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现代级”驱逐舰只装三十二个单元垂发系统?

于球球耐摺咧


现代级的136和137两艘军舰,也就是我国引进的现代级驱逐舰的前两艘,型号为956E的现代级驱逐舰,近期接受了中期现代化升级,升级的速度非常慢,在172号052D开始海试的时候,现代级驱逐舰136舰就开始了改造,现在052D都服役了14艘了,现代级还没有改完。


这么多年了,现代级改造的慢也就算了,但是战斗力的提升也实在是有限,其实就是把1部飓风防空导弹单臂式发射架换成了32单元的防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当然了,这和956E型只有1部飓风导弹发射架也有关系。如果是138和139两艘956EM的话,也许就可以改造为前后各32单元垂发了,毕竟人家有两部飓风导弹发射架。


防空导弹发射架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下面就是防空导弹的弹药仓库,还有自动装填机械设备,如果把这些都拆了是什么?答案当然就是放垂直发射防空导弹的空间了。现代级是我国引进的驱逐舰,并不是自己设计建造的驱逐舰,排水量8000多吨呢,这样的驱逐舰我们很难在没有设计图纸和各个单位区域配重情况的状态下,轻易的进行破拆和改装。


我们必须在其已有的结构基础上,不经过大的改动就对其进行升级改造,使其获得现代化的战斗能力,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已有的设备上进行升级,因此对于只有一个防空导弹发射架和防空导弹弹药库的956E型现代级来说,当然只能改造前部获得32单元的垂发了,毕竟其后部还有1门130毫米自动双联装舰炮呢,贸然拆除改造也需要谨慎。


就现在看来,如此小的改动都已经费时比新建驱逐舰还长了,可见结构的改变已经让这艘军舰受到了一些影响,需要谨慎的缓慢推进,如果想要改造出两个32单元的垂发空间,那简直是要了这艘老舰的命了。


海事先锋


现代级大型驱逐舰由于从一开始的战术定位就是反舰作战,所以其在设计之初,就注重的是反舰作战,对于防空作战而言,由于早期的前苏联缺乏合适的垂直发射系统,所以现代级装备的仍然是单臂式防空导弹发射架,在舰桥前和直升机甲板后面各有一座“施基利”单臂发射系统。

