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意思吗?

本来的世界本来的你我


看了下所有回答,没有一个能说到点上的。这也难怪,多年来读经者对“玄之又玄”的理解基本都出了偏差,把这个“玄”字都解释为神秘深奥不可测的意思,而道德经的第一章是全篇的总纲,它开宗明义讲述了老子总体的世界观和理解老子思想的学习方法,总纲如果学歪了,后面很多内容都会被带歪,至少很难深入体会到老子思想的真实涵义。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朴素辩证法的创立者,老子尚简尚朴尚拙,他的思想跟神秘主义没有半点关系,如果带有道德经是神秘深奥的先入为主的念头去读经,那么一开始就和老子的思想咫尺天涯,南辕北辙了。老子说过,“大道甚夷,而民好径”,他的话不需要你拐弯抹角地去自作聪明地理解背后有什么深意有什么潜台词,道德经所见即所得,老子巴不得把意思表达得越简单明白才好,读者自作聪明的想法越多,就越不可能读懂道德经。

回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句话上来,这个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得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是时代背景,老子的时代是春秋时期,他的职业是周王室的图书馆管理员,而当时周朝的文字继承于商朝的甲骨文,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百度下甲骨文的“玄”字是怎么写的,就像是一团相互缠绕的丝线,它当时表达的含义并不是如现代人认为的那种玄乎深奥带有神秘主义意味的意思,而是指从具体的显性世界到抽象的隐形规律互为表里的意思,而这也非常符合道德经第一段的语境。

所以要彻底弄明白“玄之又玄”的意思,不能割裂前后文的语境,必须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去理解。这里说一下,现在世面上很多道德经的版本都是经过后人删改的,特别是三国曹魏王弼把道德经改动很多(这家伙就属于自作聪明之流),和马王堆的帛书版一对比就可以看出来,他这么一改,直接导致后人对道德经的理解产生偏差。个人看法,时间更早的帛书版道德经更贴近老子本来的思想。

《帛书老子》甲本: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垣无欲也以觀其眇,恒有欲也以觀其噭。兩者同出,異名同胃,玄之有玄,眾眇之門。

帛书版用“也”直接断句,使之不出现歧义。后世很多自作聪明之流为了显示自己的特立独行,搞出很多稀奇古怪但读之狗屁不通的断句,比如有什么“道可,道非,常道”的断法,完全不符合当时语言的习惯方式,对于这种一笑而过即可。

首先,老子说的这个“道”,指的是宇宙间所有事物运行的绝对化存在的根本性规律,贯穿于万事万物的运行发展中无处不在起作用,而一些具体事物的个性化规律,则不可以称之为“道”,因为那些东西是要有先提条件才能存在的,是局部的,暂时的,即佛家说的“无自性”。而老子这个道有什么特点呢?就是无法言语道断,也有点佛家“一说就错”的意味。道可道,非恒道,指的是,道这个东西,你可以用语言来讲述描述,但是一旦用语言来定义的这个道,就不会是恒久不变的“常道”,是具有局限性的,也就是有生灭的。所以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因此,后面这句“名可名,非常名”其实就是对前面的补充解释。这个“名”,在当时可不是指名称的意思,而是是下定义赋予属性“以此名之”的意思,前一个名可以当做动词看,“名可名”是说规律的属性可以被具体定义,但一旦被具体定义了,这个规律就不会是最根本的道了,而是局部的暂时的,当前提条件变化时,这个定义也就失效了(非恒名),佛家说的“有为法”也是这个意思。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后面这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就非常直接地解释清楚了。首先,要搞清楚,这个“名“是谁在名(作动词,定义属性)?是人。天地之始,当还没有人的时候,自然谈不上什么名不名的。只有当人对万事万物一一名之进行定义后,各类事物才被赋予了属性。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块铁矿石,在人赋予它属性之前,本身就是一块石头,对人来说有什么意义呢?甚至连石头这个名称都是人赋予它的。人把铁矿石炼成钢铁,做成锤子,菜刀,各类机械等等,这些过程中,都是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不断赋予其不同的属性(使其有名)。所以这世间万物都是一样的,没有人对其名之赋予定义,就没有所谓万物的分类。被人赋予定义后,才有了万物的分类(万物之母)。

