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的十字架》:东野圭吾,杀人凶手应该怎样赎罪?令人深思

《虚无的十字架》:东野圭吾,杀人凶手应该怎样赎罪?令人深思

《虚无的十字架》:东野圭吾,杀人凶手应该怎样赎罪?令人深思

法律在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中,一直是充满矛盾的存在。他曾用一部引人深思的《彷徨之刃》,向日本的少年保护法提出质疑。这一次,东野将写作的触角直接伸向了刑法:“所谓的罪与罚,究竟本质为何?是让犯人听到自己的死刑宣判而感到解脱?还是让他重返自由社会,但用尽一生赎罪?”这既是对司法制度的诘问,又是对复杂人性的反思。

《虚无的十字架》:东野圭吾,杀人凶手应该怎样赎罪?令人深思

《虚无的十字架》并不是一个痛快淋漓的推理故事,东野已经很久不写这样的故事。在推理小说的道路上,他的社会派推理显然比本格推理更有力量。他惯用的生活化白描式风格读来倍感亲切,但因人类天性自私所产生的情感纠葛和矛盾,却是对人性的深度打磨与考验,也往往能将绝望书写到极致。

《虚无的十字架》:东野圭吾,杀人凶手应该怎样赎罪?令人深思

东野在这本书中,透过几个不同家庭的悲剧,对死刑存在的意义进行了深刻的探讨,故事的写作手法和《祈祷落幕时》略有相似之处,用小夜子的意外死亡揭开了一段段尘封的往事,采用多线叙述最终并线的方式,将几个家庭的不幸渐次呈现于读者眼前,每一声拷问都钝重清晰,振聋发聩,却又如鲠在喉。

《虚无的十字架》:东野圭吾,杀人凶手应该怎样赎罪?令人深思

此前的《信》和《彷徨之刃》中,东野曾分别从加害者家属、受害者家属的不同角度讲述了两个极度悲伤但又倍感无力的故事。而如今这本《虚无的十字架》,则是以加害者、受害者及家属等各方不断切换并自然糅合的方式去还原一个既错综复杂又相互牵扯的故事。故事中的每个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都对他人的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虚无的十字架》:东野圭吾,杀人凶手应该怎样赎罪?令人深思

每一个看似不经意的行为或微小的决定,都可能对未来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甚至终生都生活在忏悔与赎罪的折磨中。因为偶然的一次外出,小夜子将读小学二年级的女儿爱美独自留在家中,爱美因此被入室行窃的蛭川残忍杀害。作为受害者家属,小夜子和中原难以逃脱情感上的自责与折磨。痛失爱女的他们无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悲伤,于是原本恩爱幸福的家庭,从此只能天各一方。

《虚无的十字架》:东野圭吾,杀人凶手应该怎样赎罪?令人深思

离婚后的中原改行从事动物丧葬的职业,为死去的小动物找到回家的路。小夜子也同样放不下对女儿的歉疚,加入被害者遗族会,希望能够籍由自己的努力,减少遗族们内心的痛苦。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她认识了患有偷窃症的沙织,试图拯救身处迷途的她,却不料自己无意中揭开了一个几已愈合的旧日疮疤,将故事推入另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

《虚无的十字架》:东野圭吾,杀人凶手应该怎样赎罪?令人深思

每个人都害怕受到惩罚,而作恶的初衷往往也并不是要夺人性命,但却为了逃避惩罚,做出令自己后悔,也让他人痛苦的事。《信》中的刚志、《彷徨之刃》中的敦也、快儿和中井诚、以及本书中的蛭川、史也和沙织皆是如此。为了逃避惩罚而掩埋的罪恶并不会无端消失,而是在泥土中生根发芽,变本加厉地滋长为作恶者终身背负的十字架,这种精神上的折磨有时甚至比入狱服刑更加残酷。

《虚无的十字架》:东野圭吾,杀人凶手应该怎样赎罪?令人深思

东野讲故事的方式依旧那么入心,叙事也更加平和冷静,白描化的语言虽鲜少雕琢,却是通透简洁的,饱含着人性的悲悯与深情。反观近几年东野创作的故事,探讨最多的或许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羁绊。在《流星之绊》、《彷徨之刃》以及《祈祷落幕时》等作品中,亲情无处不在,且往往成为撑起故事的关键情节。少年的愚昧无知、单亲家庭的忽视、溺爱、赌博、逼债这类主题词,频繁出现在他不同的故事中,却酿造着同样令人心痛的悲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