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職場35歲的門檻,這樣的大環境下!我們該如何應對?宏觀角度該如何調整社會分工?

aiyxer


在職場中,我們都是為了生活奔波的勞動者,社會的發展迅速,職場上各行業的百花齊放,對人才的需求更是虛位以待。

在面對35歲門檻前,我們只能更努力的提升自己,豐富知識,為在35歲到來時做好準備,做好後面的計劃,未雨綢繆。只有做準備的人,才不會被困難打倒。

每個技術工種不一樣。所要求的硬性條件也就不一樣。我是做機械行業的。我們這行業都是工齡越大,越急需求。好多行業都是需求那些,經過歲月的沉澱,時間的洗禮的老師傅,一個老師傅就像百科全書,擁有紮實的技術,豐富的經驗。

職場中,合行各業,都逃脫不了自身實力的提升,只有自己有本事,做啥事都會脫穎而出,自己有本事,對所有硬性門檻,都不再是問題。社會在發展,我們只有努力提升自己,才不會出局。




悔夢逝憶


破解職場35歲的門檻之道,唯敬業、忠誠、學習而與時俱進是也!

之所以職場上形成了35歲門檻現象,有三種原因。以高科技企業為主的新型行業或者產業核心競爭力是新技術,而接受新科技教育的人才開始普及基本在八五後左右這一代,可以說八零年之前高校還沒有普及諸如計算機科學,以及以之為基礎的電子商務等互聯網學科,八零年前出生的大學生人才基本上都是傳統的企業管理技能,而現代新型企業對管理人員的需求是,技術型加管理型,而具備這種具有時代特色的人才正好在八五後左右,自然35歲之前出生的管理型人才多多少少跟不上時代的步伐,自己職業道路上多一道技術門檻。

隨著改革開放後的第一代,第二代企業家退出主經營舞臺,第三代第四代普遍比較年輕,他們的年齡一般在35歲到55歲之間,無論從對新生事物的敏感度,還是從管理的難度上,無論從國際管理視野,還是個人發展潛力上,大家都自然選擇的年輕的人才,35歲自然成為了一個年齡的門檻。

從九十年代中期開始大學教育越來越普及,從每年幾十萬名大學畢業生,到如今逼近每年千萬大學生參與社會就業,尤其到今天,職場主力軍,哪怕很多崗位的普工都接受過高等教育,自然給企業主們的選擇越來越多。誰不喜歡又有文化,又有衝勁,又有潛力的年輕人呢!不誇張的說,往往中層幹部這個層級35歲基本屬於老人。

但是,靠國家政策調控不能很有效搬掉35歲門檻,唯有自救,做到敬業、忠誠、學習而與時俱進才行。

任何老闆都喜歡敬業的員工,無論在任何一個崗位,都能做到不驕不躁,做到忘我的工作,把個人事業融入公司大舞臺,立志終身奉獻,不計較個人得失,處處時時以公司、團隊利益為中心,永不背叛公司,作出有損公司發展的事情。如果做到這些,就算你不能在關鍵崗位做領導或者骨幹,公司也一定有你的一席之地。

當然,有追求的人,僅僅滿足有一碗飯吃還是不夠的,而且處在沒有含金量的崗位或基層,終歸容易隨時被替換,只有不斷通過學習和交流為自己充電,做到與時俱進用不落後於時代,依然可以在重要崗位擔任主角,充當企業棟樑,我們隨便查查資料發現,西方發達國家,越大的企業的高管越是白髮“老人”,他們不僅有知識,有見識,又有文化,更有戰略眼光和視野,尤其他們閱歷更是無法複製。

就算到了一定的年齡,只要經驗在,能力在,給年輕人做顧問發揮餘熱不也是很幸福的事情嗎!


