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杜甫(四) 被安祿山叛軍俘虜,卻能僥倖逃脫!

上一篇說到安史之亂爆發。

天寶十五年當安祿山的部隊破了潼關之後,杜甫開始了西逃至鄜洲(今陝西富縣)。潼關是長安東面的要害關卡。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這樣的一個大唐,瞬間就要瓦解了嗎?此時的李隆基更是已經逃到了四川!我想杜甫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要亡國了?

聖人杜甫(四) 被安祿山叛軍俘虜,卻能僥倖逃脫!

天寶十五年八月當杜甫聽聞太子李享在武陵繼位(史稱唐肅宗),他心裡又燃起了希望,他隻身趕去投奔,卻不料半路被叛軍抓住送往了長安。

安祿山對於這些官員俘虜的做法很簡單就是想盡辦法讓們為我效力,不服從的就打,再不行就殺!和杜甫一樣被俘的王維就在逼迫下無奈為叛軍效力,以至於戰亂平息后王維險些被處斬,幸虧他曾寫有《凝碧池》抒發國破家亡的感傷才免於一死!

杜甫卻不一樣,他不但沒有為安祿山效力,還活著逃出來了!這厲害了!

其實杜甫是因為官職太小,安祿山沒把他當一一枚棋子罷了。

但不管什麼原因,被抓的杜甫沒有為安祿山效力這點,就能讓後人稱之為聖了。

聖人杜甫(四) 被安祿山叛軍俘虜,卻能僥倖逃脫!

在戰亂時杜甫寫有《為華州郭使君進滅殘冠形勢圖狀》和《乾元元年華州試進士策問五首》兩篇文章出謀獻策。至於李享或者郭子儀有沒有看我就不知道了。

至德二年(唐肅宗年號),郭子儀的部隊打到了長安北部,杜甫也投奔過去,被唐肅宗封為左拾遺。這個官也就是七品或者八品,是個為皇上提諫言的官。但對於四十七歲的杜甫而言在戰亂中憑藉著自己的不屈總算是謀得個正經職位了!

可好景不長,曾在唐玄宗時期擔任過宰相的房琯在咸陽縣陳濤斜大敗,唐肅宗要將房琯罷為散官,杜甫上諫替房琯說情,得罪了唐肅宗,好在當時的宰相張鎬力保杜甫才保住了左拾遺這麼個小職位。但唐玄宗也不再待見杜甫。

乾元元年(還是唐肅宗的年號)李享終於還是因為房琯的原因把杜甫貶到華州。

這個房琯是個喜歡請客的主,杜甫也常是他的座上賓,想必是因為如此杜甫才會替他說話的吧!

《瘦馬行》

東郊瘦馬使我傷,骨骼硉兀如堵牆。

絆之慾動轉欹側,此豈有意仍騰驤。

細看六印帶官字,眾道三軍遺路旁。

皮幹剝落雜泥滓,毛暗蕭條連雪霜。

去歲奔波逐餘寇,驊騮不慣不得將。

士卒多騎內廄馬,惆悵恐是病乘黃。

當時歷塊誤一蹶,委棄非汝能周防。

見人慘澹若哀訴,失主錯莫無晶光。

天寒遠放雁為伴,日暮不收烏啄瘡。

誰家且養願終惠,更試明年春草長。

杜甫任職左拾遺的這幾年總是寫一些仕途不得意的詩篇,這瘦馬再想象杜甫的瘦子模樣想必是在寫他自己曾歷經磨難,不知這馬是否是安史之亂前高適到長安時送給杜甫的‘颯露紫’?

聖人杜甫(四) 被安祿山叛軍俘虜,卻能僥倖逃脫!

下一篇說杜甫被貶後。

聖人杜甫(四) 被安祿山叛軍俘虜,卻能僥倖逃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