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发达国家不像中国这样普遍流行手机移动支付?

亮亮999181


*发达国家的消费者使用信用卡已成习惯,且没有感到不方便,认为已经很“先进”了。积久成习,要改变消费习惯很难。

*对于互联网等大规模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如澳大利亚丶新西兰等所谓发达国家,人口稀少,手机用户不足,大规模布点4G基站投入成本高,回收资金困难,金融资本集团无巨额利润可图,因而移动互联网络发展缓慢。大城市郊区丶中小城镇无移动信号,手机支付无法普及。

*中国由于移动网络基础设施较完善,规模大,大多数消费者没有经历“消费卡”时代,弯道超车,直接由“现金支付时代”跨入“手机移动支付时代”。

*西方国家有一种流行的观点是,因为发达国家的信用卡制度已经非常成熟和健全,所以用移动支付来取代信用卡,在发达国家习惯上有相当大困难。而相反,中国的信用卡体系,除了大城市,普遍都不是非常发达和成体系成规模,当移动支付到来时,反而使大多数人容易选择接受。

*但是我认为,4G设备和技术在发达国家的不够完善和普及,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经常去国外旅行的人,会频繁遭遇很多地方信号不好甚至没有信号的状况。中国在很多景点的山头,都有移动信号基站,但是发达国家的景点普遍没有信号。究其原因,两个。一是他们人口不多,在很多地方去建基站,使用者比较少,不经济。所以,才会有美国移动信号的基站只有中国十分之一的情况。而美国的4G网络,在发达国家里面,还算是好的。二是,中国移动运营商都是国有企业,在国家计划安排下,都是不论亏不亏本,先建起来再说,慢慢让使用者增加。国外就没有这个条件。

*于是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就是信号不好,手机会经常卡顿,完全不能满足移动支付的要求,是发达国家移动支付不能普遍流行的主要原因。你想,如果你用了移动支付,你在东区使用一切ok,但是你出了城,在郊区吃饭你就用不了了。估计你就不会有耐心再继续使用了。


暖茶多多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中国人都跑到海外去旅游,令大家感到惊诧的是,在中国多数人使用手机移动支付的当下,在发达国家仍是多数人在使用信用卡支付,却很少有人使用手机移动支付。于是就有很多网友感叹,中国在手机移动支付领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不过,也有旅美华侨告诉我们:在美国只要几分钟,就可以在网上申请一张美国银行的信用卡,申请后一周内寄到家,购物后还有积分可以拿。我可以直接拿这张卡去消费,还款也很简单,直接拿我的银行账号挂钩,自动还款就可以了`。万一信用卡被盗刷,马上打电话给银行,银行就负责替你解决,然后再重新寄张卡给我。基本上一张信用卡走遍天下。

而我们认为,除了信用卡在发达国家申请和使用非常方便外,还有几大因素,让移动支付在中国有生存土壤,而在国外却没有更好拓展市场的空间和舞台。

首先,中国是拥有14亿的人口大国,只要一大半人拥有手机,就有庞大的手机支付场景,才会有手机移动支付这项技术的发展。现在中国连买早餐都可以使用移动支付。

而在西方国家人口的总量并不多,同时,在国外也并非没有移动支付这个项目。把信用卡号码输入Apple pay和PayPal就好了。虽然Apple Pay、PayPal都是美国人移动支付工具的,但是绝大多数的美国人不喜欢,没那个必要使用这功能,因为有了信用卡,就没必要使用Apple Pay、PayPal。

再者,中国在经济上虽然正竭力追赶发达国家,但经济方面还是相对落后于西方国家,国民收入处于较低水平。国民利用移动支付的金额都不是特别大问题,因而不用担心移动支付安全问题。而发达国家国民因为本国银行发放的信用卡支付,用了几十年了,这个习惯一直难以改变。

最后,对于美国人来说,即使是进入移动支付时代,或者你扫一个二维码,马上资金就划转了,感觉就像玩游戏一般简单,显然,支付宝让美国人缺乏安全感,万一支付宝上面的钱被全部转走了该怎么办呢?事实上,欧美的信用支付体系也并不落后,而是运行了几十年了,安全可靠、通用。在多数欧美人相信,使用由银行发行的银用卡的安全系数更高一些。

