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格醫藥2017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4月20日消息,泰格醫藥(300347)2017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概述

(一)經營情況概述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8,703.35萬元,同比增長43.63%,本期新增子公司捷通泰瑞,併入營業收入5,672.85萬元。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30,101.39萬元,同比增長114.01%,本期新增子公司捷通泰瑞,併入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為1,649.82萬元。

2017年度新增合同金額為242,576.71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5.9%。截至2017年12月31日,在未將以簽署框架合同為主要形式的醫學資料翻譯服務和臨床試驗現場服務等所涉及的框架服務合同統計在內的情況下,公司截至2017年期末累計待執行的合同金額為277,380.38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8.84%。

(1)臨床試驗技術服務業務本報告期增長速度較快,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2,028.7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3.17%。其中本期BE業務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為18,099.36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90.79%、I-IV等臨床、註冊業務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3,929.34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5.37%。

(2)臨床研究相關諮詢服務本報告期仍保持穩定增長速度,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2,601.97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其中SMO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3,105.69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4.32%;杭州思默主要提供臨床試驗中心管理服務的中心管理組織(SMO),是國內最大的SMO公司之一,專注於向臨床試驗機構和研究者提供臨床研究理(CRC)服務。隨著客戶對CRC服務接受度的提高,2017年度杭州思默業務持續高速增長,年度在執行項目超過340個,員工超過900人。2017年杭州思默將繼續拓展SMO業務和招募業務,完善全國範圍內的網點佈局,加強人員培訓及管理等,力爭建成國內最有競爭力的SMO企業,為提升臨床研究的質量和效率而服務。

數據管理與統計分析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4,805.22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0.52%;方達醫藥的BIO和CMC實現營業收入33,520.28萬元,較上年同期16.11%;醫學影像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795.57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8.13%。

(3)主營業務服務毛利率43.85%,較上年同期增長5.66%;其中臨床試驗技術服務毛利率39.14%,較上年同期增長13.96%;其中臨床研究相關諮詢服務毛利率48.53%,較上年同期增長1.39%。

本報告期,臨床試驗技術服務毛利率較上年同期增長13.96%的主要原因:上年同期由於受到行業自查核查的影響和子公司DreamCIS成本率增高的原因導致毛利率下降15.57%。自2016年開始,公司針對新簽署項目合同,公司已充分考慮自查核查要求,合理增加該類業務工時報價,2016年前已簽署的合同也隨項目完工,正逐步減少對該類業務整體毛利率的影響;同時對子公司DreamCIS採取了成本管控和合同報價提升等多種措施,本年度毛利率回升較快。

(4)報告期內,境外業務收入96,537.83萬元,佔比57.22%,境內業務收入72,165.52萬元,佔比42.78%;上年同期境外業務收入佔比62.66%,境內業務收入佔比37.34%,本報告期境內業務收入佔比提升的主要原因是境內BE業務、創新藥臨床試驗業務發展較快。

(二)客戶認可是持續發展的動力

公司一直堅持"為客戶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的戰略,希望為客戶帶來高性價比的優質服務,客戶的認可是檢驗客戶優先戰略是否落實的試金石。

本報告期,泰格醫藥因與華領醫藥合作的糖尿病項目,在各大全球供應商中脫穎而出,榮獲"最佳啟動獎",也是華領醫藥本次授予其供應商唯一的獎項。GSK分別授予杭州思默相關項目團隊和組員的TeamworkDelivery和LeadershipSpirit獎盃,和記黃埔授予相關合作項目SCRC的"傑出個人貢獻獎"獎盃。此外,公司還收到了大量來自國內外客戶對我們的團隊服務質量與效率表示讚許和肯定的感謝信。

截止到2017年末客戶數量1,496家,其中國內客戶973家、國外客戶523家;全球前20大製藥商中,其中16家與泰格有合作關係

(三)質量至上,合規經營

質量與合規是CRO企業的生命,公司一直堅持質量至上、永不妥協的理念。本報告期,公司經歷了中國歷史上最嚴格的項目核查,也通過了最苛刻的客戶稽查,無論從質量體系、項目運營、信息安全、財務管理等方面,都經受住了考驗。

