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種坐姿損傷寶寶大腦和身體,你家娃佔了幾種?

坐姿,從小到大,對孩子的身體和智力都有著不小影響。這些有損身體或大腦的坐姿,你家娃佔了幾種?請警惕,最好別有!


常在朋友圈看到大家曬娃的各種姿勢,許是職業病,每每看到這些照片,我都忍不住想要提醒一下:這樣坐,對孩子可沒有好處,有些姿勢甚至對孩子會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

01

1-3個月警惕這些坐姿

很多長輩都表示,這屆孩子越來越精,從前新生的寶寶一躺就是百天,現在的孩子,一出了滿月,就迫不及待的要看世界了。

不肯乖乖躺著,也不滿足於打橫抱,偏偏想要半偎坐在大人身上。

3個月之前一定要避免下圖的這種抱坐,不推薦的理由:

新生寶寶的脖子和腰腹肌肉沒有足夠的力量。

這些姿勢容易讓寶寶上身前傾,低頭含胸,頭的重量會牽拉脆弱的頸部,整個上身的力量全都落在脊柱上而沒有任何支撐。加上3個月前的寶寶脊椎非常脆弱,長時間施壓很容易出現脊椎損傷。

這5種坐姿損傷寶寶大腦和身體,你家娃佔了幾種?

如果想要抱坐,推薦下圖這種姿勢——朝前抱坐。

這5種坐姿損傷寶寶大腦和身體,你家娃佔了幾種?

正確要點:要確定寶寶的背部以及頭部的重量都是靠在你身上才可以

  • 讓寶寶的背部"躺"在你的胸上,這樣他的頭、頸可以獲得支撐;
  • 一手托住他的臀部,另一隻手挽住他的胸部;
  • 時時注意孩子頭部的支撐情況;
  • 如果你準備坐下來,那麼寶寶可以放在你的大腿上,托住臀部的手也可以放鬆一會兒哦。

一旦寶寶頭部穩定之後,媽媽們就可以適當“抱坐”了。

“抱坐”等於將寶寶的上半身抬高,使得整個後背以及頸部、頭部都能得到支撐,這樣寶寶既不會太累,又能滿足“想坐”的慾望。

02

6個月之前警惕各類工具導致的不良坐姿

C爸之前寫過,6個月之前的寶寶,髖關節發育不完善,如果坐姿不對,很容易造成髖關節發育不良。

髖關節是球窩關節,在生命最初的幾個月,最合適的姿勢是允許球在球窩內自由轉動。

這5種坐姿損傷寶寶大腦和身體,你家娃佔了幾種?

但是,如果髖部過早的被迫進入伸展位置(上圖所示),那就容易造成兩種問題:

一種由於壓迫致使球形窩的邊緣永久變形,也就是常說的髖關節發育不良;

另一種直接從球形窩滑出,也就是髖關節脫位。

髖關節發育不良或脫位的風險在頭6個月是最大的,6個月之後,寶寶的髖關節更發達,韌帶更強,就不易發展成髖關節發育異常。

這5種坐姿損傷寶寶大腦和身體,你家娃佔了幾種?

最健康的位置應該是如上圖所示,使臀部自然地分開或分散到兩側,讓大腿有支撐,讓臀部和膝蓋自然彎曲,也就是青蛙位、騎士位。

所以平時不管是抱坐、用背巾、坐安全座椅,還是選擇嬰兒揹帶,都應該選擇可以騎士位姿勢的,以便髖關節的正常發育。如下圖所示:

▼左側姿勢是不提倡的,右側的是更科學的

這5種坐姿損傷寶寶大腦和身體,你家娃佔了幾種?

這5種坐姿損傷寶寶大腦和身體,你家娃佔了幾種?

這5種坐姿損傷寶寶大腦和身體,你家娃佔了幾種?

03

4-8個月警惕過早坐

大部分的寶寶在6個月左右會坐,但是很多家長迫不及待要幫寶寶一把。於是下面這種畫面就很常見:

這5種坐姿損傷寶寶大腦和身體,你家娃佔了幾種?


這5種坐姿損傷寶寶大腦和身體,你家娃佔了幾種?


細心觀察就能發現:

  • 過早坐的寶寶整個脊椎是呈C型彎曲的,他們的肌肉缺乏相應支撐起來的力量。
  • 有的寶寶甚至會往前栽,這不僅很危險,還容易給寶寶造成驚嚇,對“坐”產生陰影。
  • 還有些大人一到6個月急於給寶寶添加輔食,也會把娃“擺成”坐姿餵食。
這5種坐姿損傷寶寶大腦和身體,你家娃佔了幾種?

