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土家人文地理:毛壩河畔賞民風

恩施土家人文地理:毛壩河畔賞民風

採茶

恩施土家人文地理:毛壩河畔賞民風

採茶

恩施土家人文地理:毛壩河畔賞民風

美麗毛壩

恩施土家人文地理:毛壩河畔賞民風

採茶

恩施土家人文地理:毛壩河畔賞民風

割漆

恩施土家人文地理:毛壩河畔賞民風

遊玩

恩施土家人文地理:毛壩河畔賞民風

毛壩街

恩施土家人文地理:毛壩河畔賞民風

美麗村落

恩施土家人文地理:毛壩河畔賞民風

美麗村落

恩施土家人文地理:毛壩河畔賞民風

美麗村落

恩施土家人文地理:毛壩河畔賞民風

美麗村落

恩施土家人文地理:毛壩河畔賞民風

美麗村落

恩施土家人文地理:毛壩河畔賞民風

茶園

利川市毛壩鄉具有獨特的自然條件和區位優勢,便於當地發展地方特色產業,是著名的“壩漆”之鄉,湖北省“十大茶葉名鄉名鎮”之一。它地處武陵山脈餘支,境內毛壩河是唐崖河的源頭之一,由大大小小23條溪流彙集而成。毛壩鄉境內最高點是星斗山主峰,海拔1700多米,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走進這裡,就會被這裡的一景一物深深地吸引。站在星斗山上,毛壩全景盡收眼底,虛懷若谷的感覺油然而生。群山蒼翠,霧海升騰,彎彎曲曲的河流環繞著錯落的群山,目之所及,猶如一幅幅未經任何修飾的水墨山水畫。溝壑小溪伴著蟬鳴,群山綠水和著茶香,在這安靜怡然的山村行走,便猶如在桃花源裡神遊。

民居

毛壩風光秀麗,點綴在秀麗風光中的民居特色鮮明。新農村建設將原本分散的民居集中在一起,使村民生活更加便利。民居風格各異,充分展現了土家族的特色。走進五二村,那群山環繞下的新居,猶如夜空的星星,鑲嵌在這秀麗的山川中。在毛壩,五二村民居只是毛壩特色民居的一個縮影。在新農村建設的幫扶下,毛壩鄉先後建設了五一村、夾壁村等,毛壩人也真正走上了小康之路。從這些風格各異的民居中,我們看見了村民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真正的實惠,從村民的談笑中體會到了他們的幸福。

民俗

毛壩美的不僅僅是自然風景,土家族特有的文化遺產——山歌更讓毛壩魅力無窮。早在巴楚時期,這裡就出現了很多民間藝人,他們常在利川、恩施、咸豐等地賣藝謀生,從那時起就流傳開了很多燈歌、燈戲、山民歌。

以民歌為代表的民俗文化在毛壩表現到了極致。毛壩鄉新河村是遠近聞名的民歌村,這裡人人是歌手,個個是舞者,全村850餘人,年齡最大的歌手已92歲。該村的男女老幼大多會唱山民歌、演燈戲。一進入該村,隨時可聽到正在勞動的村民從那遠處的山坡、近處的田間茶園裡傳來的動聽的歌聲。這邊唱,那邊合,高亢的翻山調回蕩山谷,讓人心曠神怡。這裡的人們用歌唱的形式表達對生活的熱愛,對幸福生活的追求。徜徉在悠悠歌韻中,沉浸在或高亢、或婉轉、或奔放、或幽怨的民歌中,已然成了一種美的享受。目前在新河村流傳的民歌達200餘首。

茶文化

毛壩的民風民俗已讓人難忘,但茶園的美景更是一絕。如果用一種味道去形容毛壩,那便是茶香。毛壩的茶有一番獨特的味道。取其嫩尖,用最原始的加工方式搓揉捏拿,烘乾之後用山澗之水沖泡,看著杯中的茶葉又回到本源,從體內釋放出綠色的液體,茶香之氣撲鼻而來。光是看,就是一種享受。在這如詩如畫的山鄉,坐在吊腳樓上,手捧一碗清茶,清風幾許,那清苦甘醇是對一切世物的瞭然。

毛壩鄉在打造地方特色產業的同時,更加註重為農戶帶來更多經濟利益。鄉政府結合地理優勢,大力打造茶產業。毛壩始終堅持以茶葉立鄉,因茶葉而富的理念,全鄉95%以上的農戶都種茶。茶產業發展,不僅僅帶來了經濟效益,也為毛壩的“生態家園”增添了綠色。“品”字三個口,飲上三杯方能體會茶水的甘甜,也方能從中獲得獨特的感悟:好茶在手,悠閒一陣,紅塵萬千煩惱剎那看透,無論功名多麼誘人,都抵不過三五友人相聚閒聊,共品一壺好茶的悠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