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39岁猝死,为何临终前要杀妻子和儿子?

t815856169


说起郑成功,人人对这位民族英雄都赞不绝口,但就是这样一位人人称赞的民族英雄却在临死前留下命令,杀死自己的妻子、长子和孙子,为什么一个民族英雄临死却不放过自己的亲人呢?下面就听听有书君的几点分析吧:

1.康熙登基,杀父之仇让他成了火药桶,一点就着

康熙登基不久,鳌拜通过“平贼五策”赶走了沿海居民,烧毁船只,还杀了郑成功的父亲并将他家的祖父挖了个通透。郑成功强忍着悲痛收复台湾,但长期的隐忍和压抑,把他变成了一个火药桶,对待事情格外敏感,一点就着。

2.为了内部团结,凝聚人心

在当时,落后的航海水平让战事变得格外艰难,这个时候当他听到儿子郑经和侍妾生了一个儿子,自己做了爷爷,十分高兴,为此,犒赏三军。但谁知这一切都是谎言,孩子是郑经与其弟弟乳娘乱伦所生,如果此时自己死了,郑经乱伦的事情难以服众,必定会引起军中内乱,为了军中团结不得不出此下策。

3.家都治不好,又何以治军

郑成功儿子郑经跟妻子唐氏因政治联姻所以生活并不和谐,唐氏心中一直不悦,便告诉了父亲,郑经和其弟弟的乳娘乱伦生子的事情,父亲因为心疼女儿,便写信公开指责郑成功,说他不辨是非,治家无道,对儿子的不伦事件不但不惩罚反而赏赐,这样的辱骂让郑成功怒火攻心,失去了理智。

4.为了反清复明的事业

都说虎毒不食子,可郑成功不是一般的父亲,他是反清复明的首领,是大明王朝的拥护者,所以,他不得不去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

儿子做出这样不伦的事情,一定会被世俗所不容,故而对他“反清复明”的事业有所影响,让人觉得一个连自己的小家都管不好的人,又何以反清复明呢?

5.慈母多败儿

都说慈母多败儿,儿子之所以这样,肯定跟母亲的骄纵脱不了干系,所以,儿子翻了这样的错,母亲也难辞其咎一并处置。而孙子,本就是乱伦的结晶,他的存在就是一种耻辱,故而不能让其苟活。

综上所述,有书君认为郑成功之所以在临终前下令杀死自己的妻子、长子和孙子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为了安定内部团结,为了凝聚人心,为了自己反清复明的事业,只好下此命令。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郑成功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民族英雄之一,但是他被黑的够惨。

郑成功在明末势单力孤的情况下,出兵海外收复了荷兰侵略者盘踞38年之久的台湾岛,扩展了中华民族的土地和生存空间。

就是收复台湾的第二年,郑家出大事了,郑成功迎来了自己的长孙郑克臧。郑成功非常高兴,赏赐属下。但不久后,郑成功亲家唐显悦前来告状,郑克臧不是自己的外孙,也不是郑克臧侍妾所生,而是郑经四弟郑泰的乳母昭娘所生。唐显悦认为,这是典型的乱伦行为,必须严肃处理!

比如认识到,明末清初,是中国礼崩乐坏的时代,也是礼教之妨最严重的时代。官老爷们的男盗女娼,不公开的话那叫风流倜傥,一旦公开那就是千夫所指身败名裂。

所以,郑成功认为,这种乱伦行为,必须乱世用重典,杀一儆百!为了维护郑家的门楣,为了维护中华的礼教,这些人必须全部死!于是,郑成功发手令,杀掉这几个人——

1,郑经。身为延平王世子,与弟弟的奶娘私通,乱伦罪处死。

2,昭娘。身为有夫之妇,勾引晚辈郑经,乱伦罪处死。

3,郑克臧。乱伦行为的产物,处死。

4,董王妃。郑成功妻子,郑经母亲,教子无方,处死。(郑经剧照)

郑成功当时在台湾,郑经负责留守。郑成功要杀光世子一家,很有可能造成厦门大乱。洪旭等人收到郑成功的命令,集体拒绝执行,唯一愿意执行命令的周全斌被抓起来了。此时,因为郑成功的一纸命令,造成了父子对立,海峡两岸剑拔弩张,明郑集团面临大分裂。

这件事不久后,郑成功就去世了。

郑成功去世,原因比较复杂。当时郑成功父亲郑芝龙投靠清廷多年终于被清廷背信弃义杀死,郑氏祖坟也被清军挖掘戳骨扬灰。再加上郑经乱伦事件,郑成功心火难灭,没几天就死了。

正史记载,郑成功五月初八急病而亡,死前大喊:“我无面目见先帝于地下”,抓破脸面而死,年仅39岁。

郑成功无颜见隆武帝,难道就因为郑经乱伦案?明显说不通!

