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后父母大声斥责,责骂式教育的危害,家长了解吗?

蒂亘花海


孩子成长过程中难免犯错,孩子就是在犯错、改正、再犯错、再改正的过程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犯错是留给家长的机会,家长要抓住这个机会,适时地加以引导教育,摆事实,讲道理,不要责骂、不要暴力相向。因为责骂式教育会带来以下的危害:

一、胆小、不敢犯错。孩子犯了错误,本来就很害怕,如果家长不能温和地给他讲道理、安抚他,而是一味地批评、责骂,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胆小,谨小慎微,生怕做错什么事惹父母不高兴。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没有胆量、懦弱、总是看别人眼色行事,不敢担当、缺少责任感。

二、学会说谎。孩子因为害怕家长的责骂,于是开始隐瞒、撒谎,如果家长疏忽,孩子就会尝到撒谎的甜头,于是慢慢地形成习惯,同时,家长也无法及时发现孩子的错误并帮助他改正,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三、成长缓慢。之所以说孩子是在犯错中成长起来的,是因为犯错后,父母教会他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怎么避免以后再犯。而一个只知道责骂的父母,只表达了他的愤怒,却没有教会孩子这些。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得到进步,当然他对事情的认知、对世界的感悟就会缓慢。

四、学会暴力。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如果父母遇到问题总是发脾气、暴力相向,那么孩子长大后也会成为一个暴躁易怒、没有修养的人。

   所以家长在面对孩子犯错时,不要责骂,要以理服人。


金品未来父母学堂


一个朋友在初中做老师,年级里有一个叫东东的孩子,出了名的难管。他观察感觉这个孩子挺有思想的,也不讨人厌,就是脾气不定性,好的时候特别好,不好的时候,一句话就生气。

这个孩子生气还跟其他孩子不一样,其他孩子最多是脸色不好看或者跟老师顶撞几句,东东敢直接跟老师摔东西,跟同学动手,而且会气得脖子青筋暴起,牙齿打颤。

东东的班主任曾把他父亲请到学校里来,跟家长反映孩子在学校的相关情况,建议他多注意孩子的思想动向,多管一管孩子。

但是孩子爸爸却跟老师诉苦,“我跟他妈也怕他啊,小时候在家里打也打了,骂一骂了,在家里管了这么多年,实在是管不了了”,“就是因为我们管不了,才送到你们这,让你们帮着费费心管一管”。

朋友所在的初中是个寄宿学校,家里远的孩子一般一个月左右才回一次家。老师们也这才知道,原来东东从小就顽皮,父母脾气都暴躁,一犯错就是一顿打,可是没把孩子打听话打服从,反而越打越皮。

到东东上初中,个子窜到了快一米七,体力也大大增强,妈妈打不过了,爸爸打不动了,只好求人托关系的,把孩子送到远地方来上学,希望能把孩子束缚在学校里。

家里面“打了多少次都没有用”“怎么说都不听”的孩子,绝对不止东东一个。这不是因为父母下手不够狠,脾气发的不够多,而是因为把力气用错的方向。

父母对孩子的某些行为感到生气,感到愤怒,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甚至可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如果父母从来不会对孩子的行为感到不妥,那毫无疑问,这个家庭陷入了无原则的溺爱的深渊。

担心孩子而做出各种反应,可能是为人父母的本能。所以有脾气没有错,也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对脾气不加控制的对着孩子发泄出来。

打骂孩子,吼叫孩子,威胁孩子,可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孩子变得温顺一些。但是父母的脾气,并不能改变孩子们的智力层级,他们还是弄不懂为什么不能这样,为什么一定要那样。

他们还没有足够的理性,去分析去反思,去感受每件事背后的道理,只是在疲于化解父母爆发出来的脾气。他们的精力会被用在是向父母屈服还是向父母反抗上。最终,他们往往会视父母如可怕的敌人,而不会如父母所期望的,去“长记性”,让自己下次不再犯错。

<strong>

发脾气这件事

会严重损伤亲子关系

我做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公司企业文化很好。年终发福利,人事部过来说每个人可以为父母挑选一件礼物,公司会集中采购并且以公司的名义写一封感谢信,感谢老人家为公司培养了这么努力的员工。

同事们都在热烈讨论给父母选一些什么,部门一个叫小露女孩子还是照旧在忙工作。有人问她是不是已经有想到的东西了,居然那么淡定,小露说“没有,我父母不需要”。

小露父母在她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离婚了。而她是支持父母离婚的,在她看来,妈妈是个被坏脾气控制,根本不可理喻的人。

