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把真品說高仿,自己得到利益,失去良心說真實的話!

後學入行不久,卻實實在在的感受到我國古玩收藏界的太多悲哀了。主宰著中國古玩收藏品市場的無非兩大群體,專家群體和拍賣群體,他們分別主宰著收藏品市場的話語權和經營權。

專家把真品說高仿,自己得到利益,失去良心說真實的話!

 

一個專家群體怕說錯了話,怕毀了自己一世英名,“寧可看錯千件,不可看對一件”。就是說,你把1000件真品看成是仿品,沒有任何人責備你,反而說你眼光毒辣、標準嚴格,任何仿品都逃不出你眼睛;

可是,如果你把一件仿品看成了真品,你的一世英名就毀了,大家就都會以此證明你這個專家的眼力不行了。於是乎,無論重器輕器,無論來歷如何,只要不是大開門的東西,專家多半會斷你個新仿或贗品。

專家把真品說高仿,自己得到利益,失去良心說真實的話!

對於那些專家以前沒有見過的東西,或者不符合標準器的東西,即便他內心裡已經肯定地認為是真品,嘴上也只能說是仿品、贗品。如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擁有近百名國家級頂尖陶瓷專家的泱泱中國,當年卻沒有一個人敢去認元青花。

一個拍賣群體怕賣錯了貨,砸了自己的飯碗。去年底連續參加了幾場拍賣,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越是大的拍賣行,拍賣的東西越是中規中矩,絕大部分都是大開門的。極少不怎麼開門的也是所謂傳承有序的,要麼是國際大拍賣行曾經的拍品,要麼是某著名收藏家的藏品,要麼是海外迴流或出水瓷。基本上沒有看到從民間徵集起來的高端藏品。

專家把真品說高仿,自己得到利益,失去良心說真實的話!

相反,一些小的拍賣行倒顯得活躍一些,也敢於拍賣一些民間徵集的重器,遺憾的是這類重器要麼流拍、要麼拍價極低。因為參加這類小拍的買家大多不是那種實力雄厚的大收藏家,再加上拍賣行的名氣也不大,價格高了就沒人敢要。沒辦法只好實行無底價拍賣,這種無底價拍賣是賣不起價錢的。重器賣了個普品價,以後誰還願意將重器拿給小拍賣行拍賣?更何況那些靠前期高額費用活著的“零成交”公司?

專家把真品說高仿,自己得到利益,失去良心說真實的話!

在這樣兩大群體的夾擊下,中國的精品、重器收藏似乎只能體現在大財團、大富豪這樣的頂尖階層了。民間即便你有精品、重器也因為得不到話語權,得不到經營權而只能永遠的默默無聞。

所以中國的收藏界如此沉悶、如此猥瑣,所以中國的真品重器只能在國外才能拍出好的價錢,所以國內十墓九空後絕大部分精品、國寶都不知去了哪裡?

專家把真品說高仿,自己得到利益,失去良心說真實的話!

所以許多從國外迴流的粗品、普品又成了拍賣行的寵兒……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是哪裡來的?難道是國外製造的嗎?還不是中國的民間收藏品,在國內得不到認可後通過地下渠道流失出去的。可在國外拍出天價後,國內竟有權威人士說那是假的、贗品,可笑至極啊!由於國內不能給民間收藏品以正確的對待和客觀的地位,導致許多國寶流失國外,而國外又用這些流失的國寶轉回頭來高價拍給中國人(包括臺灣同胞和港澳同胞)。

不僅如此,有些利用非正當手段出土的大件、重器,由於大家都把它們看作仿品、假貨,想賣又賣不出價錢,帶回去還要貼上運費,一氣之下砸成碎片的犯罪行為也常有發生。大家想想,這還不可悲嗎?

專家把真品說高仿,自己得到利益,失去良心說真實的話!

更可悲的是,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們民間收藏者不是痛定思痛,團結起來找回自己的話語權、奪回屬於自己的經營權,而是一味的迷信專家權威,處處唯他們的馬首是瞻。

一旦在收藏圈內有了一點小小的名氣,就學那些專家權威的樣,生怕一不小心說錯了話,墮了自己的“盛名”。相互之間妄自菲薄、相互詆譭,看到別人發了一件精品重器,不是去熱心的鼓勵、探討,而是極盡嘲笑譏諷之能事,似乎我們天生就是收藏領域的下等人,天生就不應該接觸和擁有精品重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任人宰割、任人魚肉,自己卻還在那裡樂哉悠哉,渾然不知。那麼我們這些人與當年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又有什麼區別?

專家把真品說高仿,自己得到利益,失去良心說真實的話!

 中國收藏品的真正市場在民間,中國收藏品的最大潛力也在民間。談藏品,改革開放這20多年來,十墓九空了,東西哪裡去了?文物部門收藏的1%都不到,一部分流散到海外了,更大一部分還在民間;

專家把真品說高仿,自己得到利益,失去良心說真實的話!

談資本,中國民間的存款已經高達12萬億之巨,而現今中國,除了股票投資、房地產投資,第三個最大的投資就是收藏品市場了。這樣巨大的一個市場,上面描述的兩大群體由於關係到自身的利益不敢去啟動,也不願意去啟動,我們民間收藏者為何不能自己來啟動呢?