特别提一下,现在特别流行的断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完全错误的,因为这不符合当时的语言习惯,更不是老子一向简洁的风格。按照当时老子的行文,如果要表达上述的意思,直接是“无,天地之始,有,万物之母”,而不会去画蛇添足加一个“名”字,读起来又累赘又拗口。

接下来,就是老子讲学习道德经的方法论了。“故垣无欲也以觀其眇,恒有欲也以觀其噭”,这里的无欲有欲,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有没有欲望,其含义范围更大些。简单地解释,那就是要用不预设立场的客观态度(无欲)才能去发现接近大道的规律(妙),然后才谈得上在掌握此规律基础上,主观能动(有欲)地利用规律去发挥作用达成目标。

后面是“兩者同出,異名同胃”,这里的“胃”字通“谓”,结合前文意思清楚明了,两者为何?主观和客观,现象与本质。在老子这种悟道者眼里,本不存在主客观这样的二元对立概念,而是心物一元,通过现象与本质互为表里,也即是从现象去把握本质,再从本质去理解现象,如此“玄之又玄”这样的反复良性循环的一个螺旋式上升,去接近终极规律——众妙之门。


人生何处不投机


简单地说,理解大千世界,森罗万象,种种差别,诸种矛盾都是有“同一性”或“统一性”的。而理解或领悟这种“同一性”或“统一性”,也就等于找到了开启理解事物终极奥妙的“众妙之门”。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出自《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我们首先得理解什么是“玄”。

怎么理解?原文自身讲得很清楚: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是什么“同”呢?是异名而同出的两者之“同”。

哪两者呢?

也即“有”与“无”这两个概念。

这两个对立的概念有何“同一性”呢?我们应当明白,如果没有“有”这一概念,也就等于不存在所谓的“无”;同样,若不存在“无”的概念,也就等于“有”这一概念无法成立。因为“有无”其实是“相生”的。这就像镜中的影像与镜子的关系,或者星系与虚空的关系。

概念与事物存在的这种超越言语指示的“同一性”或“统一性”,就是所谓的“玄”。

理解“有”与“无”之同,以及“同”与“异”之同,就是所谓的“玄之又玄”,也即是所谓的“众妙之门”。

事实上,《道德经》第二章对此就有进一步的展开解释: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第五十六章提出了“玄同”的概念: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这就是看到差异、矛盾中的统一性。


建章君


先从字面上来看,“玄”,可解释为幽昧、幽远、奥妙,这里是研究道的,有神秘微妙,深不可测的意义。



“玄之又玄”,老子用这种递进否定的方法,极言其玄。什么这么玄呢?“道”。

“道”,是“众妙之门”,是宇宙间一切的一切的本源。



这样解释是不是到位了呢!远远不够!如果仅从字面上,或者从理论上,哪怕从哲学上理解,都不能真正知晓老子的本意,都会陷入空谈。

这正如老子开篇提醒的:“道可道,非常道”。“道”是说不清楚,研究不明白的,那么,怎样才能明白呢?

这要先搞清楚,老子的“道”是怎么得来的。《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的这个“宇宙生成模式”,已被当代天文学、核物理学证明是正确的。



那老子怎样知道了“道”是一切的本源的呢?他看到了!他是怎么看的呢?不是用跟我们一样的两只眼睛看的。

他是在“致虚极,守静笃”的状态中捕捉到的,因为“道之为物,惟恍惟惚”,老先生在恍惚之中,看到了宇宙、生命的由来和变化无穷的奥妙。



那么,我们要想真正理解“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就要学老子,以身证道,从而顿悟宇宙大道。