本報告期,公司高效優質的服務質量獲得監管機構和客戶的肯定。2017年4月方達醫藥零缺陷通過第一個大分子生物分析的FDA核查;2017年5月,CMC通過FDA核查和6位客戶的稽查;2017年,方達醫藥助力華海藥業(600521)美國首仿藥帕羅西汀上市,在國內首批12個一致性評價藥品中有2個由方達提供服務:帕羅西汀片、瑞舒伐他汀鈣片;泰格捷通檢測順利通過CNAS和CMA現場評審;國家CDE中心對公司翻譯指南工作的肯定與感謝。

(四)通過共建/自建中心解決臨床瓶頸問題

2017年以來,泰格醫藥完成了與18家醫院的共建,床位數增加近1000張,有效緩解了BE項目臨床資源短缺的掣肘。同時成立了BE聯盟,力圖解決BE項目中的技術與管理難題。大力推進與國內三四線城市的醫院進行II-IV期臨床中心共建,通過質量系統的植入與項目的引進,培養了一批II-IV期臨床研究機構,以期改變過去的業務模式。2017年9月,泰格醫藥投資(參股)杭州頤柏,擬將其全資子公司康柏醫院建設為國內具備較強能力的I期臨床研究中心,截至本公告披露之日,該中心即將開展BE試驗。

(五)收購促進公司持續發展

2017年5月12日,公司完成本次非公發行股票工作,捷通泰瑞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成為泰格醫藥全資子公司。捷通泰瑞是國內領先專注於醫療器械的CRO公司,其核心服務是為醫療器械(包括IVD)企業的相關產品研發提供所需的臨床研究外包服務,主要包括醫療器械註冊申報服務、醫療器械臨床試驗技術服務和醫療器械專業人才獵聘服務。本次泰格醫藥併購捷通泰瑞,將更好地幫助公司提升在醫療器械CRO領域內的行業競爭力,引進優秀管理團隊,提高公司整體盈利能力,從而進一步擴大業務佈局。

(六)業務整合提高運營效率

隨著公司大規模併購業務的實施,本年度公司進行了一系列組織架構的調整,促進了業務的整合與發展。將六大醫學部整合為兩個大部門,精簡人員管理,強化項目管理,實現了項目模塊化管理,提升了臨床項目的工作效率。整合子公司捷通泰瑞、泰格器械部、數據管理和統計團隊,形成了完整的醫療器械項目一體化服務體系。成立海外事業部,利用現有的具有海外背景的管理人才,快速組建海外項目服務團隊,滿足客戶讓產品走出國門的需求。以美斯達為基礎,整合嘉興泰格、臺灣泰格等資源,並在武漢、廣州、成都等地招募人才擴充團隊,形成了近400人規模的統計分析業務團隊,促進了該業務模塊的快速發展。調整韓國子公司DreamCIS的業務結構並派駐了主要管理人員(CFO和CEO),進行全面業務整合,第四季度實現盈利,本報告期淨利潤-716.15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虧損2,041.76萬元。

(七)人才培養和文化傳承

2017年,共有1,800餘名新員工入職泰格醫藥,其中包括來自30多所高校的260多名優秀的應屆畢業生。公司大力推進校企合作戰略,與多所高校簽署多種模式的校企聯合人才培養協議,力求在學校和企業之間形成人才供求平衡的良性循環。在人才激勵方面,公司始終秉持"讓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合適的事選合適的人來做"的原則,給優秀的人才搭建和提供職業發展的平臺。通過一系列完善的人才培養計劃,包括PM培養計劃、管理者培訓計劃和國際化人才的招聘與培養計劃,培養出了專業技能過硬,勤勉努力並團結協作的人才隊伍。與此同時,通過一系列政策保留人才,其中包括完善的晉升通道,鼓勵人才往技術通道發展;持續的股權激勵政策;十年老員工特殊津貼;營造優秀的企業文化等。

本年度公司圍繞核心價值觀"正直誠信、實事求是、敬業合作、開放包容"開展了一系列企業文化培訓。公司價值觀與臨床試驗的無數據造假、無虛假監查報告等核心內容高度一致,公司堅決杜絕不誠信的行為,嚴格遵守職業行為標準與處事原則。

(八)整合研發資源推動行業發展

公司緊隨政策變動,把握新的契機,努力為國內外客戶提供更多的溝通交流平臺。2017年度,公司已支持舉辦了10餘場研討會,助推醫藥研發國際化發展。同時利用自身行業優勢,聯合業內健康產業資本,攜手合作。

