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省试点首席教师,这样做真能带动教育发展吗?

百姓茶馆话人生


给教育设置首席教师,设置督学等,其实都是形式主义,做的表面文章,对教育只起到点涰,修饰的作用。对教育的振兴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解决不了教育的实质问题。并不可能得到进一步推广。

一、教育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教育不是仅仅靠一个首席老师所能推动的。

教育的振兴既源于全体老师对自已职业的认同感与自我奉献精神;也与党和政府对教师各项利益的保障有关;各级教育领导部门对老师提出的具备而明确的,让老师感到心悦诚服的教育原则息息相关;全社会对待教育与教师的态度与支持度相关。当然也更与在管理教师教学中,让老师的满意度有关。

这岂是一个首席老师,一个督学,一项政策比如广为诟病的职称等所能推动得了的?

近代,作为教育最成功的例子莫属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

在那样艰苦,混乱的时代里,成就了多少大师级人物?

若想全方位振兴教育的角度出发,在各种有关教育的配套设施基本完善的情况下,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教师的内心需求并予以应有的尊重。

教师的内心需求无非是:一是有一份看上去不太寒酸的薪资标准。二是教育管理不能企业化,模式化,应遵循应有的教育教学规律。三是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提出具体而明确的标准。四是撤消任何阻碍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政策性干预。五是树立教师正面形象,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氛围。不能让老师认真工作时胆颤,出了偏差时胆寒的事情一路演绎下去。

而这些不是一个首席教师所能完成的。

可以肯定地说,首席教师的设立,对本校教师的教学工作也许有些指导作用。但负面影响更大。

一是在威权管理下的老师又多了一个特殊人物。这个特殊人物若出现了特权意识,将会削弱校长权威。

二是首席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应该在本校老师中本应既接地气又具有一定高度。但是否为其他老师所认可?

三是首席教师经过名师名专家的培训,是不是更细化为对老师具体的教学行为的干预,纠结于老师组织的教学活动的残枝末叶,吹毛求疵?

四是许多老师在晋副高时已困难重重,首席教师可以说是基本已堵死了绝大一线老师的晋升正高的通道与一丝希望。

至于师德,早已是应该强调与规范。失德无德的老师对学生起不到榜样示范作用。

减轻老师负担,也许是一种号召。要想真正做到给老师减负,应首先明确应该给老师减那些负,并预以强力推行,才是真正地减负。

一袭轻岚:专注教育。站在基层为教育发声。





一袭轻岚


实行首席教师制,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宣示和舆论导向上的宣传,如果不从教师的切身利益出发,解决教师的刚需和痛点,这种形式主义的东西 ,不能从根本上带动教育的发展,个人认为,只能起到烘托一下气氛的作用,不能从根本上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也就无法有效推动并促进教育的发展。如果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解决教育发展的底层逻辑,还是要从解决待遇、社会地位、职业优越感、从教高尚感、工作归属感、事业成就感等方面加以法律法规制度层面上的支持鼓励和扶持界定,并在社会实际生活和社会舆论导向方面,加以善待老师,尊师重教,让老师有荣誉感和获得感,才能提升教师的教育主动性和工作积极性,才能推动并促进教育的发展。否则一却都只是蜻蜓点水,昙花一现,无法触及教育的根本,无法直击教育和教师的痛点,解决不了实际性问题。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谢谢!


著名儿童教育家陈加荣


教育部于今年三月底发布《关于开展中西部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计划试点工作的通知》,计划2019年在安徽、河南、陕西、甘肃等四省先行试点,目的是通过设立中小学首席教师,发挥他们的学科带头示范作用,推进当地乡村教育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此《通知》也明确的开展该计划的实施目的和选拔首席教师的岗位条件和职责。在设立条件一项,明确提出要求“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育人成绩显著”“考研能力强”“组织能力较强”“获得市级以上教学成果奖项的优先考考虑”“副高级职称以上,50周岁以下,不含乡镇中心校正职校领导”

部分原文件如下图所示:

从实施目的的选拔首席教师的条件来看,可以说,此计划的出发点是好的,如果能选拔出一些有能力、有干劲、有责任感、能组织带动能力、有过硬的教学水平能上台起到示范作用等,确实也能指导老师们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