專家把真品說高仿,自己得到利益,失去良心說真實的話!

 

互聯網的誕生、網絡社會的出現,給了我們這些平民一個從前想都不敢想的機遇。只要我們有了一個網絡平臺,只要大家齊心合力,一起吶喊、一起推動、一起建設,就完全可以擁有我們在收藏領域的話語權、擁有我們在收藏品市場的經營權!成王成寇、何去何從,也就是取決於民間藏界諸君的一念之差而已。

但是,近幾年中國收藏風氣興盛,在國際拍賣市場上,價格屢創新高,古代文物價值凸現。

這些藝術品稂莠不齊,動輒高價,使人半信半疑。

專家把真品說高仿,自己得到利益,失去良心說真實的話!

因為對於收藏者來說,如何評價古代文物的市場價值,仍有較大的難度。

玩收藏的朋友,最關心的問題也就是“我這件古董值多少錢?”

對於這樣的問題,無法以一句“值XX元”來答覆這些問題。

因為“古董無價”。

專家把真品說高仿,自己得到利益,失去良心說真實的話!

▽▽▽

每一件古董都是先人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

在這上面沉積著無數的歷史、文化、社會信息,而這些信息是任何一件其他器物所無法取代的。

從這個意思上說,任何一件古董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也就是無價之寶。

專家把真品說高仿,自己得到利益,失去良心說真實的話!

▲商代晚期的青銅酒器——觥

可是當一件古董進入了市場,在市場上流通起來甚至在拍賣場上出現時,很多朋友希望能判斷這件器物的價值。

專家把真品說高仿,自己得到利益,失去良心說真實的話!
專家把真品說高仿,自己得到利益,失去良心說真實的話!

▽▽▽

通常來說,文物的市場價值首要是存世量。

◆一般情況下,距今年代越久的文物,流傳下來的就越少。

這是因為在時光的歲月流逝過程當中,文物也必然會面臨著更多的損毀和丟失風險。

專家把真品說高仿,自己得到利益,失去良心說真實的話!

▲清代宮廷金銀器

另外存世量也受材質影響

瓷器不容易運輸,而書畫的化學物質則容易受影響。

所以存世量也就相對較少。

專家把真品說高仿,自己得到利益,失去良心說真實的話!

還有就是大家熟知的體量大小。

因為體量大小確實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它的價值,因為體量大不易保存。

專家把真品說高仿,自己得到利益,失去良心說真實的話!

▽▽▽

另外一般認為,文物的價值還要看它所體現出來的歷史價值。

就是說,一件文物是否珍貴、是否價值連城,與它有否劃時代的歷史意義密切相關。

專家把真品說高仿,自己得到利益,失去良心說真實的話!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圖罐

▽▽▽

再者,工藝水平和藝術成就的高低也在決定著文物的市場價值。

在我國古代各個歷史時期,都有出類拔萃的、體現當時藝術成就和工藝水平的文物存在。

專家把真品說高仿,自己得到利益,失去良心說真實的話!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圖罐紋飾

一旦有紋飾有圖案等這些工藝裝飾,它能提供的信息就相對多,所以市場價值也就相對高。

如我們熟知的轉心瓶,在一個鏤孔瓶內,套裝一個可以轉動的內瓶。

專家把真品說高仿,自己得到利益,失去良心說真實的話!

▲天藍地開光鏤空粉彩轉心瓶 清康熙

上有裝飾繪畫,通過外瓶的鏤孔,可以看見內瓶轉動時不同的畫面,猶如走馬燈。

這種絕活本身就是極具價值的要素,所以2010年清乾隆黃地粉彩吉慶有餘轉心瓶創下5.54億的高價。

專家把真品說高仿,自己得到利益,失去良心說真實的話!

▲清乾隆 黃地粉彩四面開光吉慶有餘轉心瓶

▽▽▽

其實,任何一件文物的市場價格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脈相承的價值。

比如說明成化雞缸杯。

這樣一個一手可以盈握的小杯子,在市場上創造過不少佳話。

專家把真品說高仿,自己得到利益,失去良心說真實的話!

一來在於成窯雞缸杯存世稀少。

明代萬曆《神宗實錄》中就有:

“神宗時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雞缸杯一雙,值錢十萬。”
專家把真品說高仿,自己得到利益,失去良心說真實的話!

再有就是雞缸杯的歷史文化價值和裝飾工藝。

雞缸杯的誕生和成化皇帝的藝術造詣是分不開的。

成化皇帝自身的經歷,對雞的審美,對繪畫的理解,造就了母子雞圖,造就了雞缸杯的紋飾,也造就了雞缸杯的市場價值。

專家把真品說高仿,自己得到利益,失去良心說真實的話!

▲宋 《子母雞圖》

▽▽▽

按照馬未都的話來說,市場界定的價格是根據這件文物的文化價值而定。

真正的玩家就是要能夠看到一件古玩其中包括的普通人看不到的內涵。

善於發掘出它特殊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並以此來使一件不起眼的古玩身價百倍。

專家把真品說高仿,自己得到利益,失去良心說真實的話!

就好像當年仇焱之先生用港幣1000元成功撿漏一對雞缸杯,之後其中的一隻便在2014年以2.8億港幣火遍整個收藏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