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革命的操刀者:董仲舒

思想革命的操刀者:董仲舒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是個多麼宏偉的政治命題。中學學歷史時,就讀到漢武帝一改前任的學術思想自由的政策,用儒家思想統一全國。如果說劉邦完成了漢帝國版圖上的統一,那麼劉徹則用儒家統一了百姓的思想,為兩漢得以相承四百年做了最後一個鋪墊。史書在對儒家獨尊的描述中,提到最多的就是這次改革的規劃者——董仲舒。

百度百科中對董仲舒的的起點是這樣交代的: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廣川(今河北景縣廣川鎮大董故莊村)人,西漢哲學家。漢景帝時任博士,講授《公羊春秋》。董仲舒的起點就是個學者,研究講授《公羊春秋》。而作為宮廷中的博士,這或許也給了他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去觀察整個早期漢帝國的運行狀況,而且起於民間,又讓他的視角不會侷限在某個階層。由此才有足夠的廣度和深度去醞釀一份最基礎的也是十分全面的改革方案。

漢武帝建元元年,這是漢武帝剛剛登上皇帝的寶座,作為一個立志成為千古一帝的人,為了實現自己的宏偉藍圖首先要做的就是收攬人心和招募人才。而董仲舒終於藉著這次機會將胸中溝壑全盤托出。【冬,十月,詔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上親策問以古今治道, 對者百餘人。(資治通鑑)】

我們來看看董仲舒的改革規劃是怎樣的:

第1, 作為國君要時刻端正自己的思想。由此才能整肅朝堂,從而使家國天下風調雨順,百姓安寧。【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萬民,正萬民以正四方。】

董仲舒將君王端正自身對整肅官場吏治,乃至對治理天下的認識是十分正確的。在封建時代,人治大於法治,作為帝王,言出法隨常常對整個國家的政治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整個國家的興衰。

第2, 君主端正自身又整肅朝堂之後,該如何治國安邦呢?董仲舒的回答是興辦教化。【凡以教化不立而萬民不正也。……古之王者明於此,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為大務。……故漢得天下以來,常欲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於當更化而不更化也。】

董仲舒這裡的教化更多的傾向於道德教化,即培養百姓的仁義之心,忠恕之道。道德作為法律的補充,既是對百姓行為的引導,也維護了漢帝國統治基層的穩定。

並且,在這個建議中,董仲舒提出來中央創辦太學,在各個郡國建立學府,將教育機制體系化,教育內容系統化。

第3, 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儲備官員。【臣聞聖王之治天下也,少則習之學,長則材諸位,爵祿以養其德,刑罰以威其惡……夫不素養士而欲求賢,譬猶不琢玉而求文采也。故養士之大者,莫大呼太學;太學者,賢士之所關也,教化之本原也。】

緊接著全國興辦教育之後的建議就是將官員的任用更加細化,以全新的教育體系所培養的人才作為官員選擇的依據,試圖從源頭保證了官員隊伍的專業化、純潔化。

第4, 改革官員選拔制度。【臣愚以為使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擇其吏民之賢者,歲貢各二人以給宿衛,且以觀大臣之能;所貢賢者,有賞,所貢不肖者,有罰。】

我們當然不能指望此時的董仲舒就提出科舉制,但是董老先生對於漢初官吏選拔任命的弊端卻是直中要害。簡單粗暴的直接將官吏的來源限定在官僚集團的子嗣中,新招募的官員又以家中財產多寡作為評判標準。同時,官員的升遷又僅僅依賴於資歷和時間的積累。由此可見,漢初的官員任命制度並不能保證賢能功績與官位匹配。

針對這個問題,董仲舒提出由各地選拔本地賢才舉薦到中央政府,由中央政府考察,舉薦賢才的地方予以獎勵,舉薦庸才的予以懲罰。

第5, 在前面四條建議已經在形式上對原有的制度進行變革之後,董仲舒順理成章的在第五條中提出來變革思想的改革措施。其最根本的就是放棄了漢朝立國之初奉行的"黃老學說"中"無為而治"的思想,代之以更加積極,更加入世的儒家思想。【《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後統紀可一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

振聾發聵!一篇文章,從起筆到落筆,寥寥千餘字卻讓原本在野的學說,登堂入室一統學派江湖。成為華夏此後千年的主流思想,雖然後人幾經變革發揚,但是儒家思想卻早已內化在每個中國人的血液之中。

漢武帝看後龍顏大悅,將他任命為江都相,輔佐易王劉非。作為武帝的哥哥,劉非歷來驕橫,好逞勇力。但是董仲舒用禮義來輔佐糾正他,讓易王也很敬重董仲舒。由此可見,董老夫子並非只是紙上空談的腐儒。

但是後來的董仲舒,卻因為試圖借"皇陵起火"為契機,向漢武帝宣揚他那一套"天人感應"的學說,但是這卻觸及了劉徹掌控權勢的底線,險些遭受殺身之禍,最後還是因為劉徹的惜才才逃過一死。

重獲新生的董仲舒不敢再提"天人感應",窩在老家繼續做個教書匠。十年之後,在公孫弘的舉薦之下,去給好殺成性的膠西王劉端作相國。這個劉端也是劉非這樣的人物,仗著是漢武帝哥哥,多行不法。只是因為董仲舒是知名大儒才對他比較尊敬的,但是膽小的董仲舒卻心驚膽戰的度過了四年,最後藉口生病才得以辭去官位。

令人意外的是,董仲舒竟然得以安享晚年。在家中病逝,死後漢武帝甚至也對他甚為尊敬。按照以往的慣例,改革者最終都落得個晚景淒涼,或者橫死異鄉。董仲舒卻偏偏逃脫了這樣宿命,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首先,董仲舒並非是改革的實際操刀者,只是一個建議者。沒有動手,便少了許多直接仇恨。其次,董仲舒長期遊離於中央之外,只是在地方上輔佐諸侯王,因此少了許多直接的利益衝突。最後,董仲舒愛惜性命,不願直面挑戰。因此筆者認為《漢書》中將董仲舒和伊尹、管仲放在統一位置是不妥的,僅僅只是因為董仲舒缺乏改革者"雖千萬人吾往矣"的銳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