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尸还魂的出云号:首舰曾在淞沪会战被国军重创

近年来下水的日本“出云号”,被日本称为“直升机护卫舰”或“直升机驱逐舰”。虽然在日本官方宣称中,出云号及其配属的编队都是以反潜为主要目的,似乎是“防御性”的。但事实上,日本海上自卫队这个编队搭配可谓攻守兼备。真的到了战争时代,这艘舰船或者这个编队到底能干出怎样的活儿,其实取决于其搭配的飞机,以及用这些飞机来做什么。

在许多军事专家看来,“出云级”以及日本的另一款较早的直升机驱逐舰“日向级”,虽然打着“驱逐舰”的旗号,其实就是准航母。众所周知,由于日本在二战中是法西斯轴心国,战败后被规定不得拥有航空母舰。在一些亚洲国家看来,日本不断搞出两万吨重、两百米长的全通甲板“驱逐舰”,其实是在规避国际法,重新实现帝国海军之梦。

借尸还魂的出云号:首舰曾在淞沪会战被国军重创

(出云级取代的白根级直升机母舰)

单说2009年和2011年服役的“日向号”和“伊势号”,舰长达197米,宽33米,最大排水量达1.7万吨,航速30节。这个块头,已经比意大利的轻型航母加里波第号还要大了。而且,日本之前的榛名级和白根级直升机驱逐舰,整体布局按照普通水面舰艇,只在舰尾有50多米长的飞行甲板,只能停放直升飞机。而日向级则采用了全通甲板,舰桥烟囱之类的拥挤在一侧,整个舰身主要开辟为长195米。这个甲板尺寸,比英国的无敌级航空母舰还要大。这个尺寸,搭载垂直起降战斗机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了。

出云级在甲板面积和吨位上更比日向级提高三分之一。此外一些细节也比较微妙。例如,日向级有一座导弹发射装置落于飞行甲板前部,会影响固定翼飞机的起降。而出云级所有近战系统都安装于舷侧,不会拦阻飞行甲板,更像现代航母——如果单为了起降直升机,这个改动完全没必要。此外,出云级的一部升降机由飞行甲板中心线移到甲板边缘位置,甲板宽度显著增加,似乎也是在为固定翼飞机让路。

借尸还魂的出云号:首舰曾在淞沪会战被国军重创

当然,出云级的甲板,与通常的航母甲板还是略有区别。例如,它似乎既没有安装美军航母那样的弹射器,也没有做成俄罗斯航母那样的滑跃起飞翘头。这意味着,普通的固定翼飞机没法直接从上面起飞,升力会不够的。然而,垂直起降战斗机却可以在这样的甲板上起飞。例如,美国最近刚刚服役的F-35B舰载机,岂不是最好的例子么?

比出云号吨位更小、甲板更短的一些欧洲航母,例如意大利的“加富尔”、西班牙的“胡安·卡洛斯”等,都将在未来将搭载F-35B,那么“出云”号如法炮制,也不是什么意外了。不少报道都指出,出云级在很容易改装为搭载F35B固定翼舰载机的轻型航空母舰。更有报道指出,日本政府已经准备在2025年左右对出云号进行升级了。

当然,日本方面也有针对性的说辞。他们宣称,日本造这2艘出云级,确实就是为了作为反潜的直升机平台,并没有造航空母舰的野心。他们说,目前出云级的飞行甲板的强度不足以承受F-35B的喷射气流,无法把F-35B引入出云号上。再说,出云号的机库只有21米宽,而F-35B的翼展有11米。这就意味着,出云号的机库里面,放一架F-35B的话太宽敞了,可是要并排放两架,则恰好差一点点。他们试图通过此事来说明,出云号确实不是为F-35B定制的。还有人说,日本订购的战机是F-35A,也就是传统战机,而非垂直起降的F-35B。前者是不可能在出云号上甲板起飞的。

借尸还魂的出云号:首舰曾在淞沪会战被国军重创

当然,日本这种辩解,并不算多么有力。毕竟,一切因素最多都只说明“眼下”的出云号不具备搭载固定翼战斗机的能力,而无法说明未来。毕竟,航母结构可以修改,甲板可以改进,飞机也可以重新订购。打着“驱逐舰”的旗号,整出这么个庞然大物来,日本的用心一目了然。在未来,他们或者改造出云号成为真正的航母,或者在下一级“直升机驱逐舰”中进一步向航母靠拢,都不是什么意外的事。

“出云号”这个舰名,最早被日本海军用于百余年前的一艘装甲巡洋舰。该舰于1900年服役,是日本利用甲午战争赔款打办海军时,向英国人定制的。其长122米,宽21米,航速21节,官兵600多人,装备203毫米炮4门,152毫米炮14 门,12磅速射炮12门,2.5磅速射炮8门,450毫米鱼雷发射管4具。

借尸还魂的出云号:首舰曾在淞沪会战被国军重创

在20世纪初的日俄战争总,出云号巡洋舰成为日军主力。一战后,由于设计陈旧,出云号被改装为海防舰,成为二线部队的旗舰。1932年一二八事变,日军入侵上海,出云号作为侵华海军的旗舰,停泊在上海江面支持作战,多次遭受中国军队水雷、飞机和鱼雷艇的猛烈攻击,身受重创,但依然保持战斗力。

此后,出云号继续担任中国方面舰队旗舰十余年,直到1943年底被撤回日本国内,改装为训练舰。1945年7月24日,出云号巡洋舰被美军炸沉,11月被解体后作为废钢铁回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