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理想的实现,都是离父母越来越远……

每一次理想的实现,都是离父母越来越远……

父母在,人生即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2016年4月11日凌晨4时58分,劳碌一生的母亲走了,终于和父亲到天国里团聚。享年75岁。

三个月前,冥冥之中似有安排,突然就想写写母亲,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想法。于是,提笔写下一篇随笔《每一次理想的实现,都是离父母越来越远……》

不成想,一语成谶。母亲就这么匆匆地走了,留给我的只有归途。

母亲走了,我的人生留下了几许深深的内疚,自责自己作为人子没有尽到的责任;也留下了许多无法对人诉说的遗憾。

母亲的恩德铭记在心。今天是母亲的三周年忌日,谨以此文献给天国里的母亲,愿她老人家在天国里快乐安康!

每一次理想的实现,都是离父母越来越远……

10岁的时候,我的梦想是:我要飞。

好好读书,长大了飞出那个生我养的小村庄。这是我人生最初的梦想。

那时候,瘦瘦小小的我,上山砍柴,每当挑着柴火,饥肠辘辘,腿脚发软,经过土地庙时,都要放下担子,在庙前的大石上休息片刻,心里默默地向土地公祈求:保佑我能离开贫穷的家乡,远走高飞,不再受这样的苦难。

从小母亲就告诉我,只要好好读书,就能跳出农门,去吃“工作饭”,就不用这样在家里受苦受罪。

我很努力地读书,没有辜负父母亲的期望,12岁便离开家乡,到山那边的县城中学读书,过起了寄宿生的生活。

高中毕业后,我如愿以偿,考上了中专,终于跳出了农门。19岁的时候,毕业分配到了县城的一个事业单位。虽然在城里工作,回家挺方便的,20里路,骑车也就个把小时。每周都会回家,看看父母亲。

20岁的时候,我的梦想是:做爱做的事。

人生的很多大事,必须在年轻的时候去完成。恋爱,结婚,生子,养育孩子……接踵而来。

每一次理想的实现,都是离父母越来越远……

还要为人生的理想,忙忙碌碌,能够抽空回家看父母亲的时间也开始捉襟见肘,但毕竟离老家近,父母还是壮年,走动走动,还算方便。见与不见,也不是太在意。

那时候,总觉得没有梦想,人生就没有意义。事业,拼搏,奋斗,时时挂在心头,父母在自己心里的位子,其实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有梦想,就有希望。

30岁的时候,我的梦想是:我要飞得更高。

努力总是会有回报的,10年的奋斗终于开花结果:实现了青春的梦想——当记者。离开了县城,到了市里,成了一名名正言顺的党报记者。

于是,离家也越来越远。回家一趟,坐车要好几个小时。一年能带着孩子回老家一趟,就已不易。况且,事业之外,把剩余的精力和时间,都花在孩子的身上,能想起父母亲的时候,也只是有事的时候。

事业上,第一次实现了换代升级,于是,人生又有了新的梦想: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这个十年,我从市里又到了省城,又从省城来到了泉州。每次飞得高一点,就离家越来越远,回家看望父母亲都成了奢望,有时也只能想想。

在我38岁的时候,年仅61岁的父亲,突然病故。有一段时间,心里充满了内疚,后悔自己没有尽到人子的孝道。没有来得及,好好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父亲就离我而去。有一次,梦里见到父亲跟我哭诉没钱看病。我痛哭不已,直到被我老婆叫醒,枕头已经湿了一大片,眼睛也已哭得红肿。这是父亲过世15年来,我唯一一次梦见他。

40岁的时候,我的梦想是:再上一层楼。

到了不惑之年,其实还是有惑。还是放不下名和利,欲望总是无止境。48岁的时候,我的人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终于上了一个级别。

自我感觉,人生已经比较圆满。

然而,50岁的时候,我突然发现,独居老家10多年的母亲,已是满头白发的古稀老人。

我想尽一点儿子的义务和责任,让她跟我们一起生活,她又不愿意,说是没有在自己家里自在。有一次,借着母亲生病的机会,好说歹说,才把她接来,可是,没过几天就吵着回家。

每一次回老家,她总会念叨:我可能活不了几年了。那次,听妹妹说母亲告诉她,现在经常做梦跟鬼住在一起。我暮然惊觉:跟母亲的相见,是见一面就少一面了。

2015年即将翻过去的时候,不幸又降临,母亲摔断了右手腕。元旦回老家看母亲,我跟她说,现在手骨折了,可否住到妹妹家,也方便照顾。母亲执意不肯:在这里,晚上睡不着,我可以开着电视,可以起床走来走去,不必担心吵着人家睡觉。

母亲病痛缠身,我却没能在身边服侍,照料。心中是万般的愧疚,可我们有太多的东西割舍不下。而人世间“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伤场面,总是反复出现。

每一次理想的实现,都是离父母越来越远……

的一生,都在为理想而奋斗,而每一次理想的实现,都是离父母越来越远。

龙应台《目送》里的那句话:“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我们每一次的努力,每一次的奋斗,每一次的成功,对于父母亲来说,都是渐行渐远的背影。

每一次理想的实现,都是离父母越来越远……

荣兄,资深帅哥一枚,年少时弃医从文,引得无数美眉竞折腰。虽有意成为鲁迅第二,却常被友人戏称为兽医。兽医又如何?人与兽,皆是吃喝拉撒、生老病死。惟人,多了七情六欲,演绎市井百态。各位看官阅之,若有所悟,甚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