妈妈的脾气有多坏呢?小露的说法是,印象中很少有妈妈笑的样子。

妈妈会因为她没考到95分以上跟她发脾气,骂她是个没用的人。会因为她在妈妈带她去的饭局上,没做好自我介绍而发脾气,让她在夜里摸黑罚站。会因为小露放学晚了十分钟回家而发脾气,说她出去跟同学鬼混,自甘堕落。

小露的妈妈甚至会因为小露生病而发脾气,说她因为不好好吃饭而生病的,会在她咳嗽的时候骂她像个八十岁的老头子。小露说自己经常生病了不敢说,有咳嗽也尽量忍着,憋着,就是为了让妈妈少骂她几句。

爸爸在家里是帮她说话的,但是妈妈往往也会跟爸爸发脾气,她本来以为爸爸妈妈离婚,就可以跟爸爸过了,却没想到爸爸没争取到抚养权。妈妈有工作能力,收入不错,也为照顾孩子尽心尽力,法院支持了妈妈。而妈妈也更加变本加厉,甚至不许小露轻易去见爸爸。

我们想象不到小露是怎么度过的那段时光,只是她说自己从大学之后,就极少回家了。需要生活费就管爸爸要,有困难了就找同学找朋友,她说自己不想原谅妈妈,但是还是记得妈妈的付出,以后会照顾妈妈,只不过不会再去亲近了。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大声斥责,是人们相互关系中修养很差的基本特征。凡是出现大声呵斥的地方,就有粗鲁的行为和情感冷漠的现象。”小露对母亲的冷漠不难理解,她所得到的母爱,多数时候都隐藏在妈妈粗暴的脾气中。她能理解,但是却失去了感受爱的细腻与美好的能力。

有个流传很广的故事,说风与太阳比赛,想看看谁能先让路人把衣服脱下来。风卯足了劲儿,猛烈的吹,可是路人反而把衣服裹得更紧了。太阳笑眯眯的出现,把风雪的痕迹抹去,路人感受到温暖,自己就脱掉了衣服。

这个故事的道理用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再合适不过,好的教育,一定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大发雷霆,大吼大叫的教育,往往让孩子把内心封闭得更严,与父母隔阂得更深,造成亲子关系的疏离和损伤。

<strong>

发脾气这件事

会造成长久的恶性循环

一位心理咨询师曾分享过一个案例,案例中的丈夫A先生因为脾气捉摸不定而被妻子劝来做心理咨询。

妻子说,自己的丈夫很爱家庭也表现得很称职,工作不错,没有不良嗜好,就是每当她或者孩子犯错的时候,丈夫总是会大发雷霆,包容度很差。

咨询师了解后发现,A先生所表现出来的控制欲强、占有欲强,都是源于童年时候的经历。

A先生的妈妈原本是国企的职工,但是因为要照顾孩子,辞掉了稳定的工作,当起了全职太太。

身份的突然转换,A的妈妈一直没有适应过来。总是觉得是丈夫亏欠自己,是孩子拖累自己,是公公婆婆自私偏心,帮别人带孩子,不帮自己。心中充满怒气,也一直通过对家人发脾气来发泄。

A的妈妈经常跟A的爷爷奶奶吵架,也经常跟A的爸爸吵架,似乎为了不影响到A,还在跟别人吵架的时候,把A反锁在房间里面。A除了恐惧和哭泣,帮不上忙也做不了任何事情。

可A的妈妈对A也是脾气不好,每当A犯错,也同样是一通劈头盖脸的责骂,无论是不是主观上的故意。

这些经历,在潜移默化中让A有了一种观念,无缘无故发脾气不好,但是爱一个人,就是要让这个人变好。发脾气就是在表达爱。这个逻辑看起来莫名其妙,但是A先生就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他平时是个和善的好丈夫好父亲,可是一旦发现妻子、孩子犯了错误,他就立刻会暴跳如雷,仿佛变成另外一个人。

其实A先生的情况不算糟糕,经过咨询师的治疗,他慢慢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情况逐渐变好。

多数时候,生活在父母爱发脾气的家庭中的孩子,在自己新组建的家庭中,很容易会变成父母的翻版,把父母当年对自己发脾气的情景,再现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原生家庭的糟糕经历,会不断在新家庭重演。而发脾气的人,往往也会在对至亲吼叫之后,非常的内疚和难受。发脾气这件事的恶性循环,往往控制了一个家庭中的两代人甚至三代人。