对于欧美发达国家来说,已经使用了银行开的信用卡几十年,觉得使用起来安全、可靠、便捷。而在中国由于互联网技术发展,加上年轻人口众多。他们积蓄不多,对于手机移动支付的安全性能要求并不是太高,所以,手机移动支付容易在中国普及,而难在美国拓展市场空间。


不执著财经


简单介绍一下美国的信用卡,我在网上申请一张美国银行的信用卡。大概花一分钟填表,输入姓名,社安号,年收入等等几个信息,秒回:恭喜你申请批准,信用额度10000美金,前三个月消费1000送25000积分(相对于250美金)。一周左右信用卡会邮寄到家。

申请信用卡全程不需要跟任何人见面,不需要打任何电话,不需要提供任何表格(你的资料信用体系里都有)。三分钟内搞掂。

有了这张薄薄的信用卡我可以买两块钱的汉堡,可以支付两毛五的路边停车费,可以卖几万美元的汽车(首付一般只要几千块),可以全球旅行(全球大部分地方可提现可消费)。还款时同样很简单,和我的银行账号挂钩就行,每个月自动还款。万一被盗刷怎么办?打给电话给银行就完事,银行负责解决问题,并立马免费给我邮寄新卡。基本可以做到一张卡片走天下。

如果我想玩一把移动支付怎么办?很简单,把信用卡号码输入Apple pay和PayPal就好了。当然这纯属脱裤子放屁,一张卡片能解决的事,干嘛要输入手机、手表,再用手机、手表来支付。所以虽然Apple Pay、PayPal都是美国人的,他们也不喜欢用,没那个必要。

中国的移动支付很方便,但欧美的信用支付体系也并不落后,运行几十年了,安全可靠、通用。不能说谁的更好,只能说各有所长。


我爱奶茶375


其实在2019年的冬季达沃斯会上,中共党员“十年十大思想者”的马云已经说出了问题的原因。为什么发达国家不像中国这样普遍流行手机移动支付?因为爱用手机支付,主要是因为穷。显然,发达国家要稍微比我们发展中国家富有一点。

马云表示,互联网诞生的第一天,它就是个普惠的技术,它覆盖了年轻人、穷人,信用卡刚面世时只有有钱人才有。

但手机支付刚出来时,有钱人是不相信它的,他们相信信用卡,倒是年轻人立刻就接受了手机支付,因为大家没啥钱,在乎那么一毛两毛。

虽然说得是年轻人,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穷,才会很容易就接受了移动支付。说明,普遍的穷是导致普遍流行手机移动支付的原因之一。从这个角度来说看,就能理解了,因为人家发达国家不那么穷得普遍。

为什么都是年轻人用,因为百分之八十的社会财富不在年轻人手里。

果然用从贫富的角度可以解释一切。

-

马云说得有错?


初始值


应邀回答本行业问题。

欧美等发达国家不像中国一样普遍的流行手机移动支付,有一定的技术原因,但是也可以说并不是技术原因。

欧美和中国最大的不同就是银行业高度发达,而且基本上银行业是把持了欧美国家的经济体系的。

欧美的银行团的实力非常强大,"华尔街"基本上掌握了美国的经济和政治,大财团的存在的基础基本都是银行业,发达的银行业把持着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命脉。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融合,也让银行业基本上触角伸到了欧美发达国际的方方面面。

而在这个基础上,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信用卡体系,里边信用卡的发行、刷卡、还款等涉及到惊人的利益。

就是这个原因,移动支付就不可能在欧美发达国家盛行,即使稍有苗头,银行业的各种打击就会铺天盖地而来,掐死一家两家公司对于银行业而言简直是易如反掌。

实际上中国的移动支付也是动了银行业的蛋糕,在这一点上,中国国家是有意识的打压银行业对于移动支付设置障碍的。如果没有国家的默许,支付宝和微信的财付通根本不可能发展起来,也就没有中国的移动支付了。

欧美的移动互联网的覆盖问题也是让移动支付就无法推广的重要的原因。

欧美发达国家的移动互联网覆盖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好,就欧美而言,运营商都是私人企业,他们为了追求利润,只在人口密集区域建设基站,而且容量也是主要集中于可以给他们带来高利润的区域,对于以外的区域,对不起,没有信号。