所以我认为这个说法很难服众,很明显是清朝对汉人英雄的污蔑。但是并不高明,就像崇祯中反间计杀袁崇焕一样,是最拙劣的抹黑。

根据夏琳《闽海纪要》,江日升《台湾外志》,李光地《榕村语录续集》等野史的记载,郑成功是被毒死的。

郑成功死后,郑经自立为延平王,完成东征打败台岛反对势力。郑经死后,郑克臧被冯锡范污为非郑氏子孙,失去继承权。

郑克臧的师傅加首席将领,就是天地会的创始人——陈近南!


历史知事


郑成功临终前要杀的儿子正是其长子郑经,究其原因,则是因为郑经干了一件“及不正经”的事情,他和自己弟弟的乳母陈氏私通,还生了个儿子郑克臧。郑成功知道后下令诛杀陈氏,却没想到被郑经藏了起来,郑成功一怒之下下令将妻子董氏、长子郑经及刚生下来的孙子郑克臧全部处死,结果诸将抗命不遵,加之此时其父郑芝龙和永历帝朱由榔遇害消息传来,郑成功急火攻心之下一命呜呼。

△郑成功

郑经与兄弟奶娘私通,生下儿子郑克臧

郑经是郑成功的长子,生于崇祯十六年(1643年),作为长子,郑成功对其寄予厚望。郑经成年之后,郑成功为其说了门亲事,妻子是原兵部尚书唐显悦的女儿,乃是书香门第、大家闺秀,然而郑经却并不喜欢,只是有郑成功在,他并不敢乱来。

△郑经

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率兵攻取台湾,命郑经镇守思明州(今福建厦门),负责沿海各岛防务。没有了郑成功的约束,郑经便自我放纵了,他自己四弟郑睿的乳母陈氏(昭娘)私通,并且生下一子,取名郑克臧。

虽说私通之事不算光彩,可如今儿子都生出来了,想瞒肯定是瞒不住的。于是郑经便向郑成功撒谎说是侍妾生的,郑成功由于正在外打仗,也没时间调查,一听说生了个孙子,满心欢喜,还赏赐了一些钱和物品。

老岳父状告郑经,郑成功下令诛杀妻子和儿子

虽说郑经撒谎之后暂时瞒了过去,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郑经的妻子唐氏怎么能咽的下这口气,我一个大家闺秀还比不上一个奶妈?于是她便将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父亲,于是老丈人一怒之下便将郑经告到了他爹那里,说“三父八母,乳母亦居其一”(《台湾外记》),直言此乃“乱伦”,这得到了当时台湾士大夫的一致认同。

△郑成功

郑成功得知消息后大怒,下令处死陈昭娘,谁知道陷入爱河之中的郑经压根没听他老子的话,偷偷将陈昭娘藏了起来。

康熙元年(1662年),得知陈昭娘并未被处死的老丈人唐显悦又出马了,他指责郑成功“你治家尚且不严,又怎么能治理好一方土地?”

郑成功一怒之下,命令其兄郑泰返回四名到,诛杀郑经生母董氏、郑经和“乱伦”产物郑克臧。

△郑泰

郑泰和洪旭等人议论说“夫人和少主怎么能说杀就杀”,于是便向郑成功建议,杀死陈氏和郑克臧就算了。郑成功不准,于是郑泰等人便抗命不遵。

而就在此时,又接连传来了郑志龙被清廷杀害和永历帝朱由榔在缅甸遇害的消息,内外交困之下,郑成功急火攻心,最终于康熙元年(1662年)五月初一病逝。


香茗史馆


在驱逐荷兰,收复宝岛后,郑成功却突然发出一道指令,漂洋过海,要杀自己的妻子与儿子。这是怎么回事呢?且听君山细细道来。

儿子郑经私通乳母的事情曝光,让郑成功晚年蒙羞

郑经这个人好色也好过头了,居然与乳母陈氏有私情,并且还生下一个私儿子。郑经谎称是待妾所生,郑成功得知孙子出世,心中大喜,派人前往厦门,携金帛赏赐郑经及其母董夫人等。但这件事却气坏了郑经的岳父唐显悦,他愤怒之下,给郑成功写了一封信,揭发郑经与乳母的私情,在信中写道:“令郎狎而生子,不闻饬责,反加赉赏。如此治家不正,安能治国乎?”郑成功得悉内情后,如五雷轰顶,他一向持家甚严,不想家中竟然出此丑事。