我们都说凡人,很难做到宠辱不惊,心静如水。焦虑、烦躁、担忧、愤怒都是人之常情。但是在脾气一瞬间要爆发出来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对自己说,为了孩子,一定不能做情绪的奴隶。能控制好情绪,才能控制好人生。父母能调整好自己的脾气,就是一个家庭最大的福气。


新东方家庭教育官方号


危害有很多。

1.直接会造成孩子以后会小心翼翼的在家里边做事说话。会看父母脸色行事,隐藏自己真正的一面。所以这个孩子会不够自信,没有自我。

2.逐渐会学会撒谎。知道说什么样的话,我会让你对她再吼叫。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孩子心里面到底在想什么,也就不能够及时发现孩子需要解决的问题。

3.亲子关系很脆弱。对父母没有最基本的信任。后来到外边受到伤害,孩子不知道父母其实是最爱她的人,父母不能够给孩子安全感,会让孩子遇到问题受到伤害,不知道该怎么解决,不知道该找谁解决。

对待孩子我们要控制好情绪,学会正确去引导,做合格的父母。



娟娟雅致


从本质上说,我的看法是:责骂式教育根本不能算作教育,顶多算作是家长把孩子当成垃圾桶式的个人泄愤。

对此有异议的话,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的小时候,当犯错时,爸爸对你和蔼可亲地纠正你的错误你能接受,还是狂风暴雨的训斥你能接受?

即使狂风暴雨把你制服了,你也不会心服口服吧?甚至会激发出强烈的逆反心理。

大多数犟脾气的孩子就毁在狂风暴雨般的责骂式教育上。

还是和风细雨式的教育最好,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慢慢熏陶,并以身作则,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然,谁能做到一辈子和风细雨呢!咱们又不是圣人,孩子有时候真得太气人了,让人实在受不了,家长也有太多的情绪需要释放,这时候可以大声斥责一下,但一定要讲道理,是孩子的错可以斥责,不是孩子的错坚决不能斥责,是自己的错要道歉,是孩子的错也不能乱斥责,一定要在有理有据的基础上斥责,要在道理讲清并在自己的情绪差不多释放后立刻住口,不再唠叨。

大声斥责后,孩子接受则可,倘若孩子表现出委屈反抗消沉或生气的情绪时,过一会儿之后还要抱抱孩子施以温柔安慰,这样孩子就能接受你对TA的纠正,改正TA所犯的错误。

当爹当妈实在不好当啊!要把孩子当成一面镜子,你想TA对你笑,请首先对TA笑吧!


的卢飞雪


感谢邀约:我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宝妈,对育儿常识非常感兴趣,不定时的也会分享一些育儿小技巧,大家可以共同学习,喜欢的朋友们也可以关注一下我的头条号哦!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成长和心理有着很大

的影响。小孩子犯点错误其实没什么,犯点错误并不可怕,其实最可怕的就

是孩子犯错误时父母如何对待。

很多父母看见孩子淘气或做错事,就忍不住大声斥责孩子,是因为父母比较

生气或者是孩子比较皮,如果责备孩子时声音过小,会引不起孩子的注意,

大部分父母没意识到这样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当父母对孩子大声斥责时,孩子当时确实能被镇住。由于孩子较小面对父母的责备会紧张害怕,针对父母斥责的内容、不懂得反思自己的过错。若孩子年龄较大,他们会对父母这种斥责方式易产生对抗情绪,这样只会加剧对立,激化矛盾,反而带来相反的效果。

   如果父母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地对孩子沟通,效果会更好一些。

   首先这样孩子不会有抵触心理,这样能集中孩子注意力,孩子犯了错误,心里有也恐惧,不知道父母会以什么样的方式责罚自己,而父母没发怒,反而心平气和的跟自己说,这样就不会有什么心理压力。同时孩子还可以从父母这异乎寻常的举动中感受到父母郑重的态度,也促使孩子注意。

父母首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平静、耐心地对孩子说话,也有助于保持理智。如果大声嚷嚷,稍不注意一时冲动,事后也会后悔,觉得自己当时不应该发那么大的火。

冷却孩子亢奋的情绪,本来就是教育、说服的必要条件。若父母自己先情绪失控,那又怎样去引导孩子呢?父母保持理智,也能更客观、准确地分析孩子的错误,能更好地让孩子接受。

可形成“促膝谈心”式的良好气氛,小声地说,是向孩子表示这话是说给他一个人听的,谈话仅局限于两人之间,这不仅能吸引孩子的兴趣,还可使他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尤其在有其他人在场的时候,父母轻声细语地批评孩子,没有让孩子丢面子,他们会感激父母,也就乐于接受父母的教诲了。

