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院長上新啦!

4月8日,故宮“看門人”單霽翔退休,王旭東接任故宮院長的消息刷爆了大家的朋友圈。

那麼大家會問,王旭東何許人也?故宮新院長為什麼是他?他會面臨哪些考驗?帶著這些疑問,思客君帶你一探究竟。

故宫院长上新啦!

理工男的28年

王旭東,曾經是個不折不扣的理工男,與敦煌結緣純屬偶然。

王旭東從小的夢想其實是做水利工程師。因為老家甘肅山丹水源稀缺,祖祖輩輩靠著老天爺賞飯吃。

1986年,他如願被蘭州大學水文地理與地質工程專業錄取,畢業後成為張掖地區水電處的一名技術員。他對敦煌唯一的印象,就是父親在莫高窟前留下的一張剪影。

1991年,敦煌研究院與美國蓋蒂保護研究所合作。美國專家建議,搞石窟保護應該有地質工程專業的人加入,在老師推薦下,他決定到敦煌瞧瞧。

第一次去敦煌,在空無一人的三危山前,千年石窟沉默不語。剎那間,王旭東對這些石頭有了莫名的親切感。看了一天的洞窟之後,他決定留下,一待就是28年。

故宫院长上新啦!

2005年王旭東在新疆樓蘭壁畫做現場搶救性支頂。

由於有理工科背景,王旭東在敦煌主要負責崖體穩定性研究。短短几個月,他幾乎跑遍了莫高窟有壁畫彩塑的492個洞窟。從那以後,“我不再只是把它們當成石頭、泥巴了,在我的眼裡,它們是有生命的。”

世上少了一位水利工程師,而敦煌莫高窟多了一位虔誠的守護者。

故宮新院長為什麼是他?

瞭解了王旭東其人,更讓我們好奇的是,從大漠敦煌走進京城皇宮,為什麼他能夠執掌紫禁城呢?

2014年12月,王旭東出任敦煌研究院院長,我們就來看看他在敦煌到底做了什麼。

故宫院长上新啦!

數字敦煌更真切

王旭東曾說,文物數字化是最大的預防性保護措施。

在總計500多個敦煌石窟中,已有至少180多個洞窟實現數字化,佔整個規模的近三分之一。

至少有30個洞窟的數字資源中英文版都已上線,實現全球共享,其中的高清圖像,比到洞窟現場藉著手電筒光看得更加真切。

莫高窟在全國文化遺產單位中率先開啟每天6000人為最大承載量的網絡預約參觀模式。

故宫院长上新啦!

踏上文化絲綢之路

他的國際視野在業內廣為人稱道。自古以來,敦煌文化就與絲綢之路上的各國文化密不可分。

在擔任敦煌研究院院長期間,王旭東力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文化交流和文物保護上的深度合作,實施國際訪問學者計劃,並多次組團赴歐洲、北美、東亞和中亞等14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文化交流和學術考察活動。

故宫院长上新啦!

在敦煌,各種民族、各種膚色的人都出現在壁畫裡。王旭東認為自信的文化一定是開放的,正因為開放,所以自信。

故宫院长上新啦!

DIY文創成“爆款”

近幾年,敦煌研究院也在嘗試文化創意產業。

2018年6月,敦煌研究院發起“數字供養人”公益項目。號召大家多元數字創意,參與到敦煌文化的保護傳承事業中來。

故宫院长上新啦!故宫院长上新啦!

DIY絲巾實物示意

“敦煌詩巾”成為了這個計劃中的爆款:“敦煌詩巾”從敦煌壁畫中提取了較具代表性的8大主題元素和200多個壁畫細節元素,供用戶任意組合、設計。

用戶可以DIY自己的專屬敦煌絲巾,這種獨特的參與感,讓它成為傳播敦煌文化藝術的新方式。

可以說,王旭東在敦煌研究院,用自己的方式不斷進行著文物保護與文化傳播的嘗試。

故宫院长上新啦!

“進京趕考”面臨哪些考驗?

對於王旭東來說,從千年莫高窟,到近600歲的“超級網紅”故宮,他的一舉一動都會成為億萬關注的熱點。

在前任院長單霽翔執掌故宮的7年,網友對於故宮博物院的關注度逐步升溫。讓許多不進博物館的人走進博物館,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如今,走馬上任的王旭東,難免會被拿來與前任院長單霽翔作比較。他此番“進京趕考”,將會交出一份怎樣的答卷?或許,我們可以從近期網友關注的故宮院長熱詞中,一窺究竟。

關於故宮博物院院長,網友最關心哪些詞?

網友對於故宮院長的關鍵詞,大多集中在文物保護、改革、文創產品等領域。作為繼任者,王旭東的挑戰可想而知。他能否延續此前的改革步伐?能否把全國人民群眾的故宮更好地修繕好、把文物保護好?他將給故宮打上屬於自己的標籤,還是收斂光芒、做一個低調的故宮看門人?

這一切都是未知,但好在王旭東今年才52歲,讓我們一起期待這位新院長吧!

你對故宮新院長有什麼期待

請在下方留言告訴思客君哦

*本文數據來源於新華睿思雲圖分析平臺、騰訊指數*

策劃:劉娟

監製:李曉雲

校對:郭建偉

製圖:李權、黃潔心、湯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