天地壹號劉彬


首先35歲是針對哪些工種或級別有限制,有些工種也許已經給足了成長的時間,到35歲再沒有到達某一個級別就會被淘汰。下面以工種來說,從事互聯網創意工作的必須在35歲後淘汰,因為這是一個年輕的行業,而你說會計,註冊會計師應該不會被淘汰。再有就是中國的職場風氣就和其他一樣,跟風,話說很多安排人事調控的領導自己是沒成熟呢,都是一窩蜂的追隨,裁人,卡年齡,把很多重要的工作交給尚未入世的毛孩兒,簡直胡鬧。行業經驗,做人經驗是同步更新的,一個年輕人固然有好的體力,想法,但與他人生閱歷還是差的很遠,考慮問題不夠全面,所謂回顧歷史展望將來,沒有過去的經驗哪來未來。一個人35到50出頭,是人身發揮能量的重要時期,具有知深知淺的閱歷,而我們在30歲之前都是儲備階段,難道到35就停止使用了嗎?那國家培養一個人才也浪費了資源了。

這樣的卡年齡現象只能丟掉更多的有能力的人才,讓更多的人自主創業,在同行業間引起更多的不具規模的競爭,和資源搶佔。又是一場亂世,無論怎樣,作為個人,要將自己的本領鑽研到頂級,這樣裁不裁你去,要不要你都對自己影響不大,不做員工,就爭做老闆!


MaisonEtang


35歲令人羨慕的時段,9點多的太陽,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如果哪個行業這樣的年輕聚多,象徵著這個行業方興未艾。年輕的時代去哪裡發展,如何決定自己的去向,還是根據自己的愛好能力去選擇行業。社會分工,是一種需求分工。作為個人就是自主選擇,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如果從事體力勞動者,年齡越大越處於劣勢狀態。如果是技術工,技術員,工程師,老師,醫師等腦力勞動者,他們會越老越值錢。不管去哪兒,都要心中有數,著眼未來,選擇我們所喜愛事業,創造性的發揮人生最大價值。


香山先生112450437


面對職場,35歲的門檻,在這樣的宏觀條件下,我們無法改變宏觀的經濟條件和經濟事業,只能從自身進行改變,來適應這樣宏觀大環境,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調整自己。

第一方面是自身。注重自身的提升和修養。

自身除了從事自己當前的工作職位以外,也要進行職位的延伸,

或是除了在職位工作崗位上技術進行深耕之外,還要進行寬度上進行擴展自己的知識面和技術支持技能。

無論是單位或者公司的工作崗位如何優秀,

待遇如何好,都要為自己迎來35歲職場規劃和35歲之後職場外的知識和技術技能做好相應的準備,這樣迎接未來的時候不那麼驚慌失措。

第二方面職業上,職場分工化學習。

在職場上除了自己工作崗位的知識以外,可以進行課外的延伸一些技術技能。

或是在職場工作內進行輪崗或是輪班學習,

如果是公司不進行輪班或輪崗學習,自己要創造機會,不能偷懶,自己要勤奮,自己要留心留意學習,最好把自己培育成全方位人才,

也為職場各方面的工作需要做準備。

舉例:

你是公司的HR,作為一個公司的HR可以負責公司的人力資源部6個模塊,你可以把人力資源的6個模塊全部學會進行崗位輪崗學習,

如果可以幫助別人一些小忙,也讓別人教你一些相應的輔助性知識,

或是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也可以進行深耕,

無論在職場上或是在自己自身方面,或是生活方面,除了讓自己專業知識進行深耕,也要學習一些課外的技術技能,為將來35歲之後的自己做打算,

做到無論你將來是否失業或是崗位是否輪崗調換,你都有能力勝任任何職務。

無招勝有招,萬變不離其宗,你學會了,把自己放在任何一個崗位或是任何一個工作,你都有勝任的能力和知識儲備的能力。


社群空間站大魚哥


職場有年齡門檻麼?有年齡門檻的大多是勞動密集型企業,流水線一線工人類的。崗位工資低,隨時可走人的那種。這種門檻設置的目的應該是年齡大的人對高工資有強烈的需求,在這個崗位會不穩定,隨時走人,對企業發展不利。

對技術類人才應該沒多大門檻。所以目前要想做一份長久的工作,必須先要學會一門技能。將來勞動密集型企業都會向機器人方向發展。用機器人代替目前繁瑣而沒技術含量的人工操作。


九點畔


職場35歲的年齡,承上啟下繼往開來風華正茂的正當年……牢牢守住你自己的工作崗位,就沒有誰敢驅趕你!35歲的年齡,依然不能放棄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必須活到老學到老……由此,你才不會懼怕任何突如其來的各種變故。任何社會分工,都是最好的職業選擇。當你具備多種生存工作技能的情況下,還怕各種意想不到的危機嗎?


15336016


對於個人來說,不斷的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以不變順應萬變。至於宏觀角度如何調整理社會分工的問題,“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讓專家、學者以及當政者們去傷腦筋吧。


下乾上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