只有中国的三大运营商是国有企业,在工信部的指导下,不管是光纤覆盖率也好,基站覆盖率也好,都是远远的把欧美发达国家甩在身后。

这一点也可以在欧美的满街的电话亭,家家都有固话,还有语音信箱可以看到,在移动通信的覆盖领域而言,欧美并不发达,和中国相比,要落后的许多。

没有移动互联网的覆盖,就没有移动支付的基础。

总而言之,由于欧美发达的国家的银行业过于发达,对于国家的经济政策影响力非常大,外加上欧美的移动网络覆盖太差,所以根本就不可能有移动支付的崛起,也就让移动支付无法成为主流的支付手段了。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

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


通信一小兵


中国和美国的网络发展速度不同,决定了两国支付方式的不同。

自从4g时代以来,中国内地的移动、联通基站迅速建设。在现在中国的基站已经达到500多万,而美国的基站大约在350万。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几乎在中国任何一个农村基本都有4g信号的覆盖。在中国最早去纸币化的城市是杭州,作为移动支付最早应用的地方,杭州是我国最早一个出门不带现金就能完成支付的城市。

虽然,二维码是日本发明的,中国就是二维码的伯乐。在中国这个巨大市场的应用下,二维码的用途越来越广泛。为什么二维码在日本没有广泛应用呢,主要是日本使用手机卡支付,在十年前日本国内就开始流行手机卡支付方式。当时中国也想引进这种支付方式,可惜的是中国三大通信运营商的你争我夺,手机卡支付方式没有进军中国市场。

4g时代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消费方式,还为自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像抖音、快手等,视频的播放需要快速的网络,4g信号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在4g时代以前,3g手机信号播放视频是非常卡的,在这种状态下,自媒体想要迅速占领市场,有点强人所难。

4g改变生活,不仅改变了我们的消费方式,也改变了我们的价值观,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正是自媒体的红火,为许多有志青年提供了实现自己梦想的舞台。

反观印度,他们的发电还没有满足居民的正常需求,想要发展4g基站建设是心有余力不足。在4g时代,传统的消费模式、购物模式得到了改变,为淘宝商家、视频达人提供了方便。正是这种国内覆盖全面的4g信号,使得中国信息化发展如此迅速。

在这一方面,美国的自媒体、电竞还没有中国发达,中国作为世界的后起之秀,还是非常有活力的。现在的中国也称得上是电竞大国、自媒体大国、移动支付大国。现在中国的模式,开始影响世界。

在美国,若想发展移动支付,他们还需要建设更多的基站,美国的主要现状是地广人稀,没有中国人口的如此集中,在这一笔花费上需要不小的投入。而美国完善的信用卡支付,为他们开辟了一个途径。其实,中国也有信用卡支付,相比移动支付还是比较麻烦的。

中国的移动支付已经迅速发展到各个领域,超市购物、汽车买票、公交等。尤其是公交,用移动支付省去常备零钱的麻烦,相比用现金,移动支付坐公交要比现金支付便宜百分之十。

在未来5g时代,在大数据的智能模式下,公交车、火车、地铁、大巴就不需要用司机来开,而是在家里通过网上控制。在这种大数据环境下,也避免了车祸的发生。在大数据模式下,如果一个出现了问题,后面的车收到大数据信号,会迅速停车,这样的大数据处理比人脑的反应快上几秒,从而避免车祸的发生。尤其是在雨天、雾天,人类也不需用视力辨别,只要在电脑输上出发点、终点,大数据会为你选择最快速的道路,也减少了交通堵塞。

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


用文章记录历史的缩影


他们的信用卡支付已经普及了

1、美国信用体系比较健全

美国以信用卡为体系的信用体系很健全,因为信用卡的普及率很高。

65岁以上拥有信用卡率为68%;

54-64岁信用卡拥卡率为62%;

30-49岁信用卡拥卡率55%;

所以整个美国基本都是信用卡支付,而且他们的习惯是无需密码,只要签字即可,支付也非常方便。

但是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下,年轻一代选择移动支付的比例在提高,信用卡的拥有比例在降低,18岁-29岁拥有信用卡率的比例是33%(当然,信用卡持有率和年龄是有关系的,随着年龄增长持有率会上升),在新技术的发展下,年轻人有了更多的选择。

