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龍汽車“騙補”餘波扎心 2018年扣非淨利下滑96%

無論金龍汽車的營收、銷量實現了怎樣的超越,但淨利潤始終難以突破2億元,毛利率也徘徊在20%以下。那麼,這究竟是騙補風波帶來的後遺症,還是產品本身缺乏競爭力,耐人尋味

《投資者網》謝瑩潔

新能源汽車補貼帶來的好運,正變成廈門金龍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686.SH,下稱“金龍汽車”)的噩夢。2018年12月,公司公佈的整改情況公告顯示,近三年來被處以行政罰款達2.6億元。其實,危機源於三年前的騙補,金龍汽車旗下子公司蘇州金龍因騙補被當作典型被公示處罰。不久後,新能源汽車補貼提前退坡的新政出臺,金龍汽車的業績因此直接遭受重挫。2019年一季度,在客車行業普遍回暖的背景下,金龍汽車銷量下滑12%。業內也對公司未來多持悲觀態度,華泰證券近日下調其評級至“中性”,並預計公司2019-2020年將分別實現淨利潤1.17億元、1.39億元。

金龙汽车“骗补”余波扎心 2018年扣非净利下滑96%

扣非淨利潤下滑超九成

就在4月4日,金龍汽車公佈了2018年年報,2018年公司實現銷量6.19萬輛,營業收入達182.9億元,同比增長3.13%。但歸母淨利潤僅1.59億元,同比下滑66.82%,扣非後淨利潤僅1222萬元,同比大降96%。

對於淨利潤大幅減少的情況,金龍汽車在年報中稱,主要是受蘇州金龍新能源補助金額影響,2017年其恢復新能源補助資質後,中央財政補貼收入影響2017年度淨利潤3.6億元,2018年沒有該事項。

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帶來的負面影響,可能比財報中所呈現的更為嚴重。根據年報,公司對1年以內的應收賬款計提1%的壞賬準備,這種緩和賬務處理,形成了利潤“水分”。《投資者網》研判財報發現,金龍汽車應收賬款呈逐年上漲之勢,從2017年的100.6億元上漲到2018年的129.95億元,相當於2018年總營收的71%,這意味著下游客戶付款週期在延長。

年報顯示,公司1年以內的應收賬款為51.99億元,按照修改後的1%計提標準,公司只計提5199萬元的壞賬損失,如果按照同行公司5%計提標準,則需計提2.6億元,僅此一項,公司就增加了超2億元的賬面利潤。

除此之外,2018年公司財務費用僅1200萬元,相比2017年的2億元大降94%;2018年公司非經常性損益項目總額達到1.47億元,同樣為利潤貢獻不少。

令人玩味的是,年報公佈的當日,公司便宣佈財務總監喬紅軍因個人原因辭職。那麼,財務總監辭職的主要原因是什麼?營收與業績不匹配是否意味著公司過於依賴財政補貼,2020年補貼將全面退坡,行業競爭愈加激烈,公司該如何應對內憂外患的困境?近期,《投資者網》致電並向金龍汽車董秘劉湘玫發去調研函,工作人員稱“已收到郵件”後沒有下文。

2019年開局不利

面對新能源汽車補貼全面退坡危機,公司從去年開始展開一場全方位的“自救”,如整合資源、佈局海外市場;2019年金龍汽車還通過開拓新的業務增長點來實現增長,包括擴大金龍無人駕駛客車的量產規模,加大培育專用車市場,加快龍海新基地建設等。

不過成效如何仍有待驗證。今年一季度,金龍汽車生產、銷售各類客車1.04萬輛、1.08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9.12%、12.02%。從開年銷量情況來看,2019年金龍汽車業績或繼續承壓。

對比來看,宇通客車、中通客車、亞星客車等多家主流的上市商用車企業,在客車業務上均收穫了正向增長,商用車產銷量同比分別增長5%和2.2%。

此外,《投資者網》梳理財報發現,1998年至2018年的20年間,公司營業收入從4.81億元一路飆升至182.91億元,增長近37倍,但淨利潤僅從4546.65萬元,增加到1.59億元。

這也顯示公司盈利能力長期處於偏低水平。財報顯示,2001年至今,金龍汽車毛利率從未超過20%,對此有市場人士解釋稱,金龍汽車以合資起家,多年來未有效理順股權關係,旗下子公司、孫公司股權極度分散,造成了少數股東權益過高,攤薄歸屬淨利潤,進而對股價形成束縛。

但問題在於,2018年公司已成功收購臺灣三陽持有的金龍聯合公司25%股權,“三龍”整合已邁出了實質性一步,公司盈利水平仍然未得到提高。財報顯示,2018年公司毛利率為14.02%,遠低於客車板塊19.86%的平均毛利率。

不僅如此,公司債務風險還居高不下,2018年金龍汽車總資產258.2億元,總負債208.6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80.8%,遠遠超過60%的行業警戒線。債務壓力下,公司還能順利度過新能源汽車前期燒錢階段麼?如何保證不被拖入借新償舊的惡性循環?截至發稿,金龍汽車仍未對《投資者網》做出任何回覆。

業內也對金龍汽車未來持悲觀態度,近期華泰證券下調了對上市公司評級,其表示,2019年新能源客車補貼下降超過50%,預計補貼下降會進一步影響公司毛利率,下調評級至“中性”。

金龙汽车“骗补”余波扎心 2018年扣非净利下滑96%

由此看來,自身產品競爭力不足、長年依賴補貼,或是公司盈利水平較低的更深層次原因。事實上,金龍汽車研發費用投入在行業內一直處於中等水平,遠低於競爭對手宇通客車,以2018年年報為例,2018年金龍汽車研發費用6.63億,人均研發投入約為33.5萬元;同期宇通客車研發費用為18.63億,人均研發投入約為48.2萬元。

2019年,金龍汽車淨利潤是否將如華泰證券所述那樣,將進一步下滑?“三龍”整合何時才能完成,又將取得怎樣的成效?《投資者網》將持續關注。(思維財經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