小徐老师早年经常代表学校到各地听一些优秀教师的讲课,每次学习归来都有巨大的收获,不仅在设计课堂,提高专业能力上,还在组织课堂,管理学生上也有收获,因此小徐老师相信,如果能真正选拔出业务能力极强,责任心极高的优秀教师来充当首席教师,亲临各学校示范讲课,带到各学校教师之间的教学问题上的切磋,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确实大有裨益。

这次四省试点对首席教师的选聘,将面向县域内中小学教师公开选聘,真正在教学上有实力的老师才有资格被选上,而且一旦选入首席教师,且能胜任此职务,工作成绩突出的话,将为首席岗位提供津贴,并优先评优评模,在晋升正高级职称上也要优先考虑。这不能不说,一线教学能手施展报负的机会来了,这将让有能力、有干劲、有责任感的一线教师的迎来自己职业生涯上的一个春天。

但是,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在对首席教师的选拔上设定了职称限制,要求首席教师需达到副高级职称以上,50周岁以下,不含乡、镇中心校正职校领导。

小徐老师不知道河南、安徽、陕西、甘肃等地,副高级职称晋升的情况是怎样的,但结合本人所在地的职称晋升情况来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小徐老师所在地从2008年至今中小学高级职称名额一个没有。因为按职称限额标准,我地的副高级职称名额早已超过了最高限额,因此要等在职的高级职称退休后,才能空出一部分名额来,供当年够晋升条件的教师晋升。这样一来,早十年前评上高级职称的老教师,多已超过50岁。实在没有在年龄上能满足此条件的首席教师可选。

在本人所在地,当年没执行职称“限额制”之时,初级职称需要在职四年后可评,中级职称需要任初级职称六年可评,中级职称晋高级职称需要任中级职称十年可评,如果22岁入职教育系统,至少要到42岁才来评上高级职称,这还是在当地有名额,且自身够条件的情况下。而我地从2008年至今没有高级职称的名额,也就意味着,即使是2008年最后一批晋升高级职称的教师也超过了50岁,实在是选拔不出来。

二、多年来,在一些教育落后的地区,能晋升高级职称的老师,多是教育管理人员,不是任正职的校领导,就是任副职的校领导或者和上级领导有亲属关系的教师才能评上,并不代表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高于其他未评上高级职称的教师,由此看来,如果从高级职称里选拔首席教师的话,在业务能力上是否出类拔萃有待考查。

另一方面,如果选拔首席教师,那么这名首席教师必须有过硬的业务实力,相信一些滥竽充数的“东郭先生”们根本不敢接手这一职务。因为此《通知》明确规定对首席教师进行年度考核,如果做不出成绩,不能胜任,则予以解聘。

三、对中西部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整体业务水平的滞后,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足等,要改变这一根本原因仅靠设立首席教师来带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是不现实的。

如果老师们有工作积极性,在如今的网络信息通达的今天,学习提升自我渠道遍地都是,真正有动力去学的话,根本用不着从首席教师那里获得资源。

小徐老师刚入职时,如果听说哪里有优秀教师授课大赛,即使自费也要去学习,网上听课更是占据着小徐老师的所有空余时间,原因在于对教师职业的深切热爱,对教师职业神圣使命的欣然接受。

然而,随着教师地位的降低,学生越来不爱学习、不尊重老师,教师工资相对其他职业越来越低的现实,再加上社会对老师的诋毁,让曾经一腔热血的很多教师渐渐寒了心,失去了工作积极性。而这些不是靠设立一两个首席教师就可以改变的。

纵观中西部教师工资现状,工作二三十年,工资在3000块钱左右的大有人在,安徽、河南等地经济落后地区教师招聘遇冷,即使招聘条件降到最低,依然没有多少年轻教师愿意扎根乡村教育,这一现实同样不能仅通过设立首席教师就能带动的。

总之,中西部教育要发展,提高教师职业的吸引力,让能进入教育系统的老师们能不为生计发愁,能安心教书,提高教师的地位,让他们脱离战战兢兢面对教学的生活现状,放开高级职称晋升渠道,让老师们能看到职业发展的前景,能有干劲有奔头,能吸引年轻教师来为乡村教师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这才是从根本解决中西部教育落后,为教育注入新的活力的根本所在。到那时再设立首席老师,其模范带头作用也会发挥事半功倍的效用。


