零零后基本都是家里的独苗,有些学生从小活在过分溺爱的家庭里,有些学生从小活在没人教、没有人管的家庭里,这些都成为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加上有些学生本身就是弱性特征,这些更是加剧了悲剧的发生。

每次遇上这样的问题时,我们习惯将焦点放在学校、老师身上,认为学生出了问题,一定就是学校、教师的责任。在这里,个人只想就学生本身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现在,有些学生活得确实太自我,太敏感了。他们追求个性,强调自我,却又敏感脆弱,他们只顾自我体验,经常忽视别人感受。比如在寝室里,不顾别人休息,大声放歌、打游戏、煲电话粥……别人批评他两句,就觉得无比委屈,无比难受,甚至一些人会因此而闹上吊自杀。

如此玻璃心,将来毕业了,工作了,怎么扛责任?辅导员批评两句,就受不了委屈,要跳楼自杀。试问:你爹妈是怎么把你拉扯长大的,你有没有想过你爹妈感受?

生活到处充满了磨难,你如此不堪打击,出来怎么混社会?难道你是要让社会所有人都把你当成掌上明珠,像珍宝一样呵护吗?

读了那么多年书,还不比一个流浪兄弟活得坚强,真是亏读了那么多年书,真枉费了那么多年来国家、老师、父母对你的栽培。

年轻人,该醒醒了,都已经大学了,已经长大了,该扛起责任了,要收起玻璃心,好好学习,好好奋斗了!


【以上仅个人观点,若有不同看法,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关注:快嘴社会说,一起聊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