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路築夢的職教守望者——記孝感生物工程學校教師鄭海

引路築夢的職教守望者——記孝感生物工程學校教師鄭海

人物名片

鄭海,孝感生物工程學校高級教師、孝感市骨幹教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孝感市知聯會副會長、孝感市政協委員,曾先後獲得孝感市優秀教師、湖北省“三育人”先進個人、湖北省職業院校優秀班主任等光榮稱號。2018年,獲評“孝感市首屆教壇名家”。

孝感日報記者 劉豔

他有一種魔力。能讓調皮的學生靜下來,讓不安的心迴歸學習,還能讓迷途的羔羊找到人生的方向。

很多人談到做班主任,尤其是中職班主任,因不易而稱之為“堅守”。而他說,從教這些年最大的收穫,就是做班主任的經歷,這讓他越來越享受與學生打交道。“沒有學生,就沒有老師。好的老師,能讓學生記住學校、牽掛一生。”

他,就是孝感生物工程學校優秀教師鄭海。

來,我和你們一起做

鄭海從教22年,幹了22年班主任。學生們私下都親切地稱他為“海哥”。能擁有這樣親暱的稱呼,背後的付出只有鄭海最為清楚。

為了能更好洞察學生思想,他通過自學拿到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資格證。

為了瞭解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和他們講接地氣的話,他用休息時間上網,學習年輕人喜歡的表達方式及認可的行為模式。

2013年,他所在的孝感生物工程學校探索技能高考模式,第一個技能高考班,由他出任班主任。學生們剛開始私下說,這個班就是學校的差生集中營,不想學的都轉到這個班來了。

開課才一週,任課老師氣沖沖告狀:幾個學生喝了酒,在教室裡吐得一塌糊塗。他到教室後,只是拿起掃帚說,“來,一起把地掃乾淨”。

本打算迎接“暴風雨”的幾名學生愣住了。清理好現場後,他帶這幾個學生到辦公室,喝茶醒酒。在輕鬆的聊天中,學生認了錯,說一定好好努力,不能被人看笑話。

一兩的身教,大於一噸的說教。鄭海就是用這些看似輕描淡寫的處理方式,讓不少學生對他從“戒心”變“貼心”,由“疏遠”轉“親近”。

知道學生們喜歡田徑運動,他向學校申請每天最後一節課跑操;見學生文化基礎差,他建班級圖書角,每天拿出一節晚自習時間陪著他們讀名著、讀雜誌報刊;發現學生自信心不足,他利用學校武術操競賽的機會,與學生一起為班級取名“啟航班”,並以亮劍精神“劍鋒所指、所向披靡”為班級口號,結果眾志成城,拿下冠軍。

學生們與鄭海的距離拉近了。親其師,而信其道。原本桀驁不馴,不服從管理的他們,變得“聽勸”、積極上進。

會刷廁所,也是了不起的優點

每個孩子都渴望進步。鄭海認為,良藥不一定要苦口,鼓勵的效應遠勝於批評。只有讓學生品嚐到成功的滋味,才能自信自立。

作為班主任,他利用晚讀報時間,每週三次,鼓勵並動員所有學生給自己找優點、為同學找優點。這讓很多孩子的認知經歷了從“我一無是處”、到發現“可取之處”、再到“我原來可以這麼棒”的轉變。

一次,啟航的班長劉子龍自我解嘲地說,我別的事幹不好,但會刷廁所!這話引來一陣鬨堂大笑。

鄭海鼓勵地望著劉子龍,說,“能把廁所刷乾淨,就沒有什麼事做不了!”他因勢利導向學生談工匠精神,“凡值得做的事,都應該做好!能把一件事情做好、做到極致,我們每個人都能變成匠人。”教室裡變得很安靜,不少學生眼裡閃出了不一樣的光芒。

在鄭海的班上,一學期下來常常有八成以上的學生都能拿到至少一個榮譽證書。不少孩子因此收穫學生生涯的首個榮譽,感受到成功,充滿向上動力。

聲稱“只會刷廁所”劉子龍,後來考入湖北職業技術學院,代表學校參加省職業技能競賽,獲得全省第二的好成績。“啟航班”作為學校首個技能高考班,47人參考,17人過本科線,為學校創技能高考品牌校吹響了號角。

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出彩的機會。目前,鄭海的這種做法已在校內推廣,成為學校評價學生的“星級學生評價方案”。

當學生,先學會做一個幸福的人

鄭海用自己的執著將潤物無聲的愛化入平常小事裡,也融進學生們心坎上。很多學生感慨說,做鄭海的學生是幸福的,他會在他認為可控的範圍內,給學生最大的自由。鄭海告訴他們,一個人要有讓自己和身邊的人幸福的能力。既要追求美好事物,也要認同自己,接納不完美的自己,讓自己走得更好更遠。

正是基於此,2008年,他把《弟子規》等國學經典引入中職生思政課堂,後來全校的入學新生,都要學習半年的《弟子規》。他告訴學生說,“《弟子規》不是用來背的,是用來做的。”要求學生身體力行。在這些看起來是束縛人的規矩中,去落實我們原本就應該做好的事。

漸漸的,許多原本叛逆的學生學會主動和父母溝通,更能體察到父母的不易。

家長也感受到孩子在學習國學經典後的變化,紛紛找老師報喜:孩子能主動收拾房間了、學習比以前更自覺、變懂事了、會心疼父母……

鄭海把平常的教育教學中的案例積累彙編成冊,成為學校校本教材。他主編的35萬字的《弟子規新語》,2015年已由南開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

調整頻率,和學生共振;陪伴成長,喚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這就是鄭海一直在做的事。他說,每個學生花期不同,只需用心耕耘,去守望、呵護,就能靜待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