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去除劑的真相!漂亮的外表包裝著的可能是杯“毒藥”!

自從中央成立環保督察組之後,便迅速颳起了一股“環保風暴”;不僅對治汙不力的汙染企業進行通報和查糾,對履責不力的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也公開通報全面問責,將板子真真切切地打到責任人的屁股上。

COD去除劑的真相!漂亮的外表包裝著的可能是杯“毒藥”!

有句俗語叫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隨著汙水處理行業治理政策的逐漸規範與嚴格,一些違規排放企業經營風險程度與日俱增。伴隨而來的就是各種作假手法,比如跨線、暗管、假樣、兌水等。

不過說句公道話,對於汙水處理從業者來說,偷排或許不是出自本意,要知道在那個政府包庇,企業一心賺錢的時期,你不做假偷排,有人搶著幹,不幹就滾蛋!為了生存,為了家庭,也只能昧著良心去做這些違法的事情了!

不過,隨著環保理念的逐漸深入人心,以及環保問責風暴的越刮越烈,上到環保局整個領導班子下至企業負責人,但凡出現失職或違規排放,該撤的撤,該抓的抓,讓地方環保部分不敢再明目張膽的包庇企業主,企業自然也不敢再如此胡作非為!

於是,達標排放的重任便壓到汙水處理從業者的身上!超標成了懸在汙師頭上的利劍,時刻存在著危險!此時一款神奇的藥劑走紅:COD去除劑!

COD去除劑的真相!漂亮的外表包裝著的可能是杯“毒藥”!

1、什麼是COD去除劑?

COD去除劑是一種低分子量的無機化合物,具有極強的破壞能力,能夠迅速與廢水中的有機物反應,是一種新型的廢水處理藥劑。無需增加廢水處理設施,可直接投加於排放口,適用於中低濃度難以生化的COD廢水。

在汙水處理行業內,它也叫屏蔽劑、掩蔽劑,主要成分是氯的高氧化物——氯酸鈉NaClO3,屬於一種強氧化性的化學藥劑,通常為白色或微黃色粉末狀晶體。

2、COD去除劑到底有沒有效果?

在常溫下,氯酸鈉不會與COD發生反應,只有在測量COD時,酸性條件下高溫消解時才起到了氧化COD的作用。

COD去除劑的目的作用是干擾COD的測量,屏蔽COD而已,水中真正的COD並沒有被去除,所以效果不大。

3、如何使用COD去除劑?

正常情況下,COD去除劑應該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避免火種、熱源。所以COD去除劑不宜久儲,包裝要密封緊密。要和易(可)燃物、還原性藥劑等分開存放,切忌混儲。裝卸時要輕拿輕放,失火時,可用霧狀水撲滅!

另外,COD去除劑具有腐蝕性,汙水處理操作人員必須做好防護措施,佩戴防護面屏和防腐蝕手套,操作時應按規定投加,禁止與強酸、強鹼同時使用!

COD去除劑投加比例:

COD去除劑在不同水質的投加量也是不一樣的,具體投加量需要做小試確認。取一定量的排放汙水,加入適量的COD去除劑後,攪拌均勻後,測COD值確定去除劑的投加量。(注:COD去除劑不能過量投加,會導致COD測量值為負數!)

4、使用COD去除劑是否違法?

COD去除劑一般也只是應急使用,一般情況下用不到,所以如果企業利用COD去除劑來篡改、偽造監測數據的,就可能觸犯到法律了。

因為根據環境部印發的《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判定及處理辦法》中第四條規定:人為使用試劑、標樣干擾儀器的以篡改監測數據論處!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以罰款!

所以,一般情況下還是儘量少用,畢竟在汙水處理行業沒有什麼神藥,也沒有什麼大神,只不過是術業有專攻而已,不能盲目崇拜什麼藥劑或者專家,只有自己掌握專業知識,才能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COD去除劑的真相!漂亮的外表包裝著的可能是杯“毒藥”!

COD去除劑的真相!漂亮的外表包裝著的可能是杯“毒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