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兔死,走狗烹,曹操難道與劉邦一樣?也愛殺功臣嗎?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這句話出自臨死前的韓信之口。韓信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西漢開國功臣,素有“兵仙”之稱。

他幫助劉邦滅趙平齊、擊敗項羽,建功立業。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幫助劉邦在秦末漢初的混亂局面中站穩腳跟的英雄卻死於非命。他死於帝王心術、死於人心猜忌,劉邦的白馬之盟說得很明白了,為了劉家天下長治久安,韓信雖是人才卻也只能幹掉了。

狡兔死,走狗烹,曹操難道與劉邦一樣?也愛殺功臣嗎?

韓信沒有謀逆之心卻蒙受不白之冤,民間有傳說:韓信死後到達陰曹地府就連執筆判官都痛惜於他的冤屈。判官留下一句話:“你受委屈了,下輩子你當曹操吧!”(這當然是戲言)

劉邦打下江山後,劉家子孫不斷傳承。過了400年到了東漢末年,到了漢室壽終正寢的時候了,這時候曹操已然出世。

時下的東漢一片大亂、民不聊生,曹操雖有心匡扶漢室卻也無能為力,東漢朝廷徹底失去了對中原的掌控。一時間群雄割據、諸侯爭霸,彷彿又回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面對紛亂複雜的局面,曹操只好選擇自己創業。

狡兔死,走狗烹,曹操難道與劉邦一樣?也愛殺功臣嗎?

曹操深知要想成功單靠一個人的力量是完全不夠的,他開出優厚的條件、廣納賢才,一時間眾多謀臣武將紛紛投靠老曹,在老曹的努力下,在謀臣武將的幫助下,老曹一步步做大做強。

老曹全盛時期謀臣無數、戰將千員,中原大地無人可以匹敵。除了比較出名的荀彧、荀攸、郭嘉、程昱、賈詡外,老曹很多臣僚都很有才華,比如說毛玠

狡兔死,走狗烹,曹操難道與劉邦一樣?也愛殺功臣嗎?

毛玠本來避難到了荊州,但聽說劉表水平不行,毛玠不想事之便又跑回到了魯陽。初平年間,曹操領兗州牧治理州郡,徵召毛玠為治中從事。正是毛玠給老曹指出了日後的方向目標:“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軍資,如此則霸王之業可成也。”

曹操聽從了毛玠的建議,他迎奉天子於許都。走上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道路,正是有了漢獻帝這面旗幟,這才使得老曹轉危為安,事業蒸蒸日上。

狡兔死,走狗烹,曹操難道與劉邦一樣?也愛殺功臣嗎?

曹操當上了丞相,任命毛玠、崔琰等人為東曹掾專門為朝廷和老曹選拔可用之才。毛玠公正廉潔、又剛正不阿,深受老曹器重,老曹嘆道:“用人如此,使天下人自治,吾復何為哉!”

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曹魏建立,毛玠被敕封為尚書僕射。老曹因立王太子之事憂心重重。毛玠以:“近者袁紹以嫡庶不分,覆宗滅國。廢立大事,非所宜聞。”勸諫老曹不要廢長立幼。

老曹又一次聽了毛玠的建議,並讚賞他:“此古所謂國之司直,我之周昌也。”周昌同樣勸諫劉邦不要廢劉盈而改立劉如意為太子。

毛玠雖比不上荀彧、郭嘉如此耀眼,卻在老曹兩次最為迷茫的時候為其指明道路,是個有大智慧的人。

這樣一位智者卻險些喪命,起因就是因為同事崔琰被曹操幹掉,毛玠因此不高興了。老曹擅長挖牆腳,尤其是挖袁紹的牆角。荀彧、郭嘉起初都是跟隨袁紹而後才投老曹,崔琰也不例外。跟隨老曹之後,崔琰主要負責內政、輔助曹丕。

狡兔死,走狗烹,曹操難道與劉邦一樣?也愛殺功臣嗎?

崔琰為人剛直,這樣的人很忠心,就是過於死板容易得罪人,崔琰也就是因此而死。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曹操被封魏王,楊訓寫文章拍老曹馬屁。本來一篇文章寫也就寫了,但平地起驚雷,有人背後說楊訓只會迎合權勢、沒有真才實學,順帶數落了崔琰。

楊訓是崔琰舉薦的,崔琰回書楊訓讓他不用介意。但回書的內容卻被人利用,信中有暗指批評曹魏的詞句。曹操聽說後勃然大怒,被捕後的崔琰毫無悔過之意,曹操於是便賜死崔琰。

毛玠聽說崔琰去世,很是憤恨。這時候又有小人背地裡向曹操告黑狀,說毛玠也出言不遜。毛玠因此入獄,入獄後的毛玠以古之冤案據理力爭。

白起、晁錯、伍子胥等都被冤殺,原因就是因為這些人太過出色,樹大招風招到妒忌,被小人所害。最終毛玠死裡逃生,奇怪的是同年毛玠病死在家中。(可疑)

狡兔死,走狗烹,曹操難道與劉邦一樣?也愛殺功臣嗎?

荀彧、崔琰、毛玠差不多在同一時段相繼去世,此時魏國初立,曹操當上了魏王權勢滔天,北方已經被老曹控制,情況穩定。這時候荀彧等人便離世未免讓人心生疑惑,曹操知人善任豈會看不出崔琰、毛玠的品相?又怎麼會中了宵小之徒的計謀呢?

兩年前,曹操被封魏公而唯獨荀彧反對,不久後荀彧就去世了。曹操愛才,但是自己的臣僚必須忠心,否則再有才華老曹也容不下他。昔日的邊讓、孔融、許攸就是很好的例子。

狡兔死,走狗烹,曹操難道與劉邦一樣?也愛殺功臣嗎?

曹操敬佩劉邦,此時此刻他或許也效仿劉邦,對於那些利用完的臣僚來了一招兔死狗烹。

求關注o(* ̄︶ ̄*)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