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抢抓机遇 高站位引领经济增量提质

核心阅读:廊坊市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突出科技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稳中向优、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廊坊市:抢抓机遇 高站位引领经济增量提质

2018年,廊坊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把高质量发展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全年全部财政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完成645.5亿元和362亿元,均居全省第3位。三次产业结构由6.5∶43.8∶49.7调整为6∶39∶55,实现了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据市委书记冯韶慧介绍,廊坊市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更加突出科技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稳中向优、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廊坊市坚持把转型升级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抓手,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着力提升“大智移云”产业首位度,重点打造新型显示、新材料新能源、高端制造、电子商务、大数据、文化创意六大千亿元级产业集群。

总投资280亿元的第6代AMOLED项目已试生产,总投资81亿元的中安信碳纤维及康得复材一期形成1700吨的年产能,总投资4.8亿元的河钢集团创新基地项目签约落地。廊坊开发区大数据产业园大数据产业集群加速崛起;香河开发区机器人产业小镇成为我国北方最具发展活力的机器人产业高地;大厂高新区影视小镇百余家国内外优秀文创企业和机构入驻,签约投资额超过150亿元。2018年,廊坊共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004项,经济结构弃重就轻,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廊坊市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各项改革部署,突出抓好投融资、科技、金融财税等九项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提升审批效率, 277项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实现网上运行,审批效率平均提高75%。加快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企业开办时间由20个工作日压减至4个,全市市场主体达到36.07万户,同比增长13.25%。

出台八项具体保障措施,开展“千企转型”行动,累计实施技改项目538项。设立1.5亿元财政专项奖励资金和“市长特别奖”,助推实体企业提档升级、增产增效;设立工业设计专项资金,建成全省首家市级工业设计创新中心。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实施,廊坊市对标“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持续加强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及临空经济区、雄安新区三大国家战略对接,加快推动交通、产业、生态环保三大重点领域率先突破。

密涿高速廊坊段实现通连,京雄城际铁路、新机场北线高速、津石高速开工建设;中国移动大数据中心、中航试金石检测基地等一批京津转移项目加快建设或建成投产,全年引进京津项目161个、资金660亿元;“通武廊”协同发展12项合作工程顺利实施,“静沧廊”三地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

按新的发展规划,廊坊市将着力打造京津冀交界区域高质量协同发展“桥头堡”,建设京津协同发展示范区、发展临空经济对外开放引领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先行区、高端高新产业聚集区和京津走廊生态宜居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