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隔壁老王不读书


在读医学本科生来答,目前已经学医1.5年了,结合生活经历以及了解到的信息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在不断的阅读到有关伤医辱医的新闻的时候我最初是极为愤懑的,一些历尽千辛万苦的前辈们还没有把握住生命的脉络,就在某个普通的工作日被某个不知名的医闹用匕首结束了生命。往日那些学霸们在学校里指点江山,挥斥方遒,渴望救死扶伤,做一番大事业。面对患者的指责和侮辱却也只是默不作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饱受学业和学习压力的医学博士生王姚斐就要过35周岁的生日的时候,因长期超负荷工作,在工作还未满一年的时候离开了这个世界。不得不说,当今医生的培养和工作制度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有待于完善。医生的工作环境和劳动价值的体现还需要相关部门的努力,日益尖锐的医患关系更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在经历过一段时间的无助于彷徨之后。我更加的感谢当初的选择,也对未来的医学之路充满了憧憬和向往。

我是从高中的时候埋下了一颗学医的志向的。很大的程度是受到同为学医的舅舅的影响吧,他在我们家乡是小有名气的药师,颇受人尊敬。再加上高中的时候非常反感学校门口滥竽充数的庸医收高价却看不好病的行为。当时也不懂太多,也不知道学医又苦又累时间还长。高考发挥的不是很好,最终幸运的被医科大录取,极为高兴的我手舞足蹈的蹦下楼告诉父母。那个甜蜜幸福的场景是学医给我带来的。

九月,拖着行李来到在家中朝思暮想两个月的大学校园,古木森森,苍柏翠竹,典雅质朴。这是我的初体验,在踏进校园门口的一瞬间,我知道今生我的命运将和医学搭上了关系。

在学校里,平时的时候按时参加课程,同步的做好笔记。因为参加的课外活动比较多,除了上课,每天花在学习的时间估计平均下来只有两个多小时。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倒也是忙里偷闲的觉得极为的惬意。最疯狂的莫过于考试月,临近考试的时候,吃完饭就跑到自习教室里去看书,午觉也是趴在桌子上眯一会。考试的前夜,通常是最全寝室的人一起在宿舍里看书到深夜,显得极为的肃穆。最高兴的时候就是每场考试结束的时候,不过也高兴不了多久,因为很快下一场考试就会来了。

学医还是很注重实践和动手能力的,重要的专业课程如生理生化,系解组胚都会配有实验课。相比于较为枯燥的理论课,实验课很受大家的欢迎的。感受最深的就是生理实验课和系统解剖学的实验课。在系统解剖学的实验课上,福尔马林味道从一至终从未散去。观察对象从骨头到关节再到肌肉再到器官最后到完整的一具大体老师,一次比一次挑战初学者的底线。心态也从期待到习以为常到无聊最后到敬畏。在生理实验课上,通常是用牛蛙或者兔子做实验。看着一个个大如巴掌的牛蛙,从用锥子穿过枕骨大孔捣毁脑脊髓开始到变成一个坐骨干神经元或者裸漏的心脏,内心也产生过负罪感,后来也是将这种负罪感当做学习的一个动力。


大二上学期开始的时候,成功的追到了心中的女神。从此,繁忙的学医生活中又增添了一份别样的乐趣。每天一起手拉着手去自习,去吃饭,去操场散步或者是一起处理班上的一些事务,周末的时候一起去附近的小吃街大饱口福,和她在情人湖旁仅仅的拥抱在一起。不得不说,遇到了心爱的人一起学医真的一番别样的甜蜜。

哪怕是明知道今后还会面临巨大的实习考研和工作的压力以及其他未知的艰难险阻,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仍会学医。


小飞医学生


刚进大学的时候,老师就说如果我们选择学医,大一将是你后半生里最轻松的日子了,以后会越来越忙,但那时候基本上周一到周五都满课了。刚开始学医也有乐趣,可以了解人体的组织结构;后面逐渐发现和其他专业的同学有区别了。别的同学都有时间去旅游、去兼职,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学医的课程太多,基础课,专业课够你呛了。其他专业从大三基本不用上课了,就开始找实习单位,大四基本上定好工作了,我们还在为各种考试做准备。大五我们开始实习,不过更多的人要看书考研,我身边的同学就一两个不考研而已,考研也是个绝逼的累活,相当于再一次高考。当你本科毕业时,其他专业的同学基本上工作转正了,有份稳定的收入。学医的本科毕业后大部分人选择当医生,但现在国家强制要求规陪三年,以后没规陪证不得行医。规陪期间会有相应补贴,但仅仅是维持自己日常,经济上完全帮不了家里。有些人继续读研,就在医院里跟着医生上班、值班、看病人,但是一毛钱也没有。读研期间也会有点生活补贴,基本上月月光。你再联系你同学,看看人家都开始准备存钱买车买房了,你还在读书,这落差太大了。不管你是读研还是规陪,三年后还得从底层做起;那时候你同学都工作四年了,准备进入中层了。医生工资低,虽然国家天天叫加工资,但认真你就输了。这个阶段不适合学医,再过个二三十年后吧,等国家真正对医疗投入的时候,或许医疗环境会好转。ps为什么大半夜在扯这话题,今晚值班,精神绷紧,睡不着啊。心理惦记着病房里那几个随时会出现生命危险的病人,说不定待会就来一个危重的病人,那今晚就真的不用睡觉了


