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肌必須要用大重量嗎?

增肌訓練時,一定要用大重量嗎?

我的回答是:yes.

但請注意,這裡的大重量因人而異,並沒有所謂的固定值。

怎麼說?

先給大家舉個例子:

對於一個剛開始鍛鍊的人來說,一天做60個俯臥撐都意味著大重量,第二天可能還會感覺胸肌痠痛不已。

對一個剛進健身房的人來說,空杆臥推就意味著大重量,畢竟一個空杆也重達20kg,練習一陣子可能還端不穩杆子。

而對一個健身一段時間的人來說50kg-100kg區間就是大重量,因為力量的增長速度是很緩慢的,你練了一兩年可能還卡這這個區間。

總之,只要你敢推,能推,總有適合你的重量,也總有能壓倒你的重量。

其實上述案例總結下來就是一個詞——漸進超負荷。

什麼是漸進超負荷?

意思就是逐漸提升你的訓練負重。當你能推起100kg,就要準備開始挑戰105kg,因為不這樣做,肌肉它就會開始犯懶,不肯長個。

增肌必須要用大重量嗎?

那增長肌肉僅僅靠重量就足夠了嗎?

顯然不行,你還需要做到足夠的量。

還是先舉個例子:

佳明的平板臥推最大負重成績是80kg做1次,但在一次胸肌訓練時,他僅僅只做了5組80kg的臥推就停止了訓練,那麼他這次的訓練能讓他增長肌肉嗎?

很明顯不能。

換成我們日常鍛鍊會如何做呢?

是不是用遞減或遞增的平板臥推做一定組數,然後再換成啞鈴飛鳥做一定組數,接著再做些其他器械,以確保我們的胸肌能獲得更強更全面的刺激。

雖然你會這樣去做,但很少有人會想為什麼要這樣做?

因為大家都這樣做,而且的確嚐到了甜頭,胸肌逐漸變大了。

其實,總結下來還是一個詞——訓練容量。

增肌必須要用大重量嗎?

什麼叫訓練容量?

訓練容量 = 所選動作的重量 x所選動作的次數 x組數

接著舉個例子:

佳明在做平板臥推,他用負重60kg的槓鈴做組,每組做8次,做了6組,那麼他平板臥推的訓練容量就是2880。

那如果他用負重20kg的槓鈴做組,每組做15次,做10組呢?他的訓練容量就堆到了3000,甚至比上面的方式還高一些,是不是這種訓練方式就更好?

並不是。

有研究證明,當我們在採用最大負重數的65%以上的重量才能幫助顯著增肌。

也就是說佳明的最大負重是80kg,那麼他如果想增肌,做平板臥推時的最低負重要在52kg,而20kg的負重遠遠低於這個標準,所以即使訓練容量堆上去了,也並不能幫助他增肌。

增肌必須要用大重量嗎?

那麼,佳明在保證增肌的前提下,還要增加訓練容量和重量,他該怎麼做臥推?

舉個例子:

佳明在充分熱身後開始臥推,他首先做了2組1次的80kg的臥推,接著又做了2組3次的75kg的臥推,2組6次的70kg臥推,1組8次的65kg臥推,最後做了1組10次的60kg臥推結束了臥推動作。

佳明在平板臥推時的總容量是:2570。

接著,他在做其他動作時也是按照此類方式依次進行,在保證訓練重量的同時還兼顧訓練容量。

增肌必須要用大重量嗎?

除此之外,增肌還和其他訓練因素有關嗎?

其實,增肌最重要的2點訓練因素已經說完了,但如果你想更加快速地實現增肌,那麼就可以增加某部位的訓練頻率來實現突破。

比如你目前的胸肌是弱勢,你想讓它快點長大,就可以選擇一週兩練,甚至一週三練,但對多數人來說一週兩練足以滿足需求。

而增加訓練頻率的目的也是為了增加訓練容量,當你目標肌群不再痠痛時,你就可以選擇再次出征。

至於很多人提及到的小重量能雕刻線條,基本上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因為當你用大重量增加了一些肌肉量之後,只要體脂率足夠低,那麼線條自然就會很明顯,這和小重量雕刻真沒有關係。

增肌必須要用大重量嗎?

最後做一個總結:

  • 1.增肌訓練最重要的兩個要素就是訓練時所用的重量和訓練容量。
  • 2.最低負重量的65%才能幫助你有效地增肌,再小點的重量當作熱身就好了,正式訓練時真的可以不做。
  • 3.如果你想讓某個部位快速突破,可以選擇一週兩練。
  • 4.小重量雕刻線條,沒依據,你也別信。

本期結束,我是波普董,如果你有想要了解的方法,可以在文末給我留言或者直接私信我。

波普董健身,每日分享健身知識,讓你我更有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