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嬰幼兒時期的陪伴,決定了孩子的人生底色是暖還是暗!

孩子嬰幼兒時期的陪伴,決定了孩子的人生底色是暖還是暗!

孩子長大後的性格和一些行為,很大程度都可以從幼兒時追根溯源。

最近《妻子的浪漫旅行》中,汪峰一句話:“有時候陪伴比血緣關係更重要”,讓很多人看到了章子怡和汪峰生活溫暖的另一面,同時,也從這句話中發現,章子怡確實是一個不錯的“後媽”。

章子怡和汪峰的感情一直受到大眾的質疑,特別是每次牽涉到小蘋果出境,汪峰的前妻都會迅速回應。然而小蘋果心甘情願喊章子怡“媽媽”,那是因為在她最需要陪伴的時候,章子怡給了她母愛,帶她一起旅行,帶她買衣服,買鞋子,彎下腰為小蘋果試鞋子,這樣的後媽讓長期缺乏母愛的小蘋果心理暖暖的,所以在這裡,她找到了母愛和心靈歸宿。

孩子嬰幼兒時期的陪伴,決定了孩子的人生底色是暖還是暗!

現在很多孩子因為父母工作太忙,經濟條件原因,被爸爸媽媽放到爺爺奶奶那裡養大,爸爸媽媽忙於工作,基本上沒什麼精力關注孩子的內心成長,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也沒法陪伴在孩子身邊,這樣的結果就是,孩子的內心缺乏安全感,很容易遇到問題時候,心理走向極端。

去年湖南益陽12歲男孩小康弒母事件,引發很多人唏噓,更讓很多人反思。

小康的爸爸媽媽長期在外面打工,他一直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爺爺奶奶也不會和孩子溝通,老人只會讓孩子吃好穿暖,嬌慣孩子,以至於當他的媽媽回老家生二胎,在家裡管教他學習時候,和媽媽發生衝突後,他竟然用刀砍殺自己的親生母親,並且之後還哄著年幼的弟弟睡一個晚上,第二天沒事人一樣。

孩子的童年本該在父母的陪伴下,安全多彩而溫暖的,然而,由於各種原因,有些孩子只能自己在灰暗中行走,沒有人引導,心靈上得不到父母的安撫,以至於幼兒時候種下了灰暗的種子,這種灰暗成了他性格的底色,遇到問題看不到陽光,很容易走極端。

孩子嬰幼兒時期的陪伴,決定了孩子的人生底色是暖還是暗!

那麼家長應該如果進行高質量和溫暖的陪伴呢?

多陪孩子做各種親子游戲

孩子天生愛玩各種遊戲,特別是親子扮演遊戲,孩子們百玩不厭,家長多些耐心,陪伴孩子進入角色,進行互動,讓孩子在遊戲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力。

陪伴孩子親子閱讀

幼兒時期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孩子受益終身,這種閱讀習慣會伴隨孩子一生,讓孩子的心靈得到充實,遇到不急躁,明事理,辨是非。

陪伴孩子走出去遊玩

家長在陪伴孩子游玩的過程中, 孩子的眼界開闊了,親子互動拉近親子關係,讓孩子體會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好。

孩子心情低落時及時關注

孩子心情低落時候,家長及時觀察到,可以試著和孩子溝通引導,也可以在旁邊陪伴孩子度過低落時期。

給孩子傳遞陽光的心態

孩子的心理狀態,很大程度和爸爸媽媽的心理狀態有關,所以,高質量的陪伴孩子,就應該給孩子帶來更多的陽光,而不是嘮叨和責怪!

想要孩子長大後成為一個內心陽光,性格開朗的人,那麼就應該在孩子嬰幼兒時期給孩子的人生底色圖上溫暖的色調,這樣長大後孩子,心靈才是陽光溫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