父母在自己情绪欠佳时,尽量不要去责备孩子。因为这种情况下情绪很难控制,即使心里冷静一些,但过火的话也难免会脱口而出。情绪化的教

育,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联系删除

敏敏的快乐生活


为人父母的都希望孩子长大后能有所作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性地就会表现出太过激烈的情绪,只要孩子犯了错误就立刻大声责骂。也许有些父母责骂孩子后也会后悔,但是要知道已经说出口的话是没有办法收回的,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也许是不可估量的。

一、对孩子造成的消极后果难以用“爱意”抵消

我们常常听到很多父母说后悔骂了孩子,骂完孩子就立刻去给孩子做好吃的,买好玩儿的,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弥补”一下孩子。可是通过研究显示,孩子受到的消极影响是可以持续很久的,很难用短暂的爱抚抵消。

就像我们成年人的感觉一样,捡了50块钱的兴奋感可能只持续一会儿,可是丢了50块钱的失落感也许能持续一整天,放在孩子身上更是如此。

二、外在的言语攻击会变成“内在的批判声音”

“内在的批判声音”是一种内化了的批评声,孩子一旦将父母的责骂内化到自己的大脑里,那么他不管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这种充满了否定和批判的声音就会出现,会让孩子变得更加自卑,变得软弱、胆小怕事。

三、孩子会变得喜欢撒谎

孩子做错事情是常有的事情,如果家长只是一味地出现问题就斥责孩子,通过暴力来解决问题。那么孩子就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当孩子再次犯错误的时候,他因为害怕被责骂而选择撒谎的来欺骗父母。长此下去,孩子的行为品质更会受到影响。

有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培养一个健康的孩子,比修复一个破损的成人容易的多。做一位能够和孩子好好说话的父母,比送孩子什么礼物都好。停止对孩子的责骂式教育,不要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时雨育儿说


用大声斥责的方式责备孩子,对小孩子伤害是多方面的。

①直接影响孩子不文明用语习惯。

在我们远古的人类社会里,模仿是最直接的学习方式,直到现代社会,我们获取经验的方式依然离不开模仿。那么孩子天天与父母相处,也在无意识的模仿着爸爸妈妈的言行举指。要是经常用大声斥责的方式责备孩子,孩子将来长大后,他也会无意识的用这种方式与他的同学朋友相处,可想这样的方式有谁会喜欢呢?

②影响情绪控制的能力。大声斥责往往就是情绪失控的一种表现,那么也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对事情真伪的判断力,从而做出错误的决定及使用不理智的方式方法。《增广贤文》里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话不在多说,有理不在声高。我相信大多数人都喜欢这种轻松的沟通方式,心情平气和交流才能让孩子真正的明白道理、才能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

③还会影响到人际关系。

如果孩子从父母那里学到粗暴的语言交流方式,对将来同学朋友关系影响很大的。俗话说祸从口出,这句话也不无道理啊。如果每次遇到矛盾都是用大声斥责的方式与别人交流,不仅处理不了矛盾,反而把双方的矛盾给激化了,这样的朋友圈肯定会越来越糟糕了。

④大声斥责还会影响到孩子自信心。

由于父母的大声斥责,对于孩子心里来说是感到恐惧的,父母的权威不敢反驳不敢抵抗。久而久之,如果一旦遇到挫折困难,也不敢和自己的父母交流,长期隐藏在心里面,自然会形成自卑的心。

其实大声斥责孩子,也许不仅仅是这些。比如还会让孩子变得叛逆、胆小,甚至是抑郁,自闭。

所以,如果我们想让自己的孩子变得更好更优秀,那么为人父母就应该多点耐心,多点细心吧!


淇爸育儿记


大声责骂孩子最大一个危害就是被孩子模仿,让他的潜意识里面卖下一颗爆发的种子,指不定哪天就爆发了,所以为什么说父母的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的行为习惯是孩子直接模仿的对象。

其次,孩子还小,大声的责骂会让孩子变得懦弱,胆小怕事,缺乏安全感。这些都会伴随着孩子成长,影响孩子的一生。之前热播的电视剧“都挺好"就讲的是原生家庭的问题。苏大强在家一直被妻子镇压着,常常是怒不敢言,最后妻子离开以后,他就会彻底地释放自己,这就是原生家庭带来的危害 。


妈咪新课堂



葭月初生


责骂式教育方式不好,可是有时候真的控制不住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