我国在上世纪末进口了4艘现代级驱逐舰用于弥补当时海军舰艇的空缺,不过受限于现代级驱逐舰上装备的单臂式防空系统在防空拦截时存在反应速度慢、一次只能拦截一个目标的囧况,相比现在大多数驱逐舰开始标配的垂直发射系统而言,这种单臂时倾斜发射系统毫无优势可言,所以我军在2014年开始对现代级首舰杭州舰开始升级改装,今年也许会改装完成,但是从改装的结果来看,改装后的杭州舰的防空导弹发射数量不升反降了,从原来的48枚减少到现在的32枚了,当然其他地方也进行了大改。
从网络上曝光的大改后的杭州舰最明显的就是原来舰桥前和直升机起降甲板后的“施基利”单臂防空导弹发射架被换成了垂直发射系统,从图可以看到舰桥前面的地面原来是施基利发射系统,现在换成了海红旗10近防导弹系统和2组8单元垂直发射系统;而直升机甲板后面的则换成了2组8单元垂直发射系统,所以整艘杭州舰的垂直发射系统单元数量只有区区32枚。很多人觉得这次的改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满载8000吨的大型驱逐舰却只有4000吨的护卫舰的防空火力着实有点尴尬啊。
其实像杭州舰的升级改装难度还是很大的,很多地方没有达到心理预期的效果也是有原因的,比如现代级驱逐舰在设计的时候很可能就没有考虑过升级问题,所以留下来的原始平台限制了后期的升级改装,很多时候我们明明有更好的升级改装方案,但是受限于平台的限制只能将原有的升级改装方案缩水,所以在很多时候像现代级这样的驱逐舰虽然吨位很大,但是从结构上却比中国海军自己设计的舰艇更加难以实施现代化改进。从最近的网络消息来看,杭州舰在经过了三年的漫长升级改装后,终于揭开了面纱示人,看起来主要升级的地方从舰艏开始:原来的双管130mm舰炮没有更换,其实这是应该的,如果换装成国内的替代型号,例如052D上装备的130mm单管舰炮那么无论是在对陆还是对海攻击时,其火力打击效果都不如原有的双管130mm舰炮,所以不替换是明智之选。
其次是原来的施基利单臂防空系统发射架连同底下的弹药库也一并拆除,替换成了一座海红旗10防空导弹系统和16单元的垂直发射系统,首先这个地方受限于平台表面积狭小的原因,是没办法布置4组32单元的垂直发射系统的,只能是在多余的地方再布置一座海红旗10近程防空导弹系统,况且现在布置海红旗10的位置下面是其他舱室,如果连这一块舱室都要拆掉布置垂直发射系统,那就会对舰体结构设计动刀,到时候的改动就会很麻烦了,所以保守起见还是不拆为好(想一想楼房拆墙增大房间面积的危害)。
舰桥上的电子系统应该会清一色的换成国产型号,毕竟像导弹需要雷达指引,还有后期整个舰队的信息整合换了更好。原来的“顶板”三坐标雷达应该会换成国产“海鹰”雷达。再往后就是现代舰最大的卖点舰桥两侧的两座4联装日炙超音速反舰导弹了,应该会被换成国产鹰击12超音速反舰导弹吧,毕竟还没有完全亮出庐山真面目,不过换了比不换好,毕竟日炙反舰导弹型号比较老旧,突破敌人的防空圈的能力已经大大降低,所以换成我军更好的鹰击12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再最后就是直升机起降甲板后面原来布置施基利单臂防空系统的地方也会和前面一样换成防空表现更好的国产垂直发射系统,舰尾的舰炮也应该会得到保留吧。很多人会觉得原来的施基利防空导弹系统和舰桥前面还有一块区域为什么不再布置最少16单元垂直发射系统呢?这个主要受到舰体结构限制,另外如果在此布置16单元垂直发射系统无疑会抬高舰体重心,这样会严重影响舰体的航行性能。


魑魅涅槃


这样的安排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达到最佳的效了,不是不计成本的达到最好性能,我军的现代级实际上已经服役十多年,到了中期升级的时期,其服役年限不算长,也有十多年,在这种背景之下,对它的升级改造要相当讲究经济效益,不可能无限制的进行,为了先进而先进。

虽然在技术上为现代级换装中华神盾雷达系统,安装更多的垂发系统都不存在问题,但是这个代价可能过高了,那么意味着更多的改装工程量,整个工程的工期以及费用等等将直线上升,现在的改装实际上相对简单的多,我们就要进行大规模升级,并不符合我们的条件。

不能不计成本,如何最佳合理才能是上策,也许是不是最好,但是具有最佳的效费比就可以了,反正只要再服役十多年,就可以接近退役。


浴火


谁说现代级导弹驱逐舰,改装之后,32个弹坑?前面是32个,后面还有32个呢,一共64个导弹坑,可以混装红旗16B,也可以装鱼雷导弹。属于中程改装,服役年龄已经到了一半,需要大改装,提高幅度比较大。

关于改装,可以从头往后看。先看舰炮是不变的,舰炮还是原装的,如果改装幅度太大,尤其是在舰头,比较容易的是中部。一般浸泡是不会改变的,包括以前的112,113,167都没有改变,只是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一下。

接下来就是防控,原装是飓风,单臂旋转中程防空,被红旗16取代,和054A相同。前后32,共64。都是中程防空导弹,但发射速度更快,射程更远,大约在80公里左右。

然后就是反舰导弹,原来是日炙导弹,射程在120公里,当时叫航母杀手。现在应该换成了鹰击12,射程更远,据说能达到三四百公里甚至更远,需要看低空还是高空,赶上了世界的步伐。

接下来就是换了一档,原装的顶板雷达,换成国产的海鹰。顶板雷达是两个雷达,是旋转的。一个X波段,一个S波段,原装的是无源相控阵,应该改成了有源相控阵雷达,性能提高不少。

然后会系统改装,改装的整个电子系统,这也是最难改装,到了每一个细节,所以用了5年多时间,比建造时间长多了。不过是有价值的,毕竟是大舰,达到8000多吨,可以做护卫编队的旗舰,也可以做航空母舰的中距防空,性能是很好的。