2017年5月28日,由泰格醫藥發起並組織第二期"健康產業投資合作研討會",十餘家優秀的基金公司濟濟一堂。一年一度的"健康產業投資合作研討會"中,與泰格醫藥相關的基金公司都受邀參加,大會期望通過服務與資本結合的模式,發掘和培育更多的本土創新型醫藥企業,打造醫藥研發生態圈。同時,公司也將與基金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新型合作模式。從公司長期戰略規劃考慮,在發展主營CRO業務的同時,泰格醫藥也在不斷探索可持續發展的新型業務模式。目前公司已投項目的運作和預期收益良好,預計未來3-5年,投資收益將成為公司業績增厚的新來源。

2017年7月6日至7日,由泰格醫藥贊助,研發客主辦的"中國新藥臨床開發高峰論壇"在上海召開。本次大會的主題為"InChinaforGlobal",吸引了眾多跨國製藥公司與國內研發型醫藥企業的高管與技術人員前來參會。為期兩天的高峰論壇,圍繞"跨國企業的中國策略"、"早期臨床研究"和"創新中國造福世界"三個專題展開了多場交流活動,得到業界積極反響。

2017年9月6日,"臨床研究促進公益基金"正式成立。該基金是公司副總經理曹曉春女士等人發起的下設在北京世紀慈善基金會的專項基金,旨在對公眾進行新藥臨床研究方面的科學知識普及,宣傳醫學及新藥領域的快速發展和成果,提供新藥臨床研究的各項信息,組織新藥臨床健康志願者和受試患者線上線下的各種活動,接受受試者諮詢和投訴,從科學和倫理方面給予正確的引導,推動中國新藥研發邁步向前。

二、核心競爭力分析

公司一直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專業規範的醫藥臨床研究服務,在服務能力、業務經驗、專業團隊、管理體系以及合作網絡方面均有顯著競爭優勢。

1、高素質且穩定的核心管理團隊優勢

公司作為臨床試驗CRO企業,屬於人才密集型行業,人才是公司提供經營服務的關鍵生產要素也是公司核心競爭力。自成立以來,公司核心管理團隊保持穩定,核心團隊成員主要來自於跨國製藥企業或國內領先製藥企業的藥物研發部門,均具有豐富的醫藥專業知識和藥物臨床研究經驗。截至2017年底公司共有正式員工3,214名,比上年度增長33.70%。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學歷831人,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人數佔86.96%,其中項目負責人數超過300名。

2、臨床研究能力與經驗的優勢

公司作為國內較早成立的臨床試驗CRO企業,成立迄今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研究業務經驗,自身的服務能力也在不斷提高,主要表現在:

(1)創新藥臨床研究能力較強:公司正在執行52個國內創新藥臨床試驗,其中包括多個國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大科技專項,國家863計劃項目,以及國家創新基金項目、中科院重大科技項目、浙江省重大科技專項和廣州市科技重大項目等。

(2)能夠承擔高水平的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公司共參與了100多項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是為數不多的能承擔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的本土CRO企業之一。

(3)臨床試驗數據管理和統計分析離岸外包服務水平較高:公司及其子公司美斯達,在臨床試驗數據管理和統計分析業務領域,能夠為歐美大型醫藥企業提供其醫藥臨床研究的離岸外包服務,屬於國內少數有能力參與到全球醫藥研發產業鏈中的CRO企業之一。

(4)生物樣本分析水平領先:子公司上海方達擁有國內領先的生物樣本分析水準,有熟練的專業人員且配備了最先進的設備,可為客戶提供最良好的全方位服務。隨著生物等效性試驗(BE)備案制及一致性評價的開展,擁有高質量生物分析業務的上海方達將會獲取更多訂單。

(5)臨床研究的服務範圍和涉及疾病領域廣泛:公司的臨床研究業務幾乎包括了我國GCP中提出的全部臨床試驗內容,包括倫理委員會遞交、研究者選擇、試驗方案設計、試驗監查、臨床試驗數據的管理收集,試驗的統計學設計分析與報告、試驗用藥品管理等,完備的服務內容可以滿足絕大多數國內外製藥企業的臨床研究要求。同時,公司在臨床研究所涉及的疾病領域實務經驗非常豐富,目前已完成的研究項目覆蓋肝炎病、腫瘤、心腦血管、自身免疫疾病等多個醫學領域。

