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桂园17载:扎根在广州的“匠心”云南菜

“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来一份野菜花肉蓉瑶柱汽锅,配上一碗云南罐罐米线,欣赏着现场曼妙的云南小调,这是鑫桂园最日常化的云南情怀。


鑫桂园17载:扎根在广州的“匠心”云南菜


鑫桂园嘉裕太阳城店

鑫桂园:长在广州的云南情结

“说起云南菜,很多人还在回味十年前,在东山宾馆旁吃到的黑松露牦牛肉酱饵丝,那是广东第一家以云南风情为主题的餐馆,鑫桂园首店。”回想当年,鑫桂园总经理徐丽脸上不禁流露着骄傲的笑容。


鑫桂园17载:扎根在广州的“匠心”云南菜


鑫桂园总经理徐丽

云南菜也称滇菜,其烹调、口味与川菜相似,但与四川却是一个截然不同的风味。云南菜点注重食材的新鲜与酱料的搭配,口味讲究鲜嫩、清香,酸辣适中以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云南菜当然应取材云南,再配以来自云南的手艺,才称得上正宗地道。“当时在广州,根本找不到一家正宗的云南菜馆,作为云南人,我觉得广州也应该要有个云南老乡吃饭的地方。”徐丽抱着家乡情结与宣扬云南文化的初衷,在2002年盘下了东山宾馆店,两层700多平方米大店风风火火做起她的云南菜,鑫桂园东山宾馆店一做便旺足十年。


鑫桂园17载:扎根在广州的“匠心”云南菜


鑫桂园第一家门店

时至今日,鑫桂园已坐稳云南菜系在广州市场的元老位置。有别于其他连锁餐饮攻城略地的方式,鑫桂园踩着云南独有的慢调子,十三年来并没有开出太多的分店。“80%来自云南的新鲜食材决定了它高昂的成本,鑫桂园的客单价一般只在70元左右起,让利给消费者,做精不做多,为的只是一份做云南菜的初心。”


鑫桂园17载:扎根在广州的“匠心”云南菜


黑松露牦牛肉酱饵丝

鑫炉:为年轻加一点人情味

近年来,餐饮市场日趋时尚化,为了迎合大众口味,各大餐饮品牌纷纷把原有品牌深化升级。为了保持鑫桂园的“原汁原味”,徐丽选择了另创副品牌这条路——鑫炉、渔哥渔妹、大酥牛肉面、鑫酒坊纷纷推出了市场。

以鑫炉为例,主打的菜系以时下流行的烤鱼为主,但目前在广州市场以烤鱼为题材的店就有600多家,去年“初出道”的鑫炉并不被市场所看好。对于三代做餐饮的徐丽而言,创立品牌并不难,成功的关键还是出品。“今天鑫桂园的出品总监,依然是当年创业团队的厨师长,鑫桂园的口碑是吃出来的,其他品牌也必须在这个基础上走下去。”


鑫桂园17载:扎根在广州的“匠心”云南菜


“为了做好烤鱼这一道菜,厨师都经过专业烤鱼烹饪的培训学习,融合江浙和川渝两大派系的手法,再搭配特制的云南酱料而成。烤鱼一定是上火的吗?在考虑年轻人口味的同时,也关注健康。”徐丽介绍,可以饮汤,是鑫炉烤鱼的一大亮点。


鑫桂园17载:扎根在广州的“匠心”云南菜


鑫炉烤鱼

除此以外,同样主打8090后消费群体,同样以烤鱼、烧烤为主要菜系的鑫炉,邀请了不同风格的驻场歌手乐队,每天在不同的分店演奏各种民族、流行曲,把时尚、复古的餐吧打造成小型音乐会。“鑫炉选址大部分在城郊结合区域,工厂年轻人较多消遣方式较少,鑫炉在解决刚需的同时,以音乐为食客调剂心情,这种就餐方式受到当地消费者的认可。”


鑫桂园17载:扎根在广州的“匠心”云南菜


鑫炉清湖金柏店

随着大众消费模式的转变,跨界、时尚餐饮的兴起,餐饮市场迎来各种改革与挑战。传统餐饮为迎合市场需求,新旧之间该如何取舍?在求新的同时,如何让原有品牌文化保持不变?徐丽认为,未来市场将会更加细分化,消费群体、店铺选址、品牌定位都必须与产品高度匹配。鑫桂园与鑫炉等品牌各有各的玩法,但必须是一样的“匠心”做菜,以好的出品来传承鑫桂园的品牌文化。


鑫桂园17载:扎根在广州的“匠心”云南菜


据徐丽透露,目前鑫桂园主打购物中心店,已在白云万达、嘉裕太阳城、江门万达开出分店。新品牌鑫炉以购物中心和街铺两种模式,已在广州开出3家分店,今年将有6家店的拓展计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