黄毓受令赴厦门监杀四人

暴怒之极,郑成功马上派都事黄毓持令箭前往厦门岛,同时带去三个画龙桶,一个漆红头桶。这四个桶干什么用呢?郑成功下令处死儿子郑经、乳母陈氏及私生子,另外郑经的生母董夫人治家不严,也下令处决,这四个桶,就是要装这四颗人头的。

镇守厦门岛的黄廷、洪旭、陈辉、王秀奇等文武官员接到郑成功的命令后,无不骇然。董夫人是郑成功的元配夫人,郑经是长子,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怎么办?诸将领经过反复商议后,决定采取一个权宜之计,处死乳母陈氏及私生子,至于董夫人与郑经,则由诸将出面向郑成功求情赦免其过。

厦门诸将拒绝服从郑成功的指令

陈氏与私生子的人头被送往台湾报命,郑成功对诸将领自作主张大为震怒,解下自己的佩剑,交给黄毓,让他再返回厦门岛,敢违抗命令者,先斩后奏。黄毓不敢怠慢,携郑成功的佩剑,先抵金门岛,金门岛的长官郑泰是户官,他是郑成功的族兄,郑成功对厦门岛的将领们不再信任,只信任郑泰。黄毓向郑泰说明郑成功处死董夫人、郑经母子的决心,郑泰心里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先把黄毓送到厦门岛见郑经,郑经吓得魄不守舍,赶忙将黄毓逮捕拘禁起来,然后找来洪旭等人,商议对策。

郑成功担心黄毓完不成任务,又派蔡鸣雷前来监督。蔡鸣雷对郑经、洪旭等人说:“藩主誓必尽诛,如有违者,将及于监斩诸公。且有密谕往南澳与周全斌。”洪旭等人认为郑成功大概是一时气昏了头脑,要是日后翻悔,追之不及,所以大家在商议之后,洪旭说道:“世子,子也,不可以拒父。诸将,臣也,不可以拒君。惟泰是兄,兄可以拒弟。凡取粮饷诸物,自当应付,若欲加兵,势必御之。”大家推举郑泰出面,拒绝服从郑成功的命令,如果郑成功强行派军队前来,准备以武力相抗衡。

郑氏集团差点引发内战,郑成功去世

诸将认同洪旭的主张,立即调遣援剿右镇林顺领兵船,出镇大担岛,作好战斗准备。当时正好周全斌南下讨伐陈豹,因陈豹被迫出走广州降清,周全斌的舟师返回厦门岛。黄廷等人担心周全斌得到郑成功的密令,便准备先下手为强,等周全斌登陆上岸后,便被黄廷派人逮捕看管起来。

其实周全斌并不知晓这件事,他也没有收到郑成功的密令,但是郑成功在得知厦门诸将领集体抗命的消息后,他确实派人持密谕抵达南澳岛,准备让周全斌率船队返回厦门岛,监斩郑经与董夫人,但是差使抵达南澳岛时,周全斌已经返航,后来听说周全斌在厦门岛被逮捕的消息后,差使不敢前往。

在郑成功生命的最后阶段,他坚强的心灵饱受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从国事到家事,无一不令他深感心力交瘁。最后,他病倒不起,终于积劳成疾去世。也因为郑成功的去世,郑氏集团才避免了一场内战。


君山话史


究竟是郑成功的妻子和儿子做错了什么事情,郑成功竟然要大义灭亲,诛杀妻子和儿子?

