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场:合力攻坚助脱贫

核心阅读: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党旗红”活动,通过推行挂牌示范、开展分类争创、创新培养举措,有效激发了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切实形成了“‘头雁’领富、党员带富、能人帮富”合力攻坚的生动局面。

在“脱贫攻坚党旗红”活动中,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通过推行挂牌示范、开展分类争创、创新培养举措,有效激发了村党组织书记、农村党员以及致富带头人在脱贫攻坚中的带富领富的动力和热情,促进了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切实形成了“‘头雁’领富、党员带富、能人帮富”合力攻坚的生动局面。

围场:合力攻坚助脱贫

广发永乡党委组织驻村工作队召开第一次驻村帮扶工作日(每月)会议

夺红旗、争星级,“头雁”领富有动力

走进棋盘山镇惠汉村村部,正门迎面墙上挂着“脱贫攻坚党旗红”流动红旗和四星级村党组织星级化标识牌,颜色鲜亮,十分显眼。用村民的话说,这旗和星让村干部有了士气和干劲,也让村产业起死回生。

以前村里有一个砖厂,因环保不达标而关闭,那以后几年时间里再无产业。今年,村党支部书记赵国民萌生了重建新型环保砖厂、带领村民走“产业脱贫”之路的想法。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早日惠民,他组织35户贫困户,以砖厂作抵押在银行贷款,然后将贷到的款以股份形式投入到砖厂之中,贫困户可获年终分红。不仅如此,砖厂还为该村及周边村民提供了200多个就近就业岗位。赵国民说:“以前得不到先进,还可以说人家好村有地理优势,可现在是让咱贫困村和贫困村比,要是还得不到流动红旗,我这书记就真是不合格了。”

御道口乡一复兴地村党支部书记周禹琴组织29户贫困户加入党支部牵头成立的“鼎峰种养专业合作社”,将扶贫资金13万元入股合作社,一年分红,三年还本,稳定脱贫。组织60户贫困户成立“有机马铃薯种植合作社”,以牲畜粪便为基础原料建堆粪厂,一方面废物利用解决了小街小巷的环境卫生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部分低学历、无技能的贫困户就业难问题,贫困户靠捡粪、卖粪年可增加收入2000余元。用堆粪厂的有机肥种植马铃薯,预计亩可增收6000余元,可帮助所有入社贫困户顺利脱贫。周禹琴说,没有星级评定以前干好干坏领一样的工资,现在一颗星4000块钱,多劳多得,扶贫又是考核定级的重要指标,大家自然都铆足了劲儿干。

邵家店村党支部书记柴景英,结合村情实际,带领村内留守妇女发展满绣手工业,建立“公司+农户”满绣扶贫模式,发展满绣家庭手工业56户,其中贫困户18户。依托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与承德皇家满绣开发有限公司共同组织了“村企合作”订单式培训班,开展满绣高级技艺培训,累计培训初级绣娘60人,高级绣娘3人,落实初期产品订单120件,绣娘年人均可增收240元,使村内留守妇女有了致富的平台。

围场:合力攻坚助脱贫

开滦集团驻黄土坎乡海字村工作队召开工作例会

亮身份、晒承诺,党员带富有监督

“带动4户贫困户种植美国大榛子脱贫,带动6户贫困户种植黑木耳脱贫,带动6户贫困户种植硒钙谷脱贫”,这是四合永镇玛虎沟村党员在“脱贫攻坚党旗红党员示范牌”上承诺的内容。

为了兑现承诺,陈永廷承包了42亩土地用于种植美国大榛子,雇了4户贫困户进行榛林管理和采摘,每户年可增收1.8万元。今年他又成立了黑木耳种植合作社,吸纳11户贫困户入社,在榛林下种植了12万棒黑木耳。合作社的黑木耳每棒纯利润达1.4元,12万棒收益16.8万元,入社贫困户提前致富。依托鑫达食品有限公司,他又组织贫困户流转140亩土地种植硒钙谷,生产的有机小米亩产达600斤,每亩收益2000元,帮助贫困户如期脱贫。

54岁的贫困户王栋一边包装小米一边说:“陈永廷就是不一样,敢想敢干,有这样的党员带着干真是看到希望了。”而对陈永廷而言,党员示范牌在家门口挂着,时刻提醒自己承诺过什么,村里一双双眼睛看着,必须得说到做到,否则就抬不起头来。

哈里哈乡扣花营村“国林农家院”门口也挂着这样的示范牌,党员邢国林说:“开始只觉得这牌子是监督我树好形象、践诺守诺的,没承想还能帮我拉生意。很多游客都是冲我这党员示范户的牌子进来的。每当看到这个牌牌,我就告诉自己得时刻努力,不能让人戳脊梁骨。”如今,农家院一年下来收入20多万元,7个服务员都是贫困户,每人每月工资2000元左右,她们笑称:“我们这服务员比上公务员啦。”

建基金、培“双十”,能人帮富有底子

按照“政策上给优惠,经济上给实惠,政治上给荣誉”的思路,围场县委组织部联合人才办、就业局、县供销社建立“农村党员和致富带头人发展专项资金”,通过产业补贴、小额创业担保贷款、政企银户保贷款等形式对致富带头人进行政策扶持,帮助全县125名带头人创业致富,带动900余名贫困户顺利脱贫。通过“开发、选育、使用”三轮驱动,合力打造“双十型”致富带头人(收入高于当地农民人均收入10倍以上、辐射带动10户以上)队伍,全县“双十型”致富带头人达致富带头人总数的22.5%。

牌楼乡引入青年致富带头人常利峰在牌楼村流转土地160亩,组建了“众民薯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吸纳100户贫困户入股,合作社负责向贫困群众提供秧苗、技术,保障销路,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黄土坎乡海字村张利伟早年在外务工时了解到,黄粉虫营养价值高,烹饪后是人类享用的美食,直接用是许多动物的超级饲料,因此有了饲养黄粉虫创业的想法,但苦于没有启动资金,一直未能实施。通过乡党委对创业扶持政策的解读、宣传和对接, 张利伟找到符合自己身份和项目的扶持政策,申请到了启动资金。建成黄粉虫养殖厂房1200平方米,半年产虫1.8万斤,实现销售收入11万元。自己致富的同时,免费为贫困户提供幼虫,订单收购成虫,带动13户贫困户养虫脱贫。作为重点培育的“双十型”致富带头人,张利伟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