我只想静jing


累到无所谓,关键是出来工资低啊。我们村 那俩个 初中就毕业的,在家玩了俩年,学了半年挖机,然后就出师了,在福建 一个工地干活,有时啥都不干,一个月6k也是稳妥的,他们平时周六周日加班,一个钟头300还是俩百了好像。想想我, 现在大四,本科出来,又不想回乡镇工作,还得考研,没办法,形式所迫,现在好多好一点的医院基本都要求硕士,有些科室还要求博士的。不想考研的话,出来还要规培,规培可是三年啊,虽说有工资,但不多啊,国家说是会有3000一个月,呵呵,医院里指不定还要出什么幺蛾子呢,到时一克扣,估计一年也就俩万到手,家里经济条件也不是很好,我也真是服了自己 当时选什么医学。还不如幼师呢。 (当然,我这里也没有任何歧视其他工作的人)。


1我怀念的1


学习,学习,再学习,考试,考试,再考试,学校里每年考试十几门,之后是变态的考研,意味着以前没记住的现在必须补上,当然是在医院焦头烂额的实习中完成的,医院越好实习越累,之后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一阶段考试,二阶段考试,没有范围,没有题库,无比变态,还有医师资格考试取得入门证,工作之后的三基考试每月有,主治考试,副高考试,正高考试(如果有机会的话),等你不需要考试的时候至少也得四十五岁左右(一切顺利的话),这时你已经是医院的主力了,白班,夜班,门诊,病房,科研,教学,会议等等让你的生活无比充实,当然家庭已经无暇顾及了,因为你的手机要24小时开机,随时准备到医院处理重病人,说不定哪天哪个病人对你治疗不满意砍你一刀,一切的努力尘埃落定,只剩下网上一片骂你的声音。


逍遥53601035


之前选择学这个是因为我弟生了一场大病离开了。看着他那么痛苦和难受,我很难过!所以选择了这个,可是正当我明白了以后,才发现我学医根本帮不了家人关于健康的太多忙,因为生病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一样见证家人因为疾病而痛苦离开,我很难过。现在算算学医11年,我在这路上一直都在与患者疾病相伴,除了学习,考试以外还是是学习与考试!干这个全年无休,手机24小时待机,工资待遇不高,而且现在有很多患者都是大爷,都自认为我给了钱你就应该把我的病给治好!医患关系真的太难处理了。说多了都是泪!


馨儿麻麻70177027


研二那年,同龄的读研的同学也毕业了,他们有的进了世界五百强,有的进了投行,进了四大,听上去都高大上。。。这几年,他们毕业走入社会,陆陆续续地不停地有人结婚,生孩子,工作生活都趋于稳定。今晚,我从实验室走出来的时候已经十一点,刷朋友圈的时候,看见他们有的在准备婚礼,发了一堆婚纱照;办培训机构的同学,准备跟老公去度假;

进了投行的同学借着出差的机会顺便跟老友聚会。。。我处理完最后一组实验数据,发现实验结果趋势还是不对,这意味着我又要卷土重来。收拾好东西,一个人默默地走在回寝室的路上,我想起了他们,大家好像都沿着自己的生活轨迹有条不紊的往前走,渐渐趋向稳定。而自己呢,在这个特别渴望稳定的年龄,却因为自己还是学生,而开始诚惶诚恐。到底在彷徨什么呢,是纠结于每次失败的实验结果,还是羡慕同龄人已为人妻为人母做到了“什么年纪做什么年纪该做的事儿”,还是迷茫于未来不知道会扎根哪个城市以及会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其实就是这种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同龄人趋于稳定的鲜明的对比,让人有些心急。

对,是沉不住气了,心里有些急。我想说的是,学医苦,学医累,学医最大的体验是要想走到最后,一定要学会沉住气,因为学医耗时久,别人暂时拥有的,你可能还要等一等。慢慢来,会比较快。所以,沉住气,沉住气,沉住气。如果真的热爱,一定要不遗余力。


城市汇


我是医学生,大四,家里实在没钱了,农村人,从小到大借钱上学,吃了好多苦,同龄人都当爸爸妈妈了。他们的婚礼我一个没去,第一没时间,第二没钱,实话,大城市物价高,吃一顿饭就得父母付出好多辛苦,可是我没背景啊,医生好歹靠自己本事吃饭,我的要求不高,养家糊口就行,我还是想继续坚持下去,要不我感觉这辈子不可能改变自己的阶级,我的孩子还要吃我的苦,我不羡慕那些小学同学,他们大部分有了孩子还是啃老,我觉得我现在不容易,会有过好的一天,做人要知足,一辈子很长,谢谢!


07854




某知名985大学医学生来回答。

如果你是一名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好的,那么可以读!因为医生毕业几年后的工资比大部分人高,如果家庭条件很好的话就不推荐了。

大学五年,较之其他专业更累,没有太多的休息时间。

如果想去好一点的医院本科基本进不去,所以读研读博是必须的。

毕业前几年工资不高,越往后越高。

学分是其他文科专业的将近两倍,所以课程很多。

图片是要修的课程,可以参考一下


AIphabet



凯凯吹北风


大学毕业以后就在现在的单位上班了,又读了在职研究生,现在主要是做军队体检和医疗保健的工作,一个月工作大概5000多收入,虽然不多,但是挺充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