大志远思想空间


作为新中国曾经排水量最大的战舰,“现代”级在服役10多年之后进行改造,不仅符合舰艇中期维修的规律,也符合现代海战发展的潮流。

但是,在如今这个导弹多多益善的时代,排水量近8000吨的“现代”级却仅仅装备了32个单元(前16+后16)似乎有些太小家子气。要知道“现代”级前后两座“飓风”导弹的单臂发射架,连同其甲板下的备弹库,让其拥有巨大的空间。毕竟,在“现代”级的两座导弹发射架下各有24枚备弹。而且,这些导弹的大小,与中国为其改装时采用的红旗-16相差不多。所以,让人觉得这次改造垂发单元太少了。

但是,决定垂发单元数量的不仅仅是甲板之下空间的大小,还有甲板之上的面积。要知道,“现代”级之前装备的两座“飓风”导弹发射架,在甲板之上占据的面积并不大,仅仅只够16个单元的垂发系统。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不去扩大一些面积。因为,如果这样必然会涉及到整个舰艇结构的重大调整,要知道甲板之下的空间每一个位置都是有严格设定的。如果,看似上层建筑改动不大,很有可能在甲板之下就是翻天覆地。很有可能改造的成本会无限制上升,其实得不偿失。

最后,还有关键的一点就是,一艘战舰的冗量,也就是改造空间最多不过1000吨。所以,任何改动都不能超过这个标准。虽然,增加垂发单元本身加上导弹,都不会超标。但是随着而来的各种改动,以及配重很有可能会造成舰体结构就得巨大变化,造成冗量不足。这对于舰艇的航行和作战都有极大的影响。

所以,“现代”级最终采用32单元的垂发系统,是不得已而为之。


潞州节度


其实,现代级驱逐舰并无垂直发射系统,当初国内花大价钱,分两批引进了4艘俄制现代级驱逐舰,是鉴于当时国内造船厂技术落后,军工也无法研制出区域防空导弹、超声速反舰导弹,以及远程搜索警戒雷达等。

因此,现代级驱逐舰的引进,对于借鉴、吸收、消化俄制雷达、反舰导弹和防空导弹技术,研制054A型护卫舰、052B型驱逐舰所需的舰载雷达和舰载武器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无疑加速了国内海军舰艇和舰载武器系统的发展进程。

将近20内时间过去了,俄制现代级驱逐舰上的武器装备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难以克服的弊端,主要是俄舰的计算机系统、电子战系统、指挥控制系统等已非常落后,包括数据链系统难以和国产新型驱逐舰和护卫舰兼容,影响了4艘大型舰艇战斗力的提高。

为此,国内海军先期对136舰进行了现代化改装,137舰已改造升级进程过半,前段时间138舰也已进入船坞,开始了现代化改造。

目前,东海舰队引进的4艘现代级驱逐舰,仅剩下139舰还未有改装的动静,但海军对其改装的计划早已拟定,迟早一天会进船厂动工。


从网上流出已改造升级完成重新归建的136舰图片判断,为了节约宝贵的军费,130毫米双管舰炮包括AK630近防炮系统依然予以保留,并未如先前网友所说要换成国产130毫米单管舰炮和730或1130近防炮系统,说明俄130毫米双管炮舰炮包括AK630近防炮系统性能并不落后,至少现在还仍然堪用。

舰艏130毫米舰炮后,安装了一座18单元或24单元的海红旗10滚体近程防空导弹系统,增强了现代级驱逐舰的末端反导作战能力。

海军实战化军演中,已多次证明即使面对来袭的超声速反舰导弹实弹,海红旗10不但反应速度快,而且拦截能力非常强,是一款值得信懒的反导武器系统。

海红旗10反导系统后,有2座8单元垂直发射系统,包括舰舯部的2座8单元垂直发射系统,136舰总共有32单元的垂直发射装置。

目前,由于未见清晰的照片,所以网友大都倾向于安装了类似054A型护卫舰上的垂直发射系统,内置红旗16中程防空导弹和鱼7反潜导弹。

但本人更倾向于现代级安装了海军标准的垂直发射系统,由于直径有850毫米,7米和9米两种型深的发射架系统可供选择,以现代级驱逐舰8000吨的体量,装备32单元054A型护卫舰上的垂直发射系统,是不是有点备弹量过少之嫌疑。

