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的《影》中,到底谁是真正的影子?

金龙娱


张艺谋的电影给我的感觉总是想要表达很深邃的问题,从最初的《红高粱》到《英雄》,以及后来的《三枪》和《黄金甲》,还有就是去年这部《影》,他的电影有家国情怀也有对历史进程中小人物反抗命运的描述,不管那部电影都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其影片表达的和人们对它的解读多种多样,可谓仁者见仁,但不可否认的是张艺谋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那么他的这部《影》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呢?下面我们从几个主要人物进行分析。

沛国都督子虞一生醉心权谋和军事,辅佐现在的沛国主公登上王位,之前与敌国大将杨苍大战被打伤之后身体逐渐衰弱,为给自己报仇收回丧失领土镜州,他启用影子把自己困于暗室之中不惜牺牲自己妻子,让妻子和自己的影子假扮夫妻与沛国主公周旋。另外自己加紧训练影子,寻找杨苍弱点让影子替他去打败杨苍收复失地。他这种沉迷让自己失去了理智和人性,满心只有仇恨和权力,最终他丧失自我走上绝路。

沛国主公与子虞相比有过之无不及,他清楚自己实力不足想打败杨苍收回失地必须依赖都督子虞,他假装昏君欺骗敌国也考察与他相处的子虞是否是真身,他重用奸臣只为让敌国获得信任让其放手在暗中实施计划,他宁肯牺牲自己妹妹也要把这盘棋局继续下去。自以为是的他以为等到了好机会,利用子虞和影子的分歧,实现自己的宏伟计划——收复镜州,出掉都督子虞。万没想到最后步入都督子虞的后尘。

影子镜州自小被都督家培养,作为子虞的影子20多年生活在暗室之中,若不是子虞受伤不能再与杨苍决斗他也不会被启用,可能一生都在暗室之中度过,成为一个不为人知的影子。机缘巧合之下,只想回家与老母重聚的镜州卷入子虞、杨苍和沛国主公的明争暗斗之中。他原本是生活在最底层的人物,只因长相酷似子虞被收养再到后来被利用,最终他醒悟与其被人利用和指使,不如自己奋发图强,将子虞和主公送上归途,自己成就一番事业。正如他最后跟子虞说的“没有真身,也有影子”。此刻他不再是谁的影子,他也不在乎谁是真身,他就是他自己,他要为自己活着,而不是作为谁的影子存在。

电影开场子虞妻子小艾占卜时说“这卦至阳至刚,没有女人的位置”,一开题就点明了小艾和长公主的命运,都是别人的棋子,只能是任人摆布而不能自己决定命运。小艾最初是被丈夫子虞安排与影子镜州假扮夫妻欺骗他人,隐瞒自己身体衰弱,后来沛国主公用他感化镜州让其回国一起对付都督子虞,最后镜州制造子虞与主公互搏而死的假象,让其作为唯一知情者与其共享沛国;而长公主被自己兄长许配给敌国将军的儿子杨平做妾,不明真相的她潜入敌国杀死侮辱自己的杨平,表现出长公主的阳刚和不屈,与剧中其他男性沉迷权术不一样的格调。

副将田战、杨苍和杨平父子都是真正的武将,只为自己心中那份信念而活。田战与杨家父子不同点在于田战能明白都督和子虞的心思,可参透众人的内心,而杨家父子刚愎自用依附天险不把敌人放在眼中最终结果就是田战可全身而退,杨家父子只能失地战死。

电影中看是镜州是都督子虞培养的影子,为自己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替死鬼,可全篇却是子虞生活在暗室之中,更像是一个影子。最后也是镜州把子虞和主公杀死,到门外通知众人是刺客杀了主公,自己则将刺客击杀。可小艾最后在门缝中看到了什么,让她从担心恐惧变得平静,也许是看到众人将镜州封为主公,也许是田战收沛国主公指使杀掉镜州,也或许是主公真身出现,死的只不过是主公的影子。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这一切就是一盘棋,只不过谁是下棋人谁是棋子罢了。都最后我们也很难看出谁才是那个下棋人,也许那句话说的对“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子虞把主公、镜州和田战作为自己的棋子来下这盘棋,可他也是主公收复镜州的一枚棋子,是田战成为都督的一枚棋子,更是镜州能与小艾相好成功回镜州老家的一枚棋子。

子虞在暗室之中自以为可以掌控一切,可他不知道人心隔肚皮,他对别人的欺瞒,也是别人对他的不忠的开始。我是一直来特立独行的人,关于电影《影》各位有什么看法,可以留言讨论,喜欢我的点个关注呗。


一直来特立独行的人


习惯以张扬的色彩奇观来冲击观众视觉神经的张艺谋突然消失不见了,

留下一幅幅黑白灰为主色调的水墨山水。

黑白为底色,意味着收敛、隐忍、克制。

克制住为了视觉上的迎合而过度美化这个世界,

克制住用代表着各种寓意的颜色来渲染情绪,

甚至克制住强烈的主观表达欲望。

“万物皆有缝隙,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但《影》里没有光,只有乌云盘桓、阴雨连绵。