但其實,添加輔食比月份更重要的是寶寶的能力,能力不達標,過早餵食,坐姿不當反而會影響口腔發育。

寶寶的姿勢控制和大肌肉運動技能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他們吃飯時獨立活動的能力。

無論坐在哪裡,孩子們都需要在進食時保持直立和穩定的姿勢控制,這不僅是為了控制口腔運動技能,也是為了防止窒息。

這就需要寶寶保持骨盆、軀幹與頭部的穩定和直立,如果缺乏這種體位控制能力,那麼寶寶口腔能力就會表現出明顯的困難。

對於還無法很好獨坐的寶寶,需要拿個墊子給予寶寶背部的足夠支撐來幫助他背部挺直。

已經可以坐好的寶寶,下圖是最標準的坐姿:

  • 從骨盆開始,臀部應該是穩定的,整個背部可以依靠自己的肌肉力量來保持背部是挺直的;
  • 而對於較大的孩子,腳應該放在地板或腳凳上,坐姿應該臀部90度左右,膝蓋和腳踝90度左右。


這5種坐姿損傷寶寶大腦和身體,你家娃佔了幾種?

這5種坐姿損傷寶寶大腦和身體,你家娃佔了幾種?

04

1歲之後警惕W坐姿

學步期的寶寶很容易出現的一個錯誤坐姿就是W坐。

常常看到已經坐的很熟練的寶寶雙膝很自然的向後彎曲,坐在地上看書或玩玩具。從寶寶頭頂看,他的腿就像是字母W。


這5種坐姿損傷寶寶大腦和身體,你家娃佔了幾種?

這是個最省力的的坐姿,是不需要花力氣去維持身體平衡的。但是,不建議會走路之後的寶寶繼續長期保持這種坐姿,因為:

持續的“W”坐姿,容易導致不同程度的盆骨外擴,或是髖關節脫位;

長期保持“W”坐姿時,會導致大腿骨內轉,並連帶引起膝蓋關節內轉,最終導致雙腳內撇,走路很容易“八字型”;

W坐姿會讓寶寶坐得很穩,但正是因為太穩了,就會減少和降低寶寶轉動身體的機會和自由度。寶寶會習慣用左手拿左側的東西,右手拿右側的東西,但卻無法鍛鍊手跨過身體中線拿對側物品的能力,這項能力,是以後寫字具備的一項前提技能;

“W”坐姿使腿部的部分肌肉和肌腱都壓縮在一個非常短的範圍,時間長了,寶寶的關節發育就會受到影響。

比較推薦的幾種坐姿:

▼盤腿坐姿

這5種坐姿損傷寶寶大腦和身體,你家娃佔了幾種?


這5種坐姿損傷寶寶大腦和身體,你家娃佔了幾種?


▼ V型坐姿

這5種坐姿損傷寶寶大腦和身體,你家娃佔了幾種?


▼並腿坐姿:雙腿並齊,向前伸直

這5種坐姿損傷寶寶大腦和身體,你家娃佔了幾種?


▼交替側坐

這5種坐姿損傷寶寶大腦和身體,你家娃佔了幾種?


寶寶的坐功熟練之後,建議多種姿勢輪流變化,因為不同的坐姿鍛鍊的肌肉群側重是不一樣的。

05

2歲之後,警惕坐姿懶散

CC幼兒園每天都有個有趣的活動,練坐姿。

咱們有句老話:小時候坐沒坐相、站沒站相的孩子長大成不了氣候!

其實姿勢背後代表的,是孩子的專注程度。

2歲之後的孩子需要一些專注較強的活動,不管是玩玩具,還是聽繪本,如果坐姿懶散,那麼效果也會差很多,這一點上了幼兒園立馬會得到證實。

這5種坐姿損傷寶寶大腦和身體,你家娃佔了幾種?

CC幼兒園老師跟家長們講過,同樣講一本繪本,坐姿端正的小朋友永遠比坐姿懶散的小朋友掌握的情況要好。

這5種坐姿損傷寶寶大腦和身體,你家娃佔了幾種?

我平時帶CC玩也深有感觸,她越來越大,我們時常會玩一些“費腦子”的遊戲。

比如我們用小熊恐龍玩加減法,如果是橫七豎八的歪在床上玩,我就發現CC計算的能力超差。但如果我倆端坐在桌子對面,“正兒八經”的玩一會兒,她的正確率就極高!

這背後的醫學原理是,端正的坐姿比懶散的坐姿使肺部受擠壓程度更小,不會因為過度擠壓肺部導致進入身體的氧氣變少,進而影響大腦的氧氣供給不足,造成注意力難以集中,其實跟咱們之前提到的,運動改變大腦的理論是一脈相承的。

06

坐姿,其實不只是坐姿、姿勢,從小到大,從身體到智力都在無時無刻的影響著孩子。

養育孩子的路上我們不能閉門造車,有些東西只需要父母一點點注意,就能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一定要記得注意起來哦。

覺得有用就分享給身邊的小夥伴吧,大家一起科學帶娃!一同檢查檢查寶寶們都“坐”對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