事实上对于DK-10这般防空导弹,安全可以做到“1坑4弹”模式安装,将极大地提高现代级驱逐舰的防空作战能力。

此外,作为军迷本人判断现代级驱逐舰安装标准垂发的另外一个理由是,未改造前的现代级,有前后各1座备弹24枚的单臂防空导弹发射架,全舰共有48枚中程防空导弹。

倘若经现代级改造升级的中程防空导弹反而只剩下32枚,足足减少了16枚,那是得不偿失的,简直和人民币开玩笑。

至于现代级驱逐舰这般8000吨级的庞大舰艇,仅仅容纳了前后各2座8单元共32单元的垂直发射装置,也是非常好解释的,原因就是被现代级驱逐舰的动力系统所牵制。

因为该舰使用的是已经非常落后的蒸汽轮机,设备体积过于庞大,以至于占据了舰体内部宝贵的空间,所以8000吨的舰艇仅有32单元的垂发系统,不如7000吨级采用燃气轮机的052D型驱逐舰有64单元的垂发系统,垂发数量整整相差了一倍,可见现代级驱逐舰并不现代,已经很落后了。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图片均下载网络,对本文有不同意见,欢迎参与讨论。


国平军史


现代级是反舰型驱逐舰,这是一个另类。

现代级以反舰为主,防空属于自卫,不是在为舰队防空。防空导弹少一点不影响使用。

苏联的舰艇设计比较拥挤,不考虑将来升级改造的情况。而是直接设计建造新舰艇。

海军舰队作战,重要的是协同作战能力。单舰重要性降低了。

第一艘拖延许久,说明原来的改造方案遇到困难了,可能有些结构发现不能改动,现在的结果是修改后的方案。

现代级改建不如预期的结果好。

苏联设计军舰时就没有预留空间。现在的垂发应该是利用了原来的防空导弹储存库和主甲板上的平台。

现代级本身甲板面积就有限,能装32发已经超过原来很多了。增强现代级的火力打击能力,不如提高电子对抗和通信设备水平,作为小型舰队的指挥舰。


天明遥遥山海关


最近新购入一间二手房,你总不能把房子推到了重新盖再装修吧?只能基于原有格局来改造。(打个比方)

其实改造“现代级”驱逐舰就是这样的情况。虽然中国订购的965E/EM驱逐舰在出厂时候已经根据中方的要求略有改进。但是核心武器和舱室设计并没有完全变化。而且中国当时只是买了成品舰来作为自己主力战舰直接使用,并没有考虑后续升级情况。因此也没有购买什么图纸这类当时看起来用不上的东西。

因此,现代舰此轮在中国造船厂内的改装,本身就是一次中国造船的尝试。因为原始设计并不是中方设计掌握。尽管拆除了原有9K90防空导弹以及3M80EBR"日炙"反舰导弹,可舰体内的空间和原有舱室基本很难拆除重新焊接了。这跟改装辽宁舰还略有不同,因为辽宁舰的改装是拆了不用装-拆掉原有甲板下的垂发装置,不用安装新的导弹,直接封闭原有甲板并把下层舱室加强后可以继续使用。

现代舰则不同,原有9K90下面的输弹机构空间已经固定,能够拆除的后留下来扩孔空间也有限,因此32发垂发单元已经是这个空间所能容纳的最大值了。至于很多朋友说的用不上,或者没必要,那是太不了解我们的思路了。中国在改造装备时,一定是发掘最大潜力的那种。如果最多只能塞下32,一定不会超出这个数。

顺路提一嘴,一直有朋友说“现代舰”是“航母杀手”什么的,也不尽然不对,但是也不全对。购买现代舰是当时中国所能购买到的最划算的选择。原本我们计划引进的是英国的26型驱逐舰,主要看中的是区域点防空能力,但是马岛海战表现不佳还暴露出问题。正好赶上俄罗斯清仓大甩卖现代舰,于是就到了中国手里。

我是“头条号:无名高地”,长期关注军事装备及相关领域,希望我的解答能给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strong>


无名高地


遥想刚刚引进“现代”级驱逐舰时候的光景,妥妥的海军“四大金刚、航母杀手”,也是那时候唯一能拿得出手“镇场面”的“高端”海军水面舰艇。没想到,区区不到二十年,当年的顶梁柱已经算是“三类老舰”,通过升级改造发挥余热。这说明什么,只能说这些年来我国海军装备研制发展之快,造船能力之强,令人震撼!

