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上行之臨城模式 --- 互聯網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貧困人口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誌性指標,在全國範圍全面打響了脫貧攻堅戰。同時,國家一號文件更是明確提出推動農村電商發展,依靠電商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幫助貧困戶脫貧,實現農民增收。

以此為契機,越來越多的縣域陸續將電子商務列入地方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農村電商也因此進入了全面發展的引爆期。河北省臨城縣作為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不僅出臺多項扶持電子商務發展的優惠政策,同時以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項目的實施為抓手,全力構建綜合型電商公共服務體系,即構建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體系、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和農村電商培訓體系。並同步以“互聯網”的模式將臨城縣名優特農產品包裝策劃推向全國城市的精準客戶,實現臨城農產品上行,促進臨城農村電商的良性發展。

“互聯網”模式的核心內容是以臨城縣電子商務服務中心為大本營,以各鄉鎮為電商服務網點,紮根深入到臨城農村家家戶戶。通過淘寶、微店平臺構建臨城本地農戶名特優產品的供應體系,從而砍掉農產品流通中的層層中間環節,形成城鄉供需有效連接,解決臨城縣農村(農戶)精準對接市場和農民增收富裕的問題。同時,“互聯網”淘寶、微店平臺服務於臨城縣域內貧困戶,通過微店結合微信朋友圈的傳播方式把自己的產品有效快速的傳播出去。

以電商服務下行為配套,以精準營銷培訓為支撐,以供應物流為基礎,達到臨城農村電商家家戶戶全覆蓋、臨城農村電商公共服務全覆蓋、臨城農村電商精準營銷人脈全覆蓋和臨城農村產業全覆蓋的目標。

1、臨城農村電商全覆蓋:建設臨城縣域農村電商交易平臺,並以此來開展臨城農村電商建設,打造臨城電商氛圍。

2、臨城農村電商公共服務全覆蓋:建設縣-鄉-村-戶級電商服務覆蓋。臨城縣區建設臨城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提供電商運營、品牌培育、招商等服務;在每一個鄉鎮建設一個電商服務站,提供電商培訓、售後等服務;每一個村莊建設一個電商服務點,提供電商知識普及、收發快遞、代買、代賣及代辦等服務;每一個農戶配備一名電商助理,提供店鋪運營、數據統計、人脈管理等服務,以此真正實現臨城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網點覆蓋。

3、臨城農村產業全覆蓋:搭建城鄉全產業的生態循環。幫助優化“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產業格局,囊括農林牧副漁、農產品加工、休閒旅遊農業等,讓更多的城市人關注臨城農村,反哺臨城農村,城市人也通過微店、淘寶平臺購買到放心的土生土長的臨城農產品和找到鄉村旅遊好去處,實現城鄉供需權益一體化。

臨城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依託水滴籌、微店、淘寶等平臺,在工作開展的過程中,以上述目標為出發點,切實做好臨城農產品品牌的打造和農產品文化的價值提升,為使農村電商真正實現入戶到家,實現農產品上行和農村增收做了以下探索:

搭建臨城縣精細化服務運營體系,形成縣-鄉-村-助理四級幫扶。

成立臨城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在全縣8個鄉鎮各自設置1個鎮級電商服務站,進行下轄行政村的電商運營管理,並在全縣行政村各自發展電商助理,就近服務當地村民,以此完成臨城縣精細化電商服務體系的搭建。

2、打通天南地北臨城人通道,實現精準定向營銷。

通過微店利用微信朋友圈發佈我們的農產品,利用我們朋友圈的人際關係實現產品信息傳播轉載點贊方式擴大產品知名度,通過鄉親群實現精準銷售。

打造標準化的供應體系,建立完整的產業鏈條。

在臨城縣以產品類型為區分,發展縣級行業產品供應商,負責為廣大農戶提供標準化的產品管理服務,統籌從產品的種植加工、包裝策劃到倉儲物流、售後服務等系列綜合服務,為農民的農產品銷售提供綜合解決方案。

定點幫扶,建立一批電商扶貧車間。

根據對臨城縣農業合作社和涉農企業的摸排,定點幫扶一批企業,通過“電商中心+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打造一批產業、幫扶一批企業、帶動一批貧困戶。

組織農村電商培訓,培育農村電商人才。

提高對臨城縣各鄉鎮服務站、村級服務點工作人員、電商助理、社會創業青年、有關企業人員等開展電子商務基礎知識、電商營銷、店鋪操作技能等培訓,為農村電商的發展奠定群眾的技能基礎。

臨城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以構建綜合型電商服務體系為支撐,以“互聯網”微店、淘寶平臺為推手,切實有力的推進了臨城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和農業供給側改革,率先打造出了農村電商入戶到家的新樣板工程,探索出了農村電商發展新模式和新路徑,為三農服務更為有效的落地,進而實現臨城當地農產品上行,幫助貧困戶脫貧,完成農民增收提供了良好的智力、平臺與技術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