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領導接受你的意見

說服一個人難,說服領導,讓領導接受你的意見更難。

如何讓領導接受你的意見

華為的一個新員工,入職不久,就洋洋灑灑寫了一封“萬言書”給任正非,他原本以為自己獨到的見地能打動領導,結果任正非批覆:“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議送醫院治療;如果沒 ,建議辭退。”

不知道員工當時知道結果時是什麼心理,這份萬言書的內容也沒有流傳出來,但是,作為職場的老鳥,大家都應該知道對一個企業的完完全全的瞭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深入進去,沉澱下來,特別是對於華為這麼大的企業,如果真的說了解,沒有三年五載也是做不到的。所以我猜測這個員工犯的忌諱就是不瞭解公司實際,只為譁眾取寵,最終建議的內容可能也不貼合公司實際,在他自己看來是一腔熱血,在老闆看來卻是這個人很狗血。

個人認為,員工願意提出問題,說明員工是對公司有熱情,希望參與到公司的方方面面,特別是新員工的這種熱情是不應該通過這種方式進行打擊的,有錯誤應該指出錯誤,然後鼓勵他進行改正,將來他可能會為公司的發展和方針提出真正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所以任正非的處理方式也有待商榷。

那我作為普通的職場人,我們該如何向老闆提出我們合理的意見和建議,讓老闆能夠認真對待,並接受吶。

如何讓領導接受你的意見

1、讓領導信任你,提出腳踏實地的建議和意見。

想想自己周圍的人,誰最容易說服自己,肯定是自己親人、朋友更容易讓你接受他們的思想。同樣,想說服領導,首選就讓領導信任你,可能有人說了,華為的人那麼多怎麼才能讓任正非信任吶。這個確實是個難題,但你做不到讓大老闆信任,但至少也要讓自己可信,就是在公司裡證明自己的價值,做出自己的業績,讓周圍的同事,和直屬上級信任你,這樣你就達到可信了。然後,你向大老闆提出合理化建議的時候,如果大老闆真的對你的建議感興趣,自然就會通過各種渠道調查你的可信度,通過你周圍人對你評價,來看你這個人是否可信。當然,其實一般最好不要越級去提建議,除非有完全的把握。你在公司初期的建議不應該是要改變整個公司模式或者規章制度的。

做好自己的事,瞭解清楚業務的模式,深入思考業務發展變化,整理出自己的想法,再把想法提給主管。把手頭的工作變得更好,對你來說才是最主要的。與主管建立信任關係,不斷地提出你對業務發展的看法,這是不論哪種類型的領導都喜歡的。

如何讓領導接受你的意見

2、站在領導的角度考慮問題。

提出問題之前,要考慮領導所站的角度,領導的立場是什麼。如果意見和建議根本不是領導關心的點,或者與領導的立場違背,那最好的辦法是把建議推翻,重新考慮。

中國有句俗話,叫“屁股決定腦袋”,就是位置不同,思考的方式,考慮問題的重點是不一樣的。

老李是公司的業務主管,公司以前的產品通過渠道銷售的產品大約佔到70%,通過銷售直接銷售的產品30%,老李作為直接銷售的銷售主管,準備提高直銷產品的銷售量,因此向老闆提出在全國直銷沒有覆蓋的部分省份建立自己的銷售團隊,做大直營業務。因此寫了方案,向公司總經理專門彙報。總經理聽了彙報之後沒有表態,老李幾次問下來,老闆總是覺得成本太高,很難馬上提高直銷產品的業務量。後來副總張總和老李談了一次,老李才恍然大悟,明白其中原因。

原來有幾個大的渠道商就在老李建議布點的省份,如果採取老李的方案,勢必影響渠道的業務量,對公司來說,是左右手互搏。所以從總經理的角度不認為這是一個合理的建議,但是如果從公司長遠的發展角度來說,自建銷售團隊,把讓銷售直接觸達客戶,又是公司的發展戰略,所以總經理在這件事情上也沒有考慮清楚,其實老李只要調整一下思路,避開對渠道有影響的幾個省,這個建議可能就會被採納了。

事先了解清楚情況,假設自己是老闆,會如何處理和決策,然後調整建議和策略,可能會提高我們意見被採納的幾率。

如何讓領導接受你的意見

3、說服一個人不是一次兩次就能辦到的。

一個人,對於一件事情的認知是有一個過程的,這個認知過程和他對這件事情的熟悉程度有關係,也和他最近關注的興奮點有關。

所以如果你向領導彙報的事情他不瞭解,或者瞭解但不是他現在關心的問題,那麼通常都會石沉大海。

彙報時通常會遇到四種情況。

老闆直接反對。

老闆沒有反饋。

老闆提出質疑。

老闆接受建議。

這四個階段,其實是認知的四個過程。

說服一個人是需要有過程的。經常有員工覺得自己好容易,鼓足了勇氣,去給老闆提建議,但是反而被老闆說了一頓,再也不敢去提意見了。這種做法是不對的。

真正提建議的方式應該是不斷地找時機去說服老闆,變換多個角度去說服老闆,根據外部環境變化和一些事件發生作為契機,去說服老闆,說服一個人,一定要有心理準備,你需要慢慢的影響,對方需要慢慢的吸收。

4、充分做好事情準備工作,最好能提前做出一個更有說服力的demo。

最後再說一下準備工作。為了說服一個人,肯定把論據準備的充分。而論據除了圍繞可行性展開之外,還要圍繞前文提的老闆的角度進行說明。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是指戰爭期間,要對敵我雙方的情況,瞭解的非常清楚,只有瞭解清楚了,才能做到不貽誤戰機,取得勝利。只有對老闆的情況,對我們自己要提出建議的情況,對公司整體情況,對外部變化情況有一個通盤的考慮,才真正是準備充分。

有人可能覺得了解老闆的情況是投機取巧,其實不是的,如果你連交流對象都不瞭解,怎麼能夠有效溝通,這是基本的功課之一。

充分準備的工作中最好能有一個有說服力的demo,通過demo可以有直觀的感受,同時讓人確實感覺可行,例如如果是軟件,就有一個可以觀看的版本,如果是一個制度的調整,可以自己在自己管理的小範圍內做過測試,如果是營銷方案,我們應該做過區域的市場調查,通過這種手段,可以加快老闆對建議的瞭解。

每個人受周圍環境和自身地位的影響,看問題都有自己獨特的角度,想要改變是比較難的,都需要這個人從根本上認識到建議或者意見的好處,所以如果你想做一個能說服別人接受你的觀點的人,那一定站在對方角度進行全面考慮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