首先,1996年我国宣布从俄罗斯引进“现代”级驱逐舰,不光增强了我们的海军实力,也让久旱逢甘霖的俄罗斯造船工业获得新生。80年代开工的几艘现代级在俄罗斯船厂已经停了很多年,1997年俄罗斯北方造船厂的员工兴高采烈的开始复工“叶卡捷琳堡号”和“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号”两舰,因为这两艘舰的复工,俄罗斯船厂员工拖欠已久的工资得到补发,北方造船厂的命运也随之改变。到2000年,两艘现代级相继交付我国海军,另外两艘全新建造的“现代级”也陆续到货。至此,当年的四大金刚成为海军领头羊,独领风骚很多年。关于现代级的引进,对俄罗斯来说,是获得了极为重要的外汇收入,挽救了濒临倒闭的船厂和技术工人;对我们来说,则是更好的接触了在当时较为先进的防空、反舰和舰载雷达系统,可谓是双赢局面。

其次,说一下本题的问题,原版的“现代级”驱逐舰上是没有垂发系统的,其主要防空系统是舰体前后两部单臂“施基利”导弹发射架(类似于下图),进过我国的现代化改装,改造为2部在054A型护卫舰上广泛使用的16单元垂发系统。

当然,对于“现代”级驱逐舰的改装,更为重要的是对雷达等电子系统的现代化改进,舰艇内的各类型操作平台也进行了相当深入的改造,如将俄罗斯八九十年代水平的电子管显控台改装为海军标准舰用薄型显控台。

其实对于老舰进行改造,有时候比规划建造新舰还要麻烦,老平台的建筑格局限制了很多武器装备的安置,所以虽然“现代级”驱逐舰体量不算小,但是船体建筑结构已经固定,只能放下32单元垂发。


卫青点兵


你好!我是迷彩派小编,关于这个问题我来发表一下意见。中国海军从俄罗斯接收的四艘俄制现代级驱逐舰,是一种满载排水量接近8000吨的大型驱逐舰,除055大驱外至今仍是人民海军吨位最大的水面战舰。

目前现代级首舰136杭州舰,经过5年漫长的中期升级改装终于归队,二号舰137福州号正在进行改装。该级舰之所以改装时间漫长,是因为大量的俄式设备、系统需要拆除更换为国产货,工程量浩大。从武器方面看,最大亮点是现代级136舰改装后增加了和054A外观一致的垂直发射装置,用红旗-16替换了俄制SA-N-7近防导弹,前后各16单元共计32单元。但是,有些军迷说了还不如之前的48枚防空导弹数量多,越改越少了。

确实,以现代级这么大的排水量,只有32个小垂发,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052D能用小于现代级的吨位配备64单元垂发,而现代却只有它的一半数量。不过,只要是了解苏俄系战舰设计的网友都知道,苏俄系舰艇的结构设计是很烂的,很多结构设计比较单一,扩展升级非常困难。苏联时代的大部分舰艇,都是一艇一弹一型,前后连续性和通用性差,如果y硬要塞进更多的垂发单元,就需要将甲板下面的舱室重新分割,工程量巨大,而现在的前后16单元垂发都是安装在凸起平台上,破坏程度很小,工程量也相对小的多。

虽然在某种程度上,现代级的此次改造给了我们一种大号054A的感觉,显得有些大材小用。不过必须明确的是,对于现代级而言,此次改造的真正意义是使其可以完全融入到中国海军的装备体系当中,而这对提升该舰的战斗力才有真正的意义,远不是纠结垂发数量就能与之相提并论的。以上只代表我的个人观点,如果有朋友愿意与我交流,请您点赞评论。欢迎您关注迷彩派,我们将与您共同关注军事话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