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人民法院报头版头条聚焦重庆法院这件事

今天,人民法院报头版头条聚焦重庆法院这件事

将平等、全面、及时等理念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重庆全力打造民营经济司法保护升级版

发布民营经济司法保护白皮书、倾听民营企业家的意见建议、发布民营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提示书、完善升级“1+X”民营经济司法保护机制……2018年,重庆三级法院通过一系列举措打造民营经济司法保护升级版。

司法重整引领“巨航”再起航

重庆巨航实业有限公司系重庆大型航运民营企业,破产重整前公司负债达8.6亿元,拖欠200余名职工5个月工资近3年之久,20艘船舶年久待修……

经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法院裁定破产重整后,巨航公司没有进行资产置换,没有停产半停产,企业实现就地重生,重获持续盈利能力。

2018年,巨航公司完成货物运输总量149万吨,经营收入达1.05亿元,除去正常经营成本,支付1172.3万元对多年失修的20艘船舶进行维修,实现净利润882万余元。

从巨额负债到持续盈利,巨航公司经破产重整后涅槃重生。这个案子是重庆法院为民营经济提供司法保护的一个缩影。

据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的《2018年度民营经济司法保护情况白皮书》显示,2018年,重庆三级法院审结涉民营企业案件12.9万件,挽回经济损失近500亿元。在完善民营企业拯救和退出机制方面,全年共审结破产清算、重整案件142件,审理中特别注重重整、和解等手段的综合运用,尽力促进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和企业转型升级。

全年院长们走访民营企业377次

2018年12月6日,在重庆高院三楼会议室,该院党组书记、院长杨临萍与9位民营企业家代表面对面,共话民营经济司法保护工作。

“法院应更多地应用司法手段,依法保护知识产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家有形产权和无形产权,让民营企业家在公平的市场环境中竞争。”

“建议重庆法院多多组织开展关于民营企业的法治宣传活动,帮助民营企业提高法律意识,帮助民营企业发展。”

……

每位民营企业家的意见建议,杨临萍都仔细倾听、记录,并一一作了回应。

“我们要把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思想共识放在首位,将平等、依法、全面、能动、及时保护的司法理念、高质量的服务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杨临萍强调,重庆三级法院要按照中央决策和市委部署,准确把握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入了解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问题,为切实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018年,重庆法院不断增强司法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主动性,全年院长走访民营企业377次。杨临萍先后赴巫山、巫溪、秀山、酉阳、綦江、城口等多地,调研司法保障和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走访当地多家民营企业,实地查看厂房、工地,与民营企业家深入开展座谈,了解生产经营情况,要求各级法院充分运用司法手段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第四中级人民法院以及渝中、江北、渝北、大渡口、合川、江津、酉阳等法院院长带头走访辖区内重点民营企业,了解生产经营困难和发展中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积极衔接相关职能部门,促进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完善升级“1+X”民营经济司法保护机制

今年1月23日,重庆高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重庆法院民营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提示书》,从合同订立到执行、从国际贸易到企业内部管理,详列53个具体的风险点,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一进行了回应。

发布民营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提示书,这在全国高院中尚属首例,也是重庆“1+X”民营经济司法保护工作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

“1+X”民营经济司法保护机制是重庆高院在抓好与市工商联联合出台的民营经济司法保护意见16条落实的过程中形成的,即以“16条”为中心,以制度细化、机制落实、实践操作、工作保障为目标,建立具有开放性、发展性、回应性、具体性的“X”工作机制。

“目前,重庆法院在司法服务、纠纷解决、保障落实三个方面基本形成了‘1+9’民营经济司法保护体系。”重庆高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黄明耀介绍说,这9项工作机制包括发布典型案例、出台年度司法保护白皮书和法律风险提示书、完善商事纠纷案件诉调对接机制、健全民营企业救治和退出机制等。

“重庆法院将不断巩固现有9项具体工作机制,不断细化每项工作机制的配套制度,不断赋予‘X’新的内涵,使之不断满足民营企业日益增长的对司法公正、效率、便捷的需求。”黄明耀说。

相关阅读

刚刚,重庆高院为民营经济司法保护首发两书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2018年度民营经济司法保护情况报告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民营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提示书

记者 张瑞雪 刘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