窦树山


答:玄之又玄,众妙门。这是老子根据《易经》中阴先阳后与日主月次在运行的变化规律和不变而永恒的逻辑为概念。对地球,月亮,太阳,都是在无轨而确有永恒之道的认知。

地球的运转,能分别出昨天和今天的转折定点在半夜子时为旧与新的更替点和有昼夜在阴先阳后的运转规律和永恒不变的逻辑。

月亮在一个月的天数有小月29天与大月30天,在运行变化中有两半合圆的天理特征和永恒不变的周律。

太阳在一年中有四季与二十四节的冷热变化规律和永恒不变的逻辑。

以上就是老子《道德经》以天理的视角在第一章: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恒名……玄而又玄,众妙门”的内涵中,有阴阳两道和日月核心都有众妙门的双重标准,论阴阳,有阴为一,阳为二,道有核心方位的立足点。以河图,洛书的两色数码而论,白色为虚空为阴,最大的数码是九,其中心为五,只可为阴核在内,在八卦方位各一,剩一为阴小无内,就知阴先为一理论要义所在。黑色为实属阳,最大的数码是十,阳主大无外,按八卦方位各一还剩二,就是太阳东升和太阳中天的方位各有其二为重点,就有阳后有二的理论观点。

以日主月次而论,在一天新的开端以子时过后的半夜,有新一天的圆月向西而落的视角,又有太阳东升至中天的感观。就知上德是太阳用来形容和厚德是月亮有两半合圆有旧与新更替的转交点。就有高下相盈如《众》字构型有妙门之理念的用哲理见解,上面为阳属,下是为阴所属的理性区别的认知。这就老子《道德经》是借鉴了天理的变化规律和不变的永恒逻辑知识,规范出了人类共同应该遵循的道义与明德中,有从地道有天道到人道三个必然的发展阶段。顾以“道”有阴先阳后与“德”有日主月次与和合于明在各个经历中的核心价值观念,而形成了中华独特的文明理论,为人类道德中最高境界的主题思想,简称为举世闻名的《道德经》哲学理论绝作。

以上的见解,就是以中国梦启迪的文明哲理之辨的真理所在,就能领悟到“玄而又玄,众妙门”的内涵。有道义史序各有的归属性,有各时期核心引领的价值观念,又有最终以和合统一意识为共识,以同心同德的正确观点,共同画出最大同心圆的共同体。

这就老子以玄而又玄提醒世对最高境界的思考题,能对众妙门应有最精准而正确的回答,能够有公正合理的最《好》方式,以前后史序为道义明德的文明观念,以众妙门之内涵有两性核心价值构成崇尚正义的文明和合理念,以敬业而共同形成的高尚《品》德,有男女两性有三位归属,能和合统一的共识。就能领会到“众妙门”最《明》确的道理和构思的引示要义所在。


梦仙曲


其实,不能把一篇文章的一句话,单独拿出来讲。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是整个文章的总结。

大道至简没有那么复杂。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以下是本人浅薄的译文

天地之间的大道理,可以遵从和讲述,这些都是通过探索实践得出的不一般的道理。

天地之间有称呼的事物,那些称呼都不是随意给的。

天地之间的事物开始是没用称呼的,有了称呼才有了根本和区别。

因此,以前没有称呼的事物,人们通过观察它的特点,赋予其称呼。有称呼的,通过它的称呼知道它的意义和根本。(就像一只碗,一说碗我们就知道它是用来吃饭的,再深入我们知道他有很多种类,再深入还有材质,还有组成元素等等......)