指尖教育帝国


部分省试点首席教师,这个做法很不错,我赞成。首席教师,是一种荣誉,也是教师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不过要对教师的评价体系进行改革,不能限制一线教师的成长,这样才能真正带动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既然部分省试点首席教师,那么在制定条条款款时,就要将重心放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老师身上,只有他们才是推动教育发展的主力军。要打破原有的教师评价体系机制,不要被某些没有实绩能力的人钻了空子。这样不但不能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反而挫伤了一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现在教师的评价体系存在诸多弊端。以教师的职称为例,很多优秀年轻的教师,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对学生的付出也是呕心沥血,在评职称时遇到了重重困难,客观原因,高级职称指标少,再看看评上高级职称的是哪些人?普遍情况是学校领导,因为近水楼台先得月,他们上课时间少,有更多的时间专研政策,并在制定政策时偏向于自己,这就是常说的制度不公。另外,一线教师也不容易吃透政策精神,有时候会出现,有职称名额,但差职称评定的某一项条件,错过这个村,再也没有这个店,对老师可能是一辈子的遗憾。



要推动教育的健康发展,只靠某些人的大吹大擂,永远都不会实现。做教育,要用良心来教书,用爱心来育人。


Lance课堂


设立首席教师的作法立意是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但其结果可能恰恰相反。

其结果可能人为地造成首席和大多数教师的对立情绪。这又是一个梦中拍脑门的馊主意,锉伤的是大多数教师的积极性和进取心。

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应从以下方面去抓:

一是抓教师的生活。俗话说安居才能乐业,提高他们的生活待遇,特别是农村和边远农村地区的教师待遇一定要高于城市教师的。要达到让城里教师感到眼热的水平。教师的待遇要达到让其它行业都问往的水平。

二是搞好师德教育。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事迹。大力推崇历朝历代为人师表的好样板。

三是树教师威严。给教师戒尺,允许罚站,都是几千年传下来的办法。

四是严加管教失德违纪教师,净化队伍。使之成为人之榜样,孩子们心目中的偶像!


用户嫩江浪子


我认为,这种做法会极大的带动教育的发展

首先,这种做法会迅速脱颖而出一批专家级教师

我们现在的状态基本是,大部分教师都是在默默无闻的工作。而不注意抽出时间来进行学习和科研。我们不缺“教书匠",而缺少的是“专家”式的老师。作为教师,应该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身来,加强思想和业务学习,树立远大目标,逐步向专家看齐。



我想,老师们一定会拿出很多的时间来提高自身的能力,一大批专家型的教师会迅速成长起来,成为中小学教育的中流砥柱。然后,他们也会起到引领作用,使得全体老师的素质得到一次质的飞跃。

第二,收入差距拉开,极大的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据说,首席教师的工资收入会成倍增长,这样就会将老师们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开,这样势必会调动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老师们一定会干劲大增,在首席老师的指引下努力工作,教育必将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三,首席教师的设立,会极大的提高教师的地位

“首席"一词有一种高大上的感觉,这是国家给优秀教师的一种非常高的荣誉,作为教师都会感到无上的荣耀,觉得教师地位获得了真正的提高,觉得可以扬眉吐气了。


我很努力的想出了这么多,谁还有,请补在评论区吧,太激动了,我都不知道写了些什么。


爱河北人


我不知道什么样的教师能成为首席教师。就目前中小学教师中的高级职称者99%被领导和某些人霸占,这些人中99%的又不从事一线教学工作,而工作的高级教师教学效果也不是很好!也许是我属于井底之蛙吧,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就只能在农村的中小学任教,看过许多如此的现象,也听过许多教学能手新秀的示范课和他们的讲座,但是我清楚的知道,教学面对的是活生生的有生命的学生,面对的是脑子在不断思维思索的学生,教学的预设要不断地调整到与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感悟能力、情感共鸣同步,而且要不断的引导学生朝预设的教学目标发展,可见,教学能力教学水平与教学实践是密不可分,无数次的教学,面对无数个不同的学生,一个优秀的教师的教学经验才能慢慢的总结形成而且要不断调整。不是脱离教学实践的校长和那些搞理论研究的所谓的名师就是首席教师的!