3、質量控制優勢

公司的質量管理體系完備,在公司成立初期,就根據GCP和ICH-GCP的規範要求,建立了全面的臨床試驗標準操作規程SOP,並嚴格貫徹執行。公司制定的SOP內容細緻全面,涵蓋了臨床試驗的各個環節,完全符合我國GCP和ICH-GCP標準,有效地保證了公司技術服務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本報告期,公司高效優質的服務質量獲得監管機構和客戶的肯定。2017年4月方達醫藥零缺陷通過第一個大分子生物分析的FDA核查;2017年5月,CMC通過FDA核查和6位客戶的稽查;2017年,方達醫藥助力華海藥業美國首仿藥帕羅西汀上市,在國內首批12個一致性評價藥品中有2個由方達提供服務:帕羅西汀片、瑞舒伐他汀鈣片;泰格捷通檢測順利通過CNAS和CMA現場評審;國家CDE中心對公司翻譯指南工作的肯定與感謝。

4、業務合作網絡的優勢

公司有63個國內服務網點,12個海外辦事處,全球34家子公司。其中,國內服務網點覆蓋我國大部分的臨床研究機構。

公司已與1500多家臨床試驗機構開展合作,服務網絡能夠滿足國內外醫藥客戶在全國開展臨床研究的需要,特別是大型的多中心臨床試驗;同時也有助於公司在全國範圍內拓展潛在醫藥客戶,為未來業務進一步擴張提供了保證。

5、客戶資源的優勢公司目前主要客戶為國內外大中型製藥企業,國內客戶方面,公司主要為研發創新為主的藥廠提供服務,這些合作關係穩定的優質客戶資源,確保了公司的品牌聲譽,進一步奠定了公司在創新藥臨床試驗領域的領先地位。截止到2017年末客戶數量1,496家,其中國內客戶973家、國外客戶523家;全球前20大製藥商中,其中16家與公司有合作關係。

三、公司未來發展的展望

一、未來發展戰略

(一)發展戰略"深耕中國、卓越全球,建成全球最具影響力的CRO公司之一,打造"Tigermed"全球品牌。"

(三)2018年經營計劃

(1)市場戰略:鞏固國內市場,擴展亞太區域性臨床研究,爭取更多全球多中心項目;繼續擴大創新藥市場份額,搶佔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市場;大力拓展非臨床業務和新興業務。

(2)質量與合規:不斷提升SOP並強化執行,防範質量事故發生;建立內部黑名單制度;做能夠促進行業和企業良性發展的事情。

(3)客戶戰略:建立大客戶服務體系,提升客戶滿意度;建立穩定的合作伙伴關係,風險共擔、利益共享。

(4)創新發展:優化項目管理體系,強化一體化服務能力,縮短合同執行週期;梳理各業務模塊合作流程,形成協同優勢;構建臨床研究新的生態圈,解決瓶頸問題;利用信息技術提高運營效率。

(5)人才戰略:重視一線員工的發展,幫助員工成長;用導師制快速培養優秀人才;建立人才梯隊,培養面向未來的複合型管理人才

(6)組織能力建設:提高創新力、執行力、專業能力

(7)職業發展通道:PM團隊培養、管理人員培養、專業技術人員培養、國際化人才的培養

(8)企業文化傳承:HR選、用、育、留各個環節對價值觀進行考核、通過HRBP體系,上情下達,下情上達,達到上下同欲。

二、風險提示

1、質量控制風險

真實、完整的臨床試驗數據反映了試驗藥品真實的療效和安全性,是藥品是否可以獲得批准上市的重要依據。而臨床試驗的質量控制就是要確保每一個臨床試驗數據都是真實、可靠的。如果質量控制出問題,就會出現數據不完整、不真實的情況,導致藥品評價不客觀,使有風險的產品上市或者錯殺好產品,都會給申辦方造成巨大的損失,同時也使CRO公司的信譽受到較大損害,必將對公司的正常經營造成嚴重影響,從而直接影響公司的品牌形象與市場競爭力。

2、CFDA自查核查帶來的項目進度緩慢風險因醫療器械臨床試驗技術服務業務受到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臨床試驗自查核查活動的影響,造成項目進度放緩,導致2017年度捷通泰瑞經營業績下滑。公司預計2018年醫療器械臨床試驗技術服務業務仍會受自查核查活動的後續影響,公司將提高工作效率,加強項目管理,追趕項目進度,爭取將自查核查影響降到可控範圍內。

3、商譽減值的風險

2017年度,北醫仁智業務類型重點發展IV期臨床試驗技術服務,該類業務具有市場空間大、合同報價相對較低特徵,公司對該類業務的市場定價、成本控制、質量控制等環節正在完善之中,本報告期實現效益902.52萬元,實現業績承諾56.98%,本報告期已進行商譽減值1,000萬元。