郑成功长子郑经与正妻唐氏因为家族联姻,都是由“父母之命,政治联姻”,但是郑经却对妻子不感兴趣,于是偶然下便与其四弟郑睿的奶娘昭娘私通乱伦,更过分的是,昭娘居然诞下了郑经的亲骨肉(郑克臧),原本不知道内情的郑成功闻讯自己当了爷爷后特别高兴,犒赏三军。

但是没过几天唐氏就来告状,说明了实情。郑成功自幼学习儒家经典,性格刚直,家里出了这样的事情,郑成功脸上挂不住,这才下令要大义灭亲。郑成功不仅要杀乱伦的儿子,就连自己的妻子也被安上一个管教儿子不严的罪名一并要杀掉(当然,郑成功的'这个决定部下并没有执行)


郑成功,明末清初抗清名将,因收复台湾,击败荷兰殖民者被冠之以民族英雄的称号。明末清初,在郑成功所领导的南明势力孤军奋战、势单力薄的同时,郑成功于公元1661年,率军队攻占台湾,打跑了统治台湾近38年之久的荷兰殖民者,这一举动不仅拓展了拓展了我国的领土,而且至关重要的是捍卫了我国古代的领土主权。在收回了台湾之后,长期坚持抗击清军的郑成功的军队便选择在台湾长期驻扎,与此同时,把自己儿子郑经留在福建厦门,作为“海峡两岸”的交流枢纽。


第一,在当时的封建传统社会下,明末清初时所尊崇的是程朱理学,而程朱理学恰恰又以“天理道德”为中心,以三纲五常为原则,至于有违人性的乱伦更是为儒家主流思想所不容。在这样得思想控制下,人们逐渐被麻痹,郑成功也不例外,以至于其子作出了这难以启齿的乱伦之事来,自然不能忍受。

第二,当时郑成功为抗清复明军队的首领,这是当时最后的一支南明军队,作为首领,郑成功必须“舍小家,顾大家”,如若郑成功不惩罚其子,势必会给军队将士带来舆论,到时候舆论压力大了,大家也许就会对郑成功的信服度会有所降低;更何况郑经也是厦门抗清的首领,如此宽容的话,也就会自然对抗清复明的进程有所阻碍停滞,不利于之后运动的开展。所以说,郑成功势必会严惩其子。

第三,因为郑成功在郑经小的时候就常年在外抗击清军,所以郑经从小的教育都是妻子董氏一手管理的,俗话说得好“慈母多财儿,惯儿如杀儿”,郑经在外居然做出了冷落正妻、与外人乱伦的家丑来,郑成功认为郑经的做法与妻子董氏对他的教育有很大关系,于是下令要将妻子董氏一并处死。



第四,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被清廷处死,郑家的历代祖坟也被扒了。这之后的不久,南明政权的“精神支柱”——永历皇帝也死了,这一连串的噩耗时不时地浮现在郑成功的脑海与耳边,在很大程度上也使郑成功备受打击,最终再也没站起来。

郑成功倒下之后,郑经独自一人扛起了反清复明的大旗,但是屡屡被清军重创,后来郑经去世,其子郑克爽又继承位置继续抗清,公元1683年,郑克爽降清,至此,反清复明势力全部凐灭。


小镇月明


郑成功出生于日本,父亲是“倭寇头目”郑芝龙,母亲是日本的田川氏。六岁之前,郑成功都随母亲在日本生活,知道郑芝龙被崇祯招安之后,才被接回福建。对子女的教育问题,郑芝龙相当重视,请了钱谦益当郑成功的老师。

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郑成功能文能武,很快出类拔萃得到隆武帝的赞赏。隆武帝曾经说过:

"惜无一女配卿,卿当忠吾家,勿相忘也!"

皇帝都叹息自己没有女儿,否则就嫁给他了,可见对他的宠爱程度。后来,隆武帝赐郑成功姓朱,这就是他被称为国姓爷的由来。郑成功后来的战绩,是众所周知的,多次败给清军,却从荷兰人手里收回台湾。

到了台湾没多久,郑成功就一命呜呼,时年39岁。

“当国姓公卧病的当初,五月初二早,忽天昏地暗,黄蜂大作,初三更风雨交加,台江及安平外海波浪冲天,继而雷震电闪,如山崩地裂,……初五日,天平雨晴了,初八日,国姓爷归天。”

这段文字只是简单说了郑成功从生病到去世的时间和天气,关于死因,许多历史文献记载“偶伤寒"、“感冒风寒”。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郑成功死前,下令处决儿子、孙子和乳母。他为什么会下一道如此狠的命令呢?

