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髮為尼——賈惜春


賈惜春是古典名著《紅樓夢》中人物,金陵十二釵之一,她是賈家四姐妹中年紀最小的一位,寧國府中賈珍的胞妹。

賈惜春父親賈敬在書中開場就年歲已高,在道觀中沉溺修道煉丹,最後死於金丹中毒。

賈惜春母親在她出生不久去世,她一直在榮國府賈母、王夫人身邊長大。

賈惜春有著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抄檢大觀園時,她下定決心,攆走尤氏同意原諒的丫環入畫,對其求饒無動於衷。

四大家族的沒落命運,三個本家姐姐的不幸結局,使賈惜春產生了棄世的念頭,便剃髮為尼,緇衣乞食。

賈惜春臥房,廈簷下掛著“暖香塢”的匾。在飄雪的冬日,暖香塢是非常溫暖的,院內紅蓼花深,清波風寒。惜春的畫室則腥紅氈簾,沒進門就能感到一股溫香拂面而來。

賈惜春年齡較小,給人印象較深的是:她能繪畫,曾受賈母之命,畫《大觀園行樂圖》。

賈惜春不工詩,但也參加詩社,在李紈的邀請下負責“謄錄監場”。

在大觀園中,除邢岫煙外,與賈惜春交厚的都是些出家人,她經常與小尼姑智能兒交往。

還戲言要剃了頭做姑子去。賈惜春的孤僻是與妙玉志趣相投的內因。

大嫂子尤氏說賈惜春是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人。實際上賈惜春只是逃避現實,以求個人的精神解脫而已。

劉姥姥說:“老劉,老劉,食量大似牛,吃一個老母豬不抬頭。”眾人都笑了,賈惜春離了座位,拉著她奶母,叫揉一揉腸子,這是她唯一一次撒嬌,可見賈惜春也有可愛之處。

賈惜春的性格悲劇有其現實社會根源。賈府已到末世,籠罩著焦慮、迷惘、壓抑、頹廢的空氣,人人自危,心神不定。

賈惜春嚮往“大光明”,她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淒涼,清淨無為,圓融自通。她厭棄世俗的浮躁與醜陋,因其“潔”而不能忍受世間的汙濁。

賈惜春之解脫是“超自然的”“宗教的”“平和的”,因而可以說惜春是《紅樓夢》裡悟性極高的人。賈惜春的出家源自自我的了悟,她不甘願活在浮躁和虛枉的痛苦中,是一種自我的頓悟。

四大家族的沒落命運,三個姐姐的不幸結局,使賈惜春為自己的未來擔憂,現實的一切既對她失去了吸引力,她便產生了棄世的念頭。

賈惜春從現實生活中看到你爭我奪的醜惡現象,令她心意灰冷,感到生活的無趣。這是古往今來許多大家子弟中常可以見到的一種現象。

故事一開始的時候,就講賈敬就已經住到城外道觀,基本上不再回家了,連家裡人給他過生日,都堅決不回城,只在除夕祭宗祠的時候,短暫地回來一下。

書裡沒有出現賈敬的夫人,估計是已經過世了,也沒有賈敬的妾出現,賈惜春說是賈珍的胞妹,他們應該是同母異父的關係。

書裡說賈母愛女孩,把賈惜春也接到榮國府。賈惜春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賈惜春在榮國府自己窩裡鬥,抄檢大觀園後,就徹底地心冷如鐵。

賈惜春的丫頭入畫,被抄出些男人用的物品,其實後來尤氏過目,無非是些入畫哥哥從賈珍那裡得到的一些可憐的小賞賜,私下託人帶到妹妹這裡來寄存。

尤氏和賈惜春的一番爭執。惜春先責怪尤氏“管教不嚴”;接著是要尤氏把人帶走;最後表示“或打,或殺,或賣,我一概不管”。

儘管私自傳送東西有違府規,卻也算不得什麼嚴重的罪過,尤氏的意思是責罵一番也就罷了,賈惜春卻決意不要入畫。

賈惜春身為姑娘家,無力承受這種壓力,只好逃避現實,去佛、道中尋找慰藉。

賈惜春嚷著要出家,賈政嘆氣跺腳,只說:“東府裡不知幹了什麼,鬧到如此地位!”凸顯寧府之罪。

出家修行,可以成佛作祖,永生不死,這不是絕大的好事嗎?可是從古至今有幾個人真正成佛?那不過是自欺欺人的一種精神安慰而已。

惜春向著尤氏取鬧,雖然搞錯了對象,但確實勘破了寧府的骯髒:“況且近日聞得多少議論,我若再去,連我也編派”,“怎麼我不冷?我清清白白的一個人,為什麼教你們帶累壞了”。

她一個人在賈政這邊生活,本來就是自己一個人了,要是不剛強和有主見一些,她一定會如迎春一樣被下人欺負,所以她就養成了一種百折不回的廉介孤獨僻性,只要下定了主意便誰都更改不了,同時也是個不容被人欺負的。

賈母出殯時,獨留鳳姐和賈惜春看家,被賊寇打劫,惜春大受打擊:“我現在實難見人,父母早死,嫂子嫌我。頭裡有老太太,到底還疼我些;如今也死了,留下我孤苦伶仃,如何了局?……這回看家,大耽不是,還有何顏?”

環境塑造成的賈惜春那種毫不關心他人的孤僻冷漠性格。尤氏說賈惜春是“心冷嘴冷的人”,她自己的處世哲學就是“我只能保住自己就夠了”。

【虛花悟】 將那三春看破,桃紅柳綠待如何?把這韶華打滅,覓那清淡天和。說什麼,天上夭桃盛,雲中杏蕊多?到頭來,誰見把秋捱過?則看那,白楊村裡人嗚咽,青楓林下鬼吟哦。更兼著,連天衰草遮墳墓。這的是,昨貧今富人勞碌,春榮秋謝花折磨。似這般,生關死劫誰能躲?聞說道,西方寶樹喚婆娑,上結著長生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