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海车展:发动机黑科技盘点 涡轮增压已然老去

全球汽车工业发展速度惊人,高新科技的应用使得汽车逐渐成为 “黑科技”的综合体。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动力核心,“黑科技”的应用自然不会缺席。在电动汽车还未完全取代内燃机之前,各大汽车品牌还在着力研发发动机的新技术。由于技术的不断革新,发动机的黑科技越来越多。涡轮增压技术显然很快将要成为过去,那么本次上海车展上,大家将会看到哪些发动机上的“黑科技”呢?

2019上海车展:发动机黑科技盘点 涡轮增压已然老去

  1. 丰田双喷射、可变压缩比以及双循环


本次上海车展全新一代的RAV4将与大家见面。在全新的RAV4也将使用丰田TNGA平台打造,同时全新RAV4也将搭载2.5L自然吸气和2.5L混合动力两款发动机。丰田这次带来的不仅仅是全新的RAV4,还有丰田的3个“黑科技”,他们分别是双喷射、可变压缩比以及双循环。

2019上海车展:发动机黑科技盘点 涡轮增压已然老去

双喷射:双喷射这个概念大众一直在使用,例如EA888发动机,但是丰田的双喷射还是很有自身特点。丰田在发动机上设计了两套燃油喷射系统,即高压燃油喷射系统和低压燃油喷射系统,最终实现歧管喷射和缸内直喷的双喷射效果。

更重要的是需要一个运算数据更快的电脑。实现双喷射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极大的提高发动机的热机效率,抑制PM等颗粒物的产生。

2019上海车展:发动机黑科技盘点 涡轮增压已然老去

可变压缩比: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在去年下半年的日产全新天籁上已经量产,压缩比的变化是通过一根惰轴作用在曲柄连杆机构上,通过一台异步电机来实现正转和反转,带动惰轴正转和反转,进而增加活塞压缩冲程的推力,进而改变气缸内的压缩比。

丰田的可变压缩比设计与日产不一样,丰田并没有异步电机的设计,整个曲柄连杠杆机构也同样设计成分体式,但是中间的惰轴并没有异步电机驱动,压缩比的变化是通过纯机械结构配合来完成的。这样的设计更加节约成本,降低生产工艺。

2019上海车展:发动机黑科技盘点 涡轮增压已然老去

双循环:双循环不仅可以实现传统的奥拓循环,提高大扭力输出,也可以通过改变气门正时来实现阿特金森循环,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适合在高速巡航、下坡等工况下节省燃油。电脑结合实际工况做出判断,进而实现双循环之间的切换。

2019上海车展:发动机黑科技盘点 涡轮增压已然老去

二、奔驰3.0T与48V轻混的组合

本次上海车展奔驰带来全新的GLE车型,该车型的曝光程度比较高。全新一代的GLE将搭载奔驰全新设计的代号为M256 3.0T+48V轻混的动力总成。

2019上海车展:发动机黑科技盘点 涡轮增压已然老去

值