郑成功的儿子郑经,做了一件让他无地自容的事情

就在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候,郑经负责守护金门与厦门。在这期间,郑经与乳母陈氏好上了,而且还生下一个娃娃。

在古代,家族名誉甚至比生命还重要。好事没出门,坏事就已经传到海峡对岸了。

郑成功知道郑经做出这种败坏家门的事情后,勃然大怒,下令将郑经、陈氏与所生之子“咔嚓“,郑经的亲生母亲董氏也因此而被牵连。

郑成功是带过兵的人,令行禁止,六亲不认

郑成功本来也是一个比较急躁的人,容易冲动。与清军作战的时候,郑成功的叔父不敢出战,郑成功以贻误战机的理由就地正法;还有一个叔父郑芝豹庇护过施琅,因害怕被郑成功追究责任而逃跑。郑成功曾经的手下黄梧投降清朝后,建议朝廷“以事刺激郑成功,使他因遭受打击而至精神崩溃”。儿子与乳母的事,对郑成功是一个比较大的刺激。


再加上又是军人出身,听到郑经的“好事”,必然会军法严办。

不幸的事情接二连三

父亲郑芝龙投降清朝后,先是被流放宁古塔。

1662年,又被家奴告密,说他与郑成功通过书信往来,图谋不轨。清廷得知后,立即将郑芝龙全家杀害。郑成功知道父亲被害的消息后,捶胸顿足。

过了没多久,黄梧将郑氏祖坟毁坏,又成功刺激一次郑成功。

当年四月,吴三桂跑到缅甸抓获历帝,并将他杀害。消息传来,一直奉大明为正统的郑成功大哭一场。

一次次的刺激,已经让郑成功非常郁闷,郑经的事完全就是火上浇油。

郑成功下达“处决郑经”的命令后,手下觉得这是因为生病加上冲动而下达的“乱命”,没有执行。于是,郑经幸免于难。

过了几天郑成功就不行了,临终前还喊着“吾有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也!”他没有面目,一时因为自己对不起历帝,二是因为郑经与乳母私通让他颜面尽失。

郑成功英年早逝,郑经这个不孝子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不好好抵抗清军,还打起乳母的“坏”主意。

参考文献:《台湾县志》、《南明史》


秋媚读史


其实事情并不是题目所说的那样,郑成功猝死是真的,至于临终前要杀死儿子和妻子是有原因的,并不是郑成功胡来。首先先简单的介绍一下郑成功,郑成功因为收复台湾被称之为民族英雄,在1622年,荷兰人的战船开到了台湾,并且对当地的领土垂涎三尺,于是就用武力征服了当时的台湾,对当地的百姓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和掠夺。




但是在明朝政府不愿意出兵去讨伐外来权略者的时候,郑成功选择了收复台湾,经历了将近一年的战争,郑成功终于收复了台湾,解救了当地的百姓,因为郑成功的壮举,所以随即被推选为台湾的最高领导人,于是便开始了台湾的自治,但是坏事总是来的很快,郑成功出兵时正是明朝末年,那时候明朝政府的腐败,不久便被清朝推翻。



于是台湾就成了清朝想要收复的失地,但是台湾是郑成功一手打下来的,当初的明朝并没有出兵相助,如今换了主子变成了清朝,怎么可以说给就给呢?但是丧心病狂的清朝为了拿到台湾,于是便以在清朝做官的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来要挟其归附,但是郑成功不吃这一套,不为所动直接拒绝了,但是结果就是清政府直接处死了郑芝龙和他的家人。



郑成功得知后痛不欲生,就病倒了,其实在此之前,他的儿子还做了一件让郑成功更加火冒三丈的事情,就是郑成功的大儿子私通了四儿子的乳母居然还生了一个孩子,封建社会对于这样的伦理道德之事是看的很重要的,所以家训很严苛的郑成功知道之后更是大发雷霆,下令直接处死自己的大儿子,还有乳母,罪名当然是乱了道德。



同时还处死了妻子董王妃是教子无妨之罪,还处死了产下的孩子,省的长大之后受太多的罪孽,这件事情加上紫的父亲郑芝龙被清朝处死,一下便使得当时的郑成功血压上升,难以支撑,病倒后不久便离开了人世,就这样的一代民族英雄可以说是被活活的给气死了。