2017年度,公司非發行股票,擬使用募投資金6億元購買捷通泰瑞100%股權,系捷通泰瑞股權轉讓價款6億元,由於捷通泰瑞2016年度未完成當年度業績承諾,按照股權轉讓協議約定,應扣減相應股權轉讓款0.6億元,故調整後股權轉讓金額為5.4億元。

2017年度,捷通泰瑞從事醫療器械臨床試驗技術服務,該類業務因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醫療器械臨床試驗自查核查活動的影響,本報告期內,該業務進展速度放緩、項目工作量增加、成本增加,項目毛利率下降,實現效益2,102.87萬元,實現業績承諾43.81%,未達到預計效益,存在商譽減值風險。

4、對大客戶的依賴風險

2017年度公司前五大客戶的營業收入佔公司總收入的7.34%,特別是第一大客戶收入佔比達到1.89%。如果這些大客戶不能持續提供更多的外包服務,對公司的經營目標將造成不利影響。為此,公司除了建立大客戶管理系統,努力提高大客戶服務滿意度、爭取更多的大客戶訂單外,也建立更強大的商務拓展隊伍,大力拓展新客戶業務。目前公司已建立了涵蓋全球領域的商務發展隊伍,並加強市場拓展,增加相關的產業服務,提高服務質量,進一步提高客戶粘性。

5、政策風險

公司屬於醫藥研發行業,受國內研發政策影響較大。雖然預期將向有利於改善國內研發環境的方向發展,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政策不確定性,有可能會影響到公司業務的發展。

公司根據實際情況,著力加強自身能力建設,建立全產業服務鏈、做大做強每一項業務,建立更加良好的口碑。同時,根據國內外市場情況,及時調整業務方向,一方面把業務轉向重點發展審批環節較少的臨床試驗數據管理和統計、SMO服務等業務,另一方面大力拓展國內市場,爭取更多的國內創新藥研發的訂單。

6、募投項目風險

上市後公司積極推進募投項目的建設,"臨床試驗綜合服務平臺"項目和"SMO管理中心"項目已完成了預期的成效。"數據管理中心項目"因市場開拓、基建項目和業務團隊建設進度滯後影響收入和效益低於預期,自2015年嘉興數據管理中心團隊和美斯達團隊開始進行整合,數據管理中心逐步開始承接境外數據管理業務,本報告期實現效益873.10萬元,雖尚未達到預期效益,但較上年同期增長38.37%。

募投項目北醫仁智和捷通泰瑞情況。在醫藥研發人才市場激烈競爭的情況下,公司存在人才流失的風險。為防止該情況發生,公司通過選拔、培育、留用、激勵等措施,吸引保留了一大批臨床試驗方面的專業人才。針對專業人才緊缺、流動性大等問題,公司制定並實施針對性的培養計劃,主要培養計劃有新員工培養計劃、項目負責人培養計劃、專業技術人才培養計劃、管理人員培養計劃等,以此提高公司管理團隊的管理能力、技術人才的項目管理能力和員工隊伍的工作技能。通過打造教導型企業,培養教導型人才,將是公司在人才和團隊建設上的根本途徑。

8、業務整合、規模擴大帶來的集團化管理風險

隨著公司大規模併購業務的實施,公司已擁有數十家境內外子公司,呈現出鮮明的集團化特徵。集團化對公司整體運營管理和人才隊伍建設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協調統一、加強管控,實現多元化後的協同效應,提高整體運營和管理效能是今後公司發展面臨的風險因素之一。公司將根據集團化發展需求,進一步細分業務板塊,在財務、業務方面完善母公司、子公司及三級公司之間的管理體系,逐步建立起與集團化發展相適應的內部運營機制和監督機制,保證公司整體運營健康、安全。公司將持續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使集團公司內部企業價值觀一致、企業經營理念和員工觀念和諧一致,以健全的制度和先進的企業文化保障集團科學、高效運營。

9、業務能力提升風險隨著國內外臨床試驗需求持續增加,和臨床試驗難度的提高,外包CRO服務更加普遍,為擁抱更多業務機遇,公司要保持行業領先的創新且高水平的業務能力,以便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作為國內領先的CRO,公司應具有MRCT和I期經驗和能力;做好承接高水平MRCT業務的準備;服務質量和專業水平向國際研究水準看齊;擁有優質員工、優良管理和先進系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