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考研還是就業?聽聽這屆畢業生咋說

清明剛過,氣溫逐漸升高,一轉眼已是四月中旬,還有不到兩個月又將迎來一年畢業季。考研和就業,是大學畢業生繞不開的兩個話題。這兩年,不少大學生表示,考研難,就業也難,那今年情況如何?日前,記者走進牡丹江師範學院,聽聽這裡大學應屆畢業生的看法。

考研VS就業

臨近畢業,很多高校畢業生都比較忙碌。牡丹江師範學院大四學生張佳新最近要輕鬆一些。前不久考研複試成績揭曉,她考上了天津外國語大學的研究生。“目前主要準備畢業答辯。”張佳新介紹,從大一開始她就打算考研,也一直向這個目標努力,未來打算讀博。

大四學生費路然考上了吉林大學研究生。“剛開始考研的初衷,是覺得研究生畢業找工作薪水要高一點兒,機會也比較多。” 費路然表示,不過,複試時,聽了一些老師的經驗後,覺得應該再讀博士,這樣可能更好些。

採訪當天,大四學生肖逸剛剛從北京回來。“我考的是北京公務員。” 肖逸介紹說,之前當了兩年兵,如果繼續考研的話,等到研究生畢業,他的年齡就相對較大了,考慮到家庭負擔、工作經驗等方面,所以選擇報考了公務員。工作後若想自我提升,可以考慮在職讀研。

說起考研還是就業,張佳新說,她所在的院系很多同學選擇考研,直接找工作的相對要少些。“我們系目前有幾十個同學找到工作,簽了三方協議。”費路然介紹。

牡丹江師範學院創業就業指導中心主任李強介紹,目前處於大數據收集階段,粗略統計一下,到目前為止,今年師範學院考研錄取率在10%左右,公務員考試學生在陸續進行,平均每年大概在3%—5%。2018年師範學院的實際就業率為88.81%,在同等高校中就業率是比較不錯的。

二三線城市

成為不少畢業生的選擇

大學生就業是每年的熱點話題,採訪中,記者瞭解到,目前不少應屆畢業生就業選擇更實際,心態也越來越好。

說起這兩年大學生的就業趨勢,李強主任表示,以往,學校很多畢業生的就業願望是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現在不少學生更青睞二三線城市。從就業崗位來看,從原來選擇“高大上”逐漸轉變為根據自己實際需求出發。此外,選擇回生源地的學生增多了,特別是我省為了吸引畢業生留省就業,制定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更多的畢業生選擇留在黑龍江就業創業。

大四學生付秋爽考上了省內公務員。她介紹,他們學院的一些學生已經簽了就業單位,在就業時,目前很多同學可能考慮更多的是職業發展和工作本身。

“現在大學畢業生的心態越來越好,考慮的更加實際。”李強主任介紹,現在學生們選擇工作會綜合考慮,比如工資收入、生活成本、未來發展等,不像之前只選擇一線城市。這兩年,新疆地區師範類的招聘崗位比較多,一些畢業生願意支疆,選擇到基層就業。

職業生涯要儘早規劃

很多大學畢業生表示,考研和就業的競爭都挺激烈,壓力都比較大。肖逸說,今年全國大學應屆畢業生比較多,本科畢業生找工作競爭激烈。公務員現在也比較難考,今年競爭比例提高,好一點的崗位,會有很多人競爭。費路然表示,今年考研的人比去年增加不少,而且有的考試科目題難了,分數線卻提高了。

對此,李強主任建議,大學生要儘早做好規劃,最好在大二就定好自己的方向和目標。牡丹江師範學院就把就業指導課進行前置,如職業生涯規劃開課時間從原來的大二提前到目前的大一第二學期;就業和創業指導開課時間從原來的大三提前到大二第四學期,提前為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和創業就業指導工作。對於考研的學生,學校有些政策會對他們有所傾斜。比如,學校將購買第三方服務,免費為學生進行培訓和提高,減少學生的培訓成本。同時,學校引進網絡服務課程,幫助學生提高就業等方面的能力及水平。現在社會競爭比較激烈,所以進入大學後,學生要努力提高自己,豐富自己。畢業生在應聘時,要做好功課,最好提前對招聘單位進行了解,要對自身的能力和水平進行剖析,看符不符合招聘崗位,人崗是否匹配,這是關鍵。

目前,創業也成為一些大學生的選擇。李強主任介紹,現在該校每年自主創業的學生能達到2%—3%。學校為了幫助有創業意向的學生建立了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給創業學生一些優惠政策,以創業帶動就業。

晨報融媒體記者 任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