这两种不同的探究,都是了解事物的一种方式,只是方向不同罢了。共同之处都是为探索事物奥秘。

通过对事物的探究,我们发现,其实奥秘一层又一层,所以,探索研究事物,是打开它众多奥秘的开始。

最后一句就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解释。


海龙王v


这是老子对道的总体阐述。

这是道德经第1章的最后两句。在这一章里老子阐述了道的总体概念,有和无的概念。无,天地之始,有,万物之母。这是老子阐述有和无的先后次序。天地之初是个无,有生于无,万物皆生于有。二者同出而异名。谓之玄。有和无出于同一个地方,只是名称不一样罢了。都称之为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个玄是说不清楚的,而万物都是由他出。

这是老子对道的阐述。一切万物皆由这个玄而出,而这个玄就是道,这个道是不可名状的。道可道,非常道,即是说这个道是不可名状的。他虽不可名状,但它产生万物,所以他是玄,所以它是众妙之门。


非常各


《道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恒)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奥斯解译]宇宙的规律(道)是可以研究总结出来的,但总结出来的规律(定律)却不是恒定不变的(道),因为我们的研究总是局部的,随着深入总结原有的规律就会改写;宇宙生成的物是可以根据特征命名的,但给出定义的名称却不是恒定准确的名称,会因为不断的深入研究而变更。

没法命名的最初之态就是宇宙天地的开始了,有可命名之物才是形成宇宙万物的母本。所以,宇宙原本是虚无的,要激发我们的求知欲望观察思考宇宙的奥秘,用思想实验去努力思考解释万物;宇宙形成后又是由实物构成的,要激发我们努力通过实验研究物质的本性与规律。

这两种方法,同出于探索宇宙而方法名称不同矣,都是十分高深精妙的。宇宙不仅非常的巨大高深而且十分细微精妙,这是研究众多宇宙规律的必备方法,必由之门。



奥斯眼中的世界


许多人都自以为领会了,但解释出来都不相同,互相不能说服对方。

易经、道德经这些都是这样的哑谜

语义深奥,晦涩难懂,故意不把事情说明白,让你穷极一生,也无法揣测出作者表达的真实意思,因为作者就不想让你一眼看透。

如果是真理,那为啥有这么多分歧?

这种玩意儿能启迪什么智慧?这明明就是用来锁死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的。

还好有西方人在地理天文物理化学生物医学自然科学等等领域的突破性发展,我们才能享受这些现代文明。

不然靠我们自己,研究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这些不靠谱的玩意儿,我们现在还在男耕女织,天黑就睡觉,蜡烛都点不成。


旅行顾问招财猫


孔子说:″小人之反中庸也,而小人无忌惮也。” 这里的“小人"是指国家俸养的国学院院长、孔子学院院长等高级文化精英,要这些人才能接触到《中庸》,一般人是很难有机会接触《中庸》的。譬如说,老夫教书三十多年,也只是退体后几年才接触到《中庸》,一看,《中庸》已经被朱熹这厮曲解了,孔子说的“小人"就是朱熹这些败类。当然,今天这样的败类多如牛毛,他们在践踏和玷污孔子崇尚的道德文化。孔子的《系传》中的核心内容就是解释和评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


生命解码之易學堂


不要想多了,这个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就是老子的“道”。老子自己都解释不了,旁人为什么要代劳呢?

《道德经》一书全盘否定了商周以来天或上帝(这里的上帝不是基督教的上帝)的至上权威,用一种超越时空的绝对精神——“道”来代替。

老子认为,他的那个“道”,在没有天地以前就存在了,而且“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本源。说白了,这其实就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论点。

你看看,连老子都认为“道非道,非常道”,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东西,那还不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吗?所以,后学者就将老子的学问称为“玄学”。

在政治思想上,《道德经》一书反对儒家所说的“仁”和墨子的“尚贤”。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奉劝统治者不干涉人民的生活,而最好让人民无知无欲地生活下去。yaow

另外,老子还主张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老子说,在这样的社会里,不用进步的器具,不用舟车,没有战争,结绳记事,“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种思想也许是当时社会上层人物的一种没落、无奈情绪的反映——逃避社会矛盾,而相信在冥冥之中的那个早已存在的“道”。一旦找寻到了这个“众妙之门”,就“得道升天”,驾鹤而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