所以,只有爱教育爱教学的从来没有离开一线的教师,才有可能是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一个好教师不一定是什么能手新秀专家,也不一定是什么高级教师。

面对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面对如今教育界许多追名逐利现象,我对什么首席教师不感兴趣。


为爱而生162501475


其实看到“首席教师”这个名词的时候,绀珠教育马上联想到的是另一个词,那就是“骨干教师”,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从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开展中西部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计划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可以了解到,是要遴选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素质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组织协调能力强的优秀教师,支持他们大胆探索,创新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鼓励他们成长为当地基础教育领军人才。同时,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当地乡村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进而提高中西部乡村教育质量。

简单来说,设立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的目的,是引导优秀教师扎根乡村学校,并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当地乡村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进而提高中西部乡村教育质量。

因此可以看出,试点首席教师,有以下几个目的:

一是发挥模范示范作用。通过设置首席教师,让优秀教师积极做好传帮带,比如成立名师工作室的方式,促进中青年教师的成长,以一带多,促进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二是留住人才。从现状来看,农村优秀教师留不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里面涉及到待遇、职称、教科研环境的问题。通过设立首席教师,能够让那些优秀教师价值得到充分展现,能够享受到与城市教师同等,以及更优的环境和待遇,留住人才,让青年教师成长有了方向,看到希望,有利于稳定农村师资队伍。

三是有助于破解农村教师职称评定难的问题。长期以来,农村教师在职称评定,在指标、机会均等方面处于劣势,特别是高级职称评定上难度更大。通过设立首席教师岗位,确保乡村学校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这也是在推进职称评审制度朝职务聘任管理方向改革。今后,乡村首席教师岗位就可直接设为副高级或正高级职务。这将对农村教师长期困扰的高级职称问题得到有效破解。

所以,总体来说,相对于骨干教师侧重单学科教学水平,首席教师更加侧重于全方位的师资素养,不仅仅能够提升农村学校教学水平,而且对于提升学校办学条件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从以前骨干教师培养来看,出现了非教学任务过重,严重干扰其教科研工作的现象。所以首席教师设定,同样需要注意要,突出“教学”属性,积极创设让首席教师安于教学以及创新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的环境,不能让首席教师陷入繁重的非教学事务中,真正让首席教师岗位起到教学引领作用。

而对于首席教师来说,也不能取得后将其作为一项荣誉、头衔,只有潜心钻研,在教学岗位更加努力,甘于奉献,积极帮助其它教师成长,这才能称得上是称职,也才不负首席教师设置的初衷。

大家对设置首席教师有怎样的看法,欢迎一起来讨论。

<strong>


绀珠教育


绝对不能,反而滋生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就类似于“砖家”一样,不能够深入到教育一线,不能够到最难的地方任教,就不能称为什么首席教师。城市教师永远体会不到乡村教师的难处,发达地区的教师永远体会不到经济落后地区的老师。

就以目前的职称结构来说,存在很多的弊端,有一部分老师的高级就是徒有虚名,见过有的老师借调到政府部门了,之后有机会了就弄了个高级教师,一天课没教过,就成了高级教师;还有一部分是中心校的工作人员,可以说是基层老师的直接管理者,他们可以左右晋升高级的指标和条件的创造,自然而然就有了很多机会,于是就成就了自己;还有就是凭借关系搞成了高级教师;凭借自己的成绩或是教学效果晋升高级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因此可以想象首席教师的弊端有多少了。

教育本是一片净土,可是现在却搞得乌烟瘴气,失去了本色,取而代之的是尔虞我诈,牵强附会、趋炎附势……等等,教育这片净土变成了社会化,很难培养优秀的孩子,所以为中国的基层教育堪忧。

言语不周,敬请谅解。


宾宾说教育


纯粹是一个幺蛾子,为什么这样说,第一,如何进行筛选,还是以往的评价、评选标准!纯粹是在搞个名目!其次,一个地区一个首席教师就能带头搞好教育,有什么依据,难道又是拿‘’探索‘’这二字来标榜其巧立名目的合理性,纯粹是砖家在梦里指挥教育!再次首席教师有没有硬性的任务标准,如何落实这些标准,考核标准又是什么。头顶首席教师的光环,是否又像评上高级职称后成甩手掌柜!

不实实在在的提升教师待遇,总是雷声大雨点小,让老师过着窘迫生活来教育!做点实事让老师真心、勤心、自觉扑在自己的事业上,不要总是搞这些花里胡哨东西来糊弄人,只能让大众在心里看不起教师职业,看不起教师!教育怎么会有希望。所以那些首席教师的提法完全是脱离实际,把城市和农村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的做法!各位专家要慎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