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 │ 茲維列夫正手憑什麼攔阻費德勒登頂?

亞歷山大 │ 茲維列夫正手憑什麼攔阻費德勒登頂?

出生在德國漢堡的亞歷山大·茲維列夫(1997/4/20)和哥哥(Mischa Zverev)都子承父(Alexander Zverev)業。紫薇在蒙特利爾大師賽決賽中直落兩盤擊敗了牛氣沖天的費德勒再次創造了歷史,ATP即時排名飆升至第7位,成為名副其實的新生代領頭雁。網壇本來就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今日的紫薇從 “ 小荷才露尖尖角 ” 開始 “ 抽刀笑傲江湖 ” 了。

亞歷山大 │ 茲維列夫正手憑什麼攔阻費德勒登頂?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下紫薇的正手細節,取其精華為我們所用,本文還是按照小編獨創的 “ 碰撞盾 ” 視角進行展開。

亞歷山大 │ 茲維列夫正手憑什麼攔阻費德勒登頂?

一、引 拍 入 位 (蓄勢)

引拍入位這可階段可以理解為碰撞盾的 “ 構建 ” 過程 ,需從身體整體論的角度去理解。

(一)入 位 支 撐

亞歷山大 │ 茲維列夫正手憑什麼攔阻費德勒登頂?

在球速越來越開的當下,跑動支撐與滑動支撐已經成為網球技術的流行常態。

亞歷山大 │ 茲維列夫正手憑什麼攔阻費德勒登頂?

尤其腳步移動的啟動、加速、調整與制動的功夫就更是引拍入位的 “ 隱形轟炸機 ” 。

亞歷山大 │ 茲維列夫正手憑什麼攔阻費德勒登頂?

(二)整 體 引 拍

整體引拍這一概念之所重要,在於其規避手臂孤立引拍破壞身體整體的蓄勢。

亞歷山大 │ 茲維列夫正手憑什麼攔阻費德勒登頂?

換一個角度,觀察下軀幹扭轉與球拍運行的辯證關係。

亞歷山大 │ 茲維列夫正手憑什麼攔阻費德勒登頂?

(三) 盯 球

盯球的細節是與伴隨著整個引拍過程的,肩膀上看球是檢驗 “ 碰撞盾 ” 蓄勢的 一個關鍵 “ 試金石 ”。

亞歷山大 │ 茲維列夫正手憑什麼攔阻費德勒登頂?

換一個角度,再仔細觀察下這一動作細節。

亞歷山大 │ 茲維列夫正手憑什麼攔阻費德勒登頂?

最後引拍與碰撞盾在時間上的結合點是 “ 超越器械 ”,關於這一理論的詳細解讀,敬請關注九月初推出的正手第三季《超越器械的面具》。

亞歷山大 │ 茲維列夫正手憑什麼攔阻費德勒登頂?

二、碰 撞 盾 的 運 行

(一)碰 撞 盾

關於碰撞盾理論細節可以參考《沒有碰撞盾,就沒有暴力正手》一文,這裡不再贅述。

亞歷山大 │ 茲維列夫正手憑什麼攔阻費德勒登頂?

影響碰撞效果的一個影響因子——極化動量,請參閱《“包裹”不住球?網球生物力學專家用“極化動量”給我們打開一扇視窗》。

亞歷山大 │ 茲維列夫正手憑什麼攔阻費德勒登頂?

(二)碰撞的力量

碰撞的核心力量來自下肢的蹬伸與軀幹的扭轉。

亞歷山大 │ 茲維列夫正手憑什麼攔阻費德勒登頂?

重心的運行方向除了上下維度,還有左右與前後維度,尤其向前維度更是暴力碰撞不可或缺的動力源。

亞歷山大 │ 茲維列夫正手憑什麼攔阻費德勒登頂?

在中前場的前衝式正手中重心向前就更為明顯與重要。

亞歷山大 │ 茲維列夫正手憑什麼攔阻費德勒登頂?

三、隨 揮 ( 放 松 )

隨揮也就是碰撞盾解體後的走勢,可簡單理解為放鬆,其實這一過程更是整個碰撞的內核。可以暫時參閱《正手擊球手腕“動”了嗎?費德勒10幅動圖撥開其面紗》來理解,以後將以專題的形式進行探討。

亞歷山大 │ 茲維列夫正手憑什麼攔阻費德勒登頂?

這裡可以先借鑑紫薇與引拍入位時盯球相對應的一個技術細節,就是隨揮結束時眼睛從肩膀上看球(擊球區)。

亞歷山大 │ 茲維列夫正手憑什麼攔阻費德勒登頂?

亞歷山大·茲維列夫是獨特,我們每一個網球愛好也是獨一無二的,在網球技術個性(特殊性)上可以取其精華,但在網球技術共性(普遍性)上都是一樣的,沒有明星與業餘之別!

圖片與GIF素材取自網絡僅用於交流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