史中醉


公元1662年,即清康熙元年,郑成功刚刚收复台湾,制定律法,兴办学校,有意迎请桂王朱由榔。部署长子郑经驻守思明(今属厦门),部将陈豹驻军南澳(今属广东汕头南澳)。



然而不到半年,年仅39岁的郑成功即英年早逝。



根据《清史稿》的记载,郑成功的死与两个人有直接关系:

陈豹

部将周全斌打小报告,说陈豹密同平南王尚可喜,有意降清。郑成功听信谗言,令周全斌领兵征讨陈豹。陈豹不愿兵戎相见,无奈弄假成真,率领部下入广东归降(脑洞好大,据载确实如此。陈豹降清后不久,双目失明,又过了两年,病死,这是后话了。周全斌后来降清,随施琅的部队攻取台湾,也是后话。)

郑经

根据《清史稿》的说法,郑经私通四弟的奶妈陈氏,并生下一子。派人给郑成功报喜时谎称是侍妾所生,被岳祖父唐显悦揭穿。郑成功大发雷霆,派人捉拿郑经、陈氏母子,及郑经的生母董氏。不知谁散播的谣言,说郑经的部将也要承担连带责任。刚好周全斌从南澳回来,路过思明,郑经的部将二话不说把周全斌逮住,集体抗命。

郑成功听说后,更为震怒,导致重病。起初还能勉强在床上跟部下讨论军情,每天勉强爬上城楼还用望远镜巡视澎湖诸岛。但病情不见好转。

五月初八,从城楼下来,穿戴整齐,派人请出太祖组训。读到第三卷的时候,叹息说:我有什么脸面在九泉之下面见先皇呢?说完双手捂脸,随后死去。(部分细节参考《小腆纪年》)



有意思的是,咸丰年间徐鼐的《小腆纪传》,对郑成功的死亡只是寥寥几笔带过。



但同一个作者的《小腆纪年》,对于郑经的这桩公案,却详尽得甚至显得有些八卦。

笔者还注意到,一部叫做《台湾外记》的书,似乎是这桩公案的最初记录者。而其作者江日升,本姓林,他的义父江美鳌,原是郑经的部下,后来降清,在广东任职。而这部书也是偏向于章回小说的性质,学者历来保持谨慎的态度引用它的内容。

《小腆纪年》评价郑经:谦恭慈让,好学善射。翻译过来,就是为人谦虚,待人有礼,而且是个将才。然而紧接着,就批评他的生活作风。郑经的私生活问题,会不会是为了当时的政治宣传需要,而编造的一段谣言?又或者确实有之?


枕边小历史


历史上郑成功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捍卫了国家领土完整,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然而,在他在收复台湾后的第二年就猝死,时年39岁。更是令人惊奇的是在他临终前,竟然下令要杀自己的妻子和儿子郑经。那么,郑成功为何39岁就猝死,还有呀为何要杀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二。

1661年4月,郑成功亲率将士二万五千、战船数百艘,自金门料罗湾出发,经澎湖,横渡台湾海峡,向台湾进军。1661年12月20日,在郑成功军队的猛烈攻击下,荷兰人在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后,举起了白旗投降。沦陷了三十几年的台湾,从此重又回到祖国的怀抱。从此,台湾成了郑成功抗清的大本营。

但是在郑成功刚刚收复台湾不久,春风得意之时,却发生了一件特大的丑闻。郑成功的长子与四弟郑睿之乳母陈氏(昭娘)私通,生下一子,取名郑克臧。但郑经却对郑成功汇报说,他与自己的侍妾生了个儿子,郑成功因添孙高兴,还赏了一点银物。但万万没有想到,不久之后,郑成功才发现郑经与乳娘乱伦生子,怒不可止。同时,台湾的士大夫唐显悦致书郑成功,指责他治家尚且不严,又怎能治理好一方土地?郑成功大怒,下令将他的夫人董氏、长子郑经、乳娘以及郑克臧全部斩杀。



郑成功的手下提议仅斩乳母昭娘及其子,但是郑成功不同意,于是诸将联合抗命不从,使郑成功很是窝火。再加上当时他的父亲郑芝龙在北京被杀,又闻永历帝朱由榔在缅甸遇害,郑成功数痛攻心,就在康熙元年五月初八急病而死,他死前大喊:“我无面目见先帝于地下”,抓破脸面而死,年仅39岁。然而根据夏琳《闽海纪要》和江日升《台湾外志》的记载,郑成功病情一开始并不严重,还能看书、观台、饮酒,认为郑成功可能是被下毒害死的。