美国人在申请贷款的时候,考察的信用的一个纬度就是信用卡的使用情况,这一点也促使美国人更愿意使用信用卡。

美国的在线支付平台PayPal也很方便,总之美国年轻人也有了更多选择的支付途径。

移动支付是中国在支付领域实现了弯道超车的

中国的信用卡使用率尽管增长很快,2010年人均持卡量0.17张,2017年人均持卡量0.44张,考虑到一人多卡持有的情况,中国的信用卡持有率是比较低的。

而在信用卡的持有情况中,年轻人的持有率要远大于年长的人,经济发展更富裕的城市的信用卡持有率也较其他城市高不少。

而微信和支付宝的普及率非常高,几乎一机一个,在这两大平台推广移动支付的时候,带来了大大的方便,普及率就更快、更高了,现在几乎已经到了一个手机出门就能办理所有的支付的情况了,真的是“手机在手,天下我有”。就连路边买菜的大妈都手持微信收款码和支付宝收款码了。

同时,微信和支付宝都推出了“网络信用卡”花呗、借呗、微粒贷,这些从另一个方面推广了“信用卡”的使用,也加强了移动支付的粘性。

总之,对于信用卡和移动支付虽然方便了很多人,但是对于信用卡的使用,在个人层面要量力而为,刷出去的终会是债务,是刚性的,必须要还的。

最后祝你新年快乐,新年大发。

主做股权设计、并购,业余股民,爱好搏击


壹号股权


可以这样说,中国现在是世界上移动支付最发达的国家,没有之一。支付宝和微信现在已经成为几乎所有中国年轻人付款方式。在前几年我们还拿着现金付费,而如今买瓶水都能用支付宝或是微信了。


可是去西方国家旅行的中国朋友却发现西方国家并不盛行手机移动支付,这是为什么呢?

想想看,西方国家是最注重隐私保密性。而移动支付在便利人们的同时,却在无形中泄露人们的消费信息和行踪。这些信息如果不能够得到妥善保护,很容易遭到泄露。这也是现在为什么很多西方国家民众不愿意全盘接受移动支付的原因。

并且西方国家早就盛行无现金支付方式了。在美国他们就使用信用卡,在美国只要几分钟,就可以在网上申请一张美国银行的信用卡,购物就直接用信用卡,并且还有积分。万一信用卡被盗刷,马上打电话给银行,银行就负责替你解决,然后再重新寄张卡给你,基本上一张信用卡走遍天下。



不过目前移动支付也在逐渐打开海外市场,尤其是那些旅游业发达的国家,都为国人准备了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按照这个趋势在不久的将来移动支付一定会普遍全世界的!


不知道各位看官们是如何看待移动支付的呢?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让更多人看到您的观点,谢谢!


科飞猫科技公社


外国的屎都是香的,很多人印证了这一点。

无可否认,中国的移动支付已经遥遥领先世界各国了。在一个手机就能刷遍所有的中国,谁还能昧着良心瞎着眼非说信用卡更好。且不说信用卡申请的问题,就单说刷卡需要的机子和时间问题,一百个刷信用卡和一百个移动支付相比,谁占优势一目了然。

移动支付弯道超车信用卡,这是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有些人说的外国不允许乱来银行,真是呵呵了,中国开银行比外国容易的话,中国才这么几家银行?!

客观一点,咱们不能盲目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不能吃辣椒的辣妹子


of0压金问题!!!!

可以的映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风险,关键是很多人不理解。现在可能上万亿现金流入微信支付圈,提现要给手续费,什么意思?就是要让进入圈内现金减少流出。举个例子,甲乙丙丁每个人交10000元给我,我有四万元,就拿到其他地方投资。我负责记账,甲乙丙丁各10000元,有一天甲购乙100元物品,我记账甲9900,乙10100,有一天乙购丙200元物品,我记账乙9900,丙10200,有一天丙购买丁服务300元,我记账丙9900,丁10300,有一天丁购甲商品100元,我记账甲10000,丁10200。而我手中40000元没动。哪一天甲乙丙丁突然需要现金,我又拿不出来,就出现麻烦了。当然微信支付已经遍布全国,短时感觉不到,但潜在的风险是存在的,因为💰实际上在微信圈内。假使有个人把万万亿钱转到国外,而微信里只是数字,后果不堪设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