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解决农业经营融资难题

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解决农业经营融资难题

当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正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新型农业主体成为农业转型的核心力量,他们在发展阶段的固定资产投入、资金流转依懒于金融资本,现代农业规模经营更离不开金融支持。但由于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初期规模小、效益不稳定,在遭遇资金短缺时,缺乏有效担保抵押物,难以获得担保,无法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

为切实解决涉农贷款担保物少、贷款难等问题,进一步增强农业经营主体创业创新能力。应积极探索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并主动加以培育和支持,助推现代农业转型发展。

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解决农业经营融资难题

一、探索农业融资担保新途径。

金融服务难以满足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一个普遍性难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银行资金难放贷的问题,应加大创新力度,积极尝试和实践,探索解决新型农业主体融资难的有效途径,具体方式可以有以下几种:

1、现代农业融资担保体

以各地农业产业协会为载体,通过与商业银行合作,联合会会员筹集一定的资金作为风险保证资金,银行通过保证金规模这个杠杆,放大放贷资金倍数给予授信,会员就可能通过银行获得信用贷款。

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解决农业经营融资难题

2、农村资金互助会

由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自愿入股,为社员提供贷款、结算等业务。农村资金互助会实行社员民主管理,以服务社员为宗旨,谋求社员共同利益。

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解决农业经营融资难题

3、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部

合作社内部社员自愿一次性出资筹集互助资金,为社员提供资金融通服务,如融资担保、内部调剂、还贷或应急周转等。可以有效缓解社员生产资金短缺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开展信用合作,主要是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以社员信用为基础,以产业为纽带,由社员自愿出资为前提,目的是为社员在合作社内部发展生产提供资金互助业务活动,不是专门成立信用合作社。

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解决农业经营融资难题

二、突出农村资金互助新优势。

新平台,新优势,新发展。各地坚持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积极把各农业产业协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搭建成资金互助的融资平台,成为解决农业经营资金短缺的新载体。这种短小精悍的融资平台与商业银行相比,在满足农业资金需求方面有他们的自身优势。

1、机制设置优势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立足于农业农村,具有“民办、民管、民享用”的特点,是与自己利益密切相关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具有其他商业银行所不具备的优势。其资金源于农民,用之农民,增加了农村金融自身“造血”功能。成员以较少的资金入股就可贷到较大数额的资金,使用成本也要低于正规金融机构,以减轻农民还款压力,来帮助解决生产、生活及其他方面的资金需求。

2、成本控制优势

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建立在地缘、人缘的基础之上,成员之间对彼此的家庭情况、借款用途、信用状况等都比较了解,在贷款审批时能够快速准确的获取成员信息,简化了诸多考察审批环节,使资金互助组织在贷款运作上呈现出简便、快捷、准确的特点,既解决了成员的资金需求,又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时资金互助定期向成员公布资金的运作情况,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降低了管理与监督的成本。

3、风险防范优势

在风险防范方面,互助组织内部可以建立成员信用档案等,内部风险防范机制从人的信用声誉、违约责任、诚信激励、延期还款等方面进行建章立制。既对资金互助的成员产生了行为约束,确保了资金的安全运作,又有效地规避了各种风险的发生。

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解决农业经营融资难题

总之,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要积极摸索金融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有效方式,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组织。各大银行要发挥金融机构的资金、网络、产品等优势,优化信贷流程,与各农业产业协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多方位合作,创新担保方式。积极发展熟悉农村、立足农业、面向农民的小微型金融互助组织,有效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融资难题,有效推进乡村振兴伟大战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