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海相望,咫尺又天涯——臺灣艱難迴歸之路

公元230年,東吳孫權稱帝后覺得在陸地上擴張無望,將目光轉向海外,一為增加東吳人口,二也為了尋找傳說中的仙山,派衛溫、諸葛直二人率兵一萬出海。

經過長達一年的航程,二人找到這座被稱作夷洲、蓬萊的仙山,由於水土不服,二人損失了大半兵兵力僅僅帶回了數千土著返回東吳。這次航程出發前就不被看好,陸遜曾說:欲益更損,欲利反害。氣的孫權為挽回臉面藉口二人沒有完成任務將其處斬。

夷洲,就是現在的臺灣,作為第一個發現和登上臺灣的衛溫等人,命運確實悲慘,但此後,臺灣逐漸與大陸密切來往,明代正式設立澎湖巡檢司,歸屬福建泉州同安縣管理。

臺灣和大陸之間命運多舛。

隔海相望,咫尺又天涯——臺灣艱難迴歸之路

(一)來自西方殖民者的威脅

17世紀,素有‘海上馬車伕’之稱的荷蘭人打敗西班牙人,並從其手中奪取臺灣控制權,明朝因為內部原因無法顧及到荷蘭人對臺灣的侵佔。

公元1659年,明永曆十三年,鄭成功北伐抗日清慘敗,退回廈門,有感於滿清統治逐漸穩固,自身力量不足,困守孤島,糧草難以為繼,抗清事業前途渺茫……

正當鄭成功一籌莫展之時,客家人何斌從臺灣投奔鄭成功,並向其建議奪取臺灣,一為收復自萬曆年間被荷蘭人侵佔的大明領土,而亦可以作為抗清基地。

“臺灣沃野千里,若得此地可以雄其國,耕種足以其食,且橫絕大海,置船興販,移鎮諸將士家眷入其間,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國富而兵強,進可攻,退可守”’

隔海相望,咫尺又天涯——臺灣艱難迴歸之路

明永曆十五年,公元1661年四月,鄭成功留其子鄭經守廈門,自己統帥二萬五千將士在金門誓師收復臺灣。

臺灣的荷蘭殖民者得知後,一方面加強防守,一方面向外求援。鄭成功的船隊也並不順利,因為遭遇海風不得不暫時在澎湖修整。鄭成功船隊利用每月初一和十六兩次漲潮的機會,順利通過鹿兒門抵達臺灣,經過幾番苦戰,逼迫赤嵌城內的荷蘭人投降,緊接著包圍荷蘭人在臺灣最後的據點—熱蘭遮城。

荷蘭殖民者揆一冥頑不靈,負隅頑抗,寄望於援軍到來,所以拒絕鄭成功的招降,鄭成功也不著急,繼續包圍城堡,派人在四周屯墾。當荷蘭人的援軍被打敗後,揆一徹底絕望,為了乞求活命,只得下令投降,明永曆十六年即公元1662年2月6日,荷蘭殖民者揆一投降,宣告被侵佔長達38年的臺灣迴歸大明。

(二)叛將施琅的反攻倒算

鄭成功在收復臺灣後不久積勞成疾不幸病逝,其子鄭經、孫鄭克塽繼續奉行大明永曆正朔,堅持以臺灣為基地反清復明。

隔海相望,咫尺又天涯——臺灣艱難迴歸之路

施琅,原本是鄭成功的部將,因為自身桀驁不馴,與其鄭成功發生矛盾,釀成其父、兄被殺的慘劇,施琅憤而再次投降滿清。

公元1663年,滿清勾結荷蘭人企圖攻入臺灣,遭到失敗後,滿清罷免施琅職務,由主戰變為招撫,派孔元章入臺招撫。

公元1682年,滿清結束三藩之亂,再次啟用施琅為水師提督,8月13日,施琅是從臺灣叛逃出來的,自然熟悉臺灣軍務,帶著滿清韃子的軍隊踏上臺灣土地。

隔海相望,咫尺又天涯——臺灣艱難迴歸之路

雖然施琅進入臺灣主動去祭拜鄭成功,自稱克臺是為國為民,不因為與鄭成功私仇,……無論施琅是否真心,但施琅終究是叛明降清,助紂為虐,同吳三桂、洪承疇等一樣不愧是漢奸,滿清的好奴才。

施琅在佔領臺灣後本性暴露無疑,公然侵佔臺灣良田,無論有主沒主,並且漁民也要向其交租稅,稱之為‘施候大租’由滿清在臺灣的官吏代收送到北京的施府,一直持續到滿清行將就木之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