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H9亞型流感是咋回事?這些您都瞭解嗎?

H9亞型AIV感染家禽出現產蛋下降、生長遲緩等臨床症狀,與其他疾病混合感染時常出現死亡,從而給養禽業造成比較嚴重的經濟損失,是危害我國養禽業的重要疫病之一。H9亞型禽流感引發家禽的致死率雖不如高致病性禽流感,但造成的經濟損失並不亞於高致病性禽流感,同時具有重大的公共衛生學意義。

一、H9N2亞型 AIV的傳播機制

AIV對宿主的感染有著較強的吸附特異性,病毒表面的血凝素蛋白的受體結合位點和宿主細胞的受體結構是AIV吸附特異性的重要因素。近期有研究表明,H9N2亞型的一些毒株可以直接傳染給人類。AIV的頻繁變異與複雜的種間傳播,增加了該疫病的防控難度與對人類的潛在威脅。

二、H9N2亞型AIV的進化特點

AIV表面糖蛋白具有持續進化的特性,即抗原漂變,使得導致該疫病的病原每年的出現都有所差異。AIV的這種抗原變異性是在自身的複製機制基礎上使自身適應其宿主,從而獲得大流行的潛力。低致病性AIV與高致病性AIV之間的主要差異是自身複製能力不同導致的。低致病性AIV有一個HA水解位點,因此,低致病性AIV對禽類中的感染僅限於消化道或呼吸道,導致溫和發病或者根本不發病。

三、H9N2亞型AIV的流行特點

H9亞型的禽流感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在冬春季和氣溫驟冷驟熱的季節多發。病毒在禽類的呼吸道和腸道內繁殖,可從呼吸道、結膜和糞便中排出,糞便中排出的病毒量大。遷徙性水禽是流感病毒的主要貯存者和傳播者。被感染禽群的糞便、飼料、水、設備、籠具、衣物、運輸車輛和哺乳動物、昆蟲等,都可傳播疾病。目前臨床上很難觀察到禽群H9亞型禽流感單純感染,在臨床見到更多的是與其它病原體的混合或繼發感染,如與大腸桿菌、雞毒支原體、傳染性支氣管炎等的混合感染,從而造成較高的死亡率,給養殖戶造成嚴重經濟損失。

四、H9亞型禽流感流行現狀

近年來,H9N2亞型禽流感的流行在我國較為普遍,肉雞呈現感染日齡較早、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高、傳播速度較快、有些免疫禽群也發病,個別毒株對哺乳動物的致病性增強等特點。H9主要是對產蛋率、料肉比和死亡淘汰率等生產性能有較大的影響,而且混合感染較普遍和嚴重。

五、H9亞型禽流感對於整個家禽產業的威脅

對於整個家禽產業來講,我國H9N2亞型禽流感病毒從1992年開始在部分省份局部流行,到1998年已在全國大部分地區流行,此後便成了一種地方流行性疾病。

六、H9亞型禽流感新的變化

H9N2亞型禽流感病毒經歷了持續進化,流行特點和生物特性均產生了一定的變化。

1. 抗原性漂變:禽流感病毒H9N2亞型抗原漂變、基因重組的現象十分普遍,已形成一個遺傳分支。毒力變化:目前H9N2亞型禽流感病毒仍然是低致病力毒株,但在疫苗的選擇壓力下它的HA基因已發生了較大變異,有進一步從低致病性向高致病性轉變的可能,對此必須高度警惕。3. 免疫雞群中非典型性禽流感流行增多,臨床表現出多樣性:因免疫程序不當、漏免、疫苗質量及機體的抵抗力等原因常造成免疫失敗,引起免疫後抗體水平離散度增大,雖然低抗體水平雞在一定程度上能抗死亡,但不能完全抗感染,造成臨床上的多樣性。4. 傳染源愈來愈多,感染譜在逐漸擴大:尤其是近幾年的禽流感感染人事件表明,禽流感不僅感染雞、鴨、鵝、候鳥等禽類而且還會感染老虎、海獅、人等哺乳類動物,爆發的規模及危害也在不斷加大。

本文來自哈獸研維科公司 作者:田麗娜,蛋雞圈整理 版權歸原作者,文中觀點,僅代表原作者觀點與立場,不代表本平臺觀點與立場,分享給大家,僅供參考,請勿盲目,本文不作投資參考,請勿盲從,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