郑成功死后,他的儿子郑经自金门发动军事政变,自称延平王。郑经去世后,权臣冯锡范拥郑经幼子郑克塽继位。后来,施琅率领清军攻克澎湖后,郑克塽乃于1683年降清。郑氏政权统治台湾总计只有23年的时间而已。1684年4月,台湾正式纳入大清帝国版图,隶属福建省,设台湾府。


密探零零发


事情的背景

郑成功在进入台湾时,清朝很快就施行了一道命令“迁界令”,也就是顺治皇帝实施的,主要是将东南沿海的居民全部内迁30—50里地,这招非常狠,为的就是让郑成功无法与沿海居民取得联系,最主要的是间接的切断了郑成功粮饷物资的来源,更无法与沿海地区的商人通商,通过海外贸易获取军费。

郑成功画像

郑成功部队因此越来越困顿,军费不足,很多士兵就连一口饱饭都难吃上,最后不得已,郑成功只好在台湾鼓励大家耕种,发展农业,只是农业收入比海上贸易相差甚远,久而久之,郑成功根本取法和清朝抗衡。

这一招主要是郑成功的部将黄梧告诉清政府的,黄梧深知郑军内部情况,他说郑成功之所以能够在金门、厦门这些地方长期与清军对抗,主要就是由这些沿海人们的支持,他们供给粮食和其他物资,这一招直接将郑成功逼得走投无路。

郑成功眼看这些部将和士兵一个个意志消沉,他们越来越思念自己的家乡,清军很快就会进攻这里,到时候大家都有可能被俘虏,与其这样还不如投降,这种想法已经蔓延到很多士兵脑中,郑成功也是思绪万千,绞尽脑汁想办法。

郑经侍妾诞下一子

就在这个时候,郑成功听到快报,说自己的儿子郑经的侍妾陈氏生了个大胖小子,这可把郑成功高兴坏了,他和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一样,大摆宴席,庆祝了好几天,这也让摇摇欲坠的郑军投降氛围减少了不少。

这头是高兴了,可是郑经的妻子唐氏却不肯善罢甘休,唐氏本就不喜欢郑经和侍妾在一起,现如今还有了孩子,更是火冒三丈,很快唐氏就让人告诉自己的父亲唐显忠,唐显忠肯定不能咽下这口气,他很快写信告诉郑成功,里面内容大概说的是郑经与自己弟弟的乳母私通,并且生下小孩,你郑成功不但不惩治,还大摆宴席庆祝,自己家事都搞不定,还怎么治理一方水土。

郑经画像

郑成功下令杀妻儿

其实郑成功治家治军都是极其严厉苛刻的,只是被唐显忠一下气的难受,之后派人去思明州,竟然下令让自己的堂兄郑泰杀了郑经和郑经的母亲董氏,郑成功这一做法属于冲动决定。郑泰自然知道这时候下达的命令肯定不能做,另外还有个原因就是郑泰不愿意去台湾。

郑泰以及其他将士都认为清军越来越强,郑成功势必会进入台湾,而他们之后也会拖家带口的迁入台湾,在这个过程中,尤其是在海上,他们都担心会遭到海上风暴,况且在海上生病,那就意味着死亡。然而唯一可以留下来的办法就是跟随郑经,所以他们请求郑成功收回成命,可是郑成功一言九鼎,还另外派人去执行。

郑军内部分歧严重

郑成功的部将黄昭在台南拥立其同父异母的弟弟郑袭,继位为延平王;自己的儿子郑经又拉拢了海军都督周全斌自立;自己的弟弟郑泰保持中立,甚至与清廷谈判。

郑成功听到之后,一心与清廷抗衡的他,现如今就连自己的儿子都和自己对着干,据说郑成功被气的疯狂咬自己手指,抓自己的脸,最后还染上疾病去世,时年39岁。

而郑经之后虽然没有投降清廷,但是他的部下以及郑成功的那些部下最后全都投降清朝,反观郑成功在临死之前还下令处死儿子郑经和自己的妻子,只不过最终没有实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