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趟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胶东在线4月12日讯(通讯员 李建 原立波) “这里是我们刚刚建好的育苗大棚,从今年开始,我们合作社里摘种的地瓜全部由自己育苗,多余的苗子还可以卖给邻村的合作社,既减少了成本,又增加了收入。不瞒你说,我们这个党建示范区里不少村都跟着我们种上了地瓜,苗子需求量很大。”说到这,招远市齐山镇朱疃村的党支部书记阎培海脸上泛起微笑。

两年前,朱疃村党支部领办了云飞种植合作社,在村里引起了热议。“村头往外走的路都没脸见人,办合作社能干出啥名堂来?”刚开始,不少群众对办合作社持怀疑态度。

大河有水小河满,只有集体有了钱,才会产生号召力,群众才会跟着增收致富。这是阎培海的信念。上任伊始,老阎就着手“抓钱”。怎么抓是件大事,老阎想了很多,也想了很久。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烟台市委组织部重点推进的这项工作给老阎指明了方向。“这是条好路子,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穷二白的村庄而言,领办合作社,能够实现抱团发展,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多方争取下,朱疃村成为烟台市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百村示范行动的一员。

办了合作社,就要找准产业方向。根据朱疃村属丘陵地带,耕地多为胶东半岛独有的砂硼钙土质,富含硒等特点,合作社瞄上了红薯种植。合作社与企业签定红薯联营种植合同,合作社负责指导农户种植、管理,企业负责提供种苗、有机肥,并对合格产品统一收购。开发旱薄荒地种植红薯350亩,第一年仅集体收入就增加了近20万元。从一开始的不认同,到后来群众主动找上门来要求入社,朱疃村的合作社两年内就带动了108户群众增收致富。

有了钱,就要给老百姓办实事,一系列改变在朱疃村里逐步发生。建设生态养殖场,发展鹅、鸭和山鸡生态养殖;建设5座“立体化冬暖式大棚”,种植绿色有机果蔬;兴办“龙珠”生态山庄,既承接红白喜事大型宴席,又兼顾旅游餐饮。通过发展集吃、住和采摘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每年又能增加集体收入10余万元,更为重要的是,为群众提供了30多个就业岗位,群众的腰包更鼓了。

老阎的“野心”可不止于此。2018年,招远市农村党建示范区建设全面展开,朱疃党建示范区建了起来,老阎又打起了示范区的“主意”。借助党建示范区的抱团发展和朱疃村的成功经验,在示范区党委的引导和扶持下,示范区内有5个村也种起了红薯,这些村的红薯种植从技术、管理、销售等方面都跟随朱疃村的步伐,大大降低了发展成本和风险,朱疃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成功模式在党建示范区内成功复制。

朱疃党建示范区内发生的事,就是整个招远的缩影。自2018年以来,招远市在全市推动建设了59个农村党建示范区,在党建示范区内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一体发展模式,涌现出一批强村带弱村、优势产业拉动全域提升的典型,大户陈家村带动周边9个村发展果业种植,南院庄村电商服务中心辐射帮助周边7个村销售农产品,灵山蒋家村流转周边村土地种植优质苹果2000亩以上,地北头王家示范区内新孵化了2个专业合作社,青龙夼村粉丝产业拉动了周边3个村的原材料供应,等等。抱团发展的例子比比皆是,招远市充分发挥党建示范区的统领作用,实现了党建示范区“搭台”,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唱戏”的生动局面,带动了全域集体经济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