于是在消色处理后的世界中,保留原色的,

唯有写满欲望的肉色,

以及杀戮时刻,

在人性的缝隙处,渗透、迸发、飞溅的血色。

索性淡化那些多余的色彩吧,

于是,堪堪留住了人的血肉原色,

让他们原形毕露。于是,张艺谋舍弃了张艺谋。消失的不仅仅是色彩,还有同样作为视觉奇观的人海。人海,在《英雄》代表着“国”、在《黄金甲》里代表着“国”、在奥运会开幕式里代表的也是“国”……

国师,始得其名。

但《影》不同。戏剧化的水墨舞台上要么三五成群、要么身单影孤,虽有百人大战,但人影绰绰间,没有了大三国,只有八卦阵。国师忘掉了“国”,于是回到了“戏”。

于是,张艺谋颠覆了张艺谋。从宏大叙事的史诗情结中决然抽身离去,张艺谋幻化为潜伏地底的都督子虞。

“我在这斗室之间,运筹帷幄。”

他置身密室,藏在偌大的世界背后,

慢慢摸遍了墙上的每一条缝。

然后凿掉了一块砖,

偷偷往外看去,

于是,窥得人心。

于是,张艺谋回归了张艺谋。

一个从影子里找到真身的张艺谋。

影片《影》中的境州也是从影子里找到真身,所以谁都不是影子。





影饰江湖


自古以来,有真身就有影子,影子必须在危难时挺身而出,提主人赴死,或者是完成危险的任务,这是影存在的理由,当然,也是意义。

没有真身,也有影子。

将军的影子,不是杀敌,是诛己。

围绕着境州,子虞在不见天日的暗室里筹划,训练自己的影子,不惜牺牲自己的夫人,为的就是让自己的影子完成自己想达到的目的,却不知,最后确让自己的影子害死了自己,自食苦果。

公主的影子,不是娇柔,是傲骨。

公主在得知自己要被自己的哥哥当做棋子来夺取胜利之时,为了尊严,随刺客一行秘入境州。用生命展现了傲骨,替代了公主的娇柔。

夫妻的影子,不是厮守,是恐惧。

子虞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与妻子,影子一起终日在密室里破解杨苍刀法,每日夫妻一起生活,展现出来的只有恐惧,并不是厮守。

替身的影子,不是隐蔽,是取代。

若无真身,何来影子-子虞

若无真身,也有影子-境州





倚窗听花落i


《影》这部电影,由张艺谋执导,邓超、孙俪、郑恺、王千源、胡军、王景春、关晓彤、吴磊主演。《影》这部影片,就像名字那样,像影子一样,没有鲜丽的色彩,也没有张艺谋往日的基调风格,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只有一幅幅江南阴雨连绵,黑白灰为主色调的水墨山水的画面,侧面的环境更加烘托出了“影”字的含义。

而《影》中,到底谁是真正的影子?在影片中所小艾不知道经历了什么样的摧残才会有这样的惊喊,而在这之后,她蓬头垢面,撕心裂肺,惨遭蹂躏,而她在门缝里到底看到了什么呢?从古至今,替身自古有之,人称“影子”。有刺杀,就有影子,影子必须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替主人博回一命;影子又必须与真身互为一体,令旁人真假难辨如同孪生。《影》中子虞,一个有着满心抱负的男人,又是大都督,却因为自己身体的原因未曾真正得到一些有能力的东西,他要找一个替身,一个影子,他愿意牺牲一切,不论是什么。而“影子”镜州,便是选择。而”影子“与真身却又是一个交叠的过程。


海棠依旧family


首先,《影》中,影子有多重人物关系:

第一,指都督子虞与替身境州。根据剧情,都督旧伤复发,体弱多病,境州是都督的影子武士,按照都督和小艾夫妇的指示行事。



都督子虞对沛王十分不满,意图通过攻打境州一事,图谋取而代之。想不到,最后境州反客为主,不仅摆脱了影子的处境,甚至渔翁得意成为最后的赢家。

第二,沛王沛良和武将田战。沛王看似轻浮、昏庸,实则掌控全局,田战是他除掉都督子虞和宠臣(叛臣)鲁严的影子武士。



沛王通过田战(借助“周瑜打黄盖”的典故)打入都督团伙内部,知晓了都督子虞的反叛之心,同时了解到鲁严的所作所为。

第三,将军杨苍和内奸鲁严。将军杨苍父子是沛国大敌,把守境州。他们遥控指挥叛臣鲁严,对沛国各方势力施加影响。



只可惜,境州的出现,打破了杨苍父子的安排部署,不仅丢掉了境州,还丢了性命。

其次,张艺谋的《影》,受黑泽明《影武者》(影子武士)影响。熟悉张艺谋的作品都知道,他的电影善用色彩,影像大开大合,色彩浓郁奔放,这其实是受黑泽明的艺术风格影响;此番的《影》,是以三国历史故事,但关于影子的构思,则和《影武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得着说


谁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谁才是真的影子


王导替身


影片中的每个人都可能是影子,也都可能不是影子,只有胜者才配有话语权。境州是都督的影子,但是境州杀了都督,小艾是唯一了解真相的人,她会不会戳穿这个假都督呢,境州会不会又沦为小艾的傀儡影子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