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陽賢德文化發源於兩漢,振興於南宋,發達於明清!

揭陽賢德文化發源於兩漢,振興於南宋,發達於明清。其中,作為揭陽古代最高學府的揭陽學宮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推動本土社會進步,提升知名度和美譽度上貢獻巨大。時至今日,學宮仍然是揭陽人民崇賢的聖境,文化自信的精神支撐。


揭陽賢德文化發源於兩漢,振興於南宋,發達於明清!


攝影:陳潔榮


揭陽賢德文化發源於兩漢,振興於南宋,發達於明清!


揭陽學宮採用中軸線佈局,造型富麗堂皇,莊嚴肅穆,是廣東省同類建築物之規模較大、保存完好的一座,被譽為“嶺南古建築的明珠”,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和藝術水平。其主體建築欞星門、泮橋泮池等都具有各自獨特的象徵意義。


揭陽賢德文化發源於兩漢,振興於南宋,發達於明清!


攝影:陳潔榮

彭妙豔 揭陽市文化研究會會長:

泮橋泮池是所有學宮的標配建築,其實它的功能不是用作交通,而是用作禮儀的建築,所以古代的學子通過走進泮橋,走向大成門進入文廟,叫做入泮,入泮就是進入學宮學習的意思。


揭陽賢德文化發源於兩漢,振興於南宋,發達於明清!


學宮是學校和文廟的合體,其中明倫堂就是各級學宮最重要的“學”部分的靈魂建築。明倫堂是學宮的學生接受儒家倫理教育的重要場所,也是著名學子講學研究的傳經聖地。


揭陽賢德文化發源於兩漢,振興於南宋,發達於明清!


揭陽賢德文化發源於兩漢,振興於南宋,發達於明清!

彭妙豔 揭陽市文化研究會會長:

學宮成為揭陽一個賢德的基地,就是因為我們從南宋到清朝這七百多年中,好多有作為的學子,對歷史、學俗、社會、經濟各方面有重大貢獻的人物都曾經在這裡登臺演講,為揭陽培養人才 好像宋代的林圭、明代的季本、清代的林大經、明代的高攀龍。

一個學宮除了教學方面的建築以外,還要有供奉孔子的殿宇,而大成殿就是“宮”的靈魂部分。


揭陽賢德文化發源於兩漢,振興於南宋,發達於明清!


揭陽賢德文化發源於兩漢,振興於南宋,發達於明清!


彭妙豔 揭陽市文化研究會會長:

大成殿除了供奉孔子之外,還配奉孔子的四個學生,我們叫四配,還有四哲,就是四個著名的哲學家,朱熹等等。另外在大成殿前面東西方開闢兩條供奉神位的場所,叫東西廡,東西廡主要是供奉歷代評定出來的孔子的門徒,也就是中國賢德文化的代表人物70多人。

歷經歲月滄桑,揭陽學宮經歷多次修繕重煥異彩,現在仍是我市以賢德為核心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基地。


揭陽賢德文化發源於兩漢,振興於南宋,發達於明清!


揭陽賢德文化發源於兩漢,振興於南宋,發達於明清!


攝影:黃遜彤


彭妙豔 揭陽市文化研究會會長:

我們揭陽學宮的內容比較豐富,也比較配套,在華南地區都有比較高的地位,也是我們揭陽承載賢德文化的很重要的一個聖境,對揭陽人民內心活力的培養有重大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