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须“看天吃饭”,90后在“聪明”的玻璃房种出高产黄瓜!

“今天是黄瓜成长的第36天,明天就可以采摘了!”在苏州市倪家湾玻璃温室里,94年的姜蓉蓉看着温室里的黄瓜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这里的黄瓜都是智能化种出的,不仅高产还是无公害绿色的。这个生产黄瓜的玻璃房子有何秘密武器?看苏州记者走进“聪明”的玻璃房一探究竟。


无须“看天吃饭”,90后在“聪明”的玻璃房种出高产黄瓜!


走进相城区漕湖街道倪家湾,一幢由透明玻璃组成的“房子”在阳光下显得无比梦幻。


无须“看天吃饭”,90后在“聪明”的玻璃房种出高产黄瓜!


“可别小看这个玻璃房,充满智慧。”苏州漕阳生态农业的副总经理傅静芳介绍说,玻璃温室7000多平米,以玻璃作采光材料,骨架由采用经热镀锌防锈处理的钢构件组成,使用寿命可达20年以上。里面配备遮阳、降温、加温、通风换气、灌溉等配套设备。


无须“看天吃饭”,90后在“聪明”的玻璃房种出高产黄瓜!


玻璃房内,满眼翠绿,25岁的姜蓉蓉正在将黄瓜藤上的侧枝摘去。一根根藤上结满了小黄瓜。


无须“看天吃饭”,90后在“聪明”的玻璃房种出高产黄瓜!


“咦,这里种黄瓜都不用土壤?”

“所有玻璃温室均采用无土栽培技术。这里的‘土’就是岩棉。把黄瓜种在岩棉上,用滴箭输送营养液。”看出记者的疑问,姜蓉蓉笑着说,无土栽培技术的优点不受土壤条件限制,有利于根系的发育,避免土壤细菌和害虫对作物的侵染,且节省劳动力。


无须“看天吃饭”,90后在“聪明”的玻璃房种出高产黄瓜!


而岩棉上插着的滴箭也不简单,营养液作为无土栽培的核心,其配制和管理大有学问。营养液每天的用量、时间均由专业的管理系统实时监控。


无须“看天吃饭”,90后在“聪明”的玻璃房种出高产黄瓜!


“不像过去种田,要看天吃饭,这里都是靠聪明才智种蔬菜水果。”学园艺专业的姜蓉蓉神秘一笑,玻璃房都在电脑的控制之下,温度、灌溉、施肥都是智能的。


无须“看天吃饭”,90后在“聪明”的玻璃房种出高产黄瓜!


姜蓉蓉介绍说,温室采用荷兰的一家全球领先的温室管理自动化公司 priva操作系统。自动系统会利用传感器,将各种室内外环境数据采集进来,按预设的控制策略,驱动调节设备,达到温室自动控制的目的。


无须“看天吃饭”,90后在“聪明”的玻璃房种出高产黄瓜!


此外,玻璃温室几乎不使用农药,而是利用生物防治昆虫的天敌进行防治。在玻璃温室里,还配备了可调节高度的采摘作业车。


无须“看天吃饭”,90后在“聪明”的玻璃房种出高产黄瓜!


温室生产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每天测定灌溉量、排液量、PH值、EC达到最佳的灌溉策略。所以玻璃房生产出的黄瓜也高产。

“黄瓜的种植面积是1600平米,3800棵,预计日产600斤,可连续采摘3个月。”姜蓉蓉说,第一个月的产量可达2万斤,她细心测量过,黄瓜一夜就可以生长2厘米,个头达12厘米就可以采摘。


无须“看天吃饭”,90后在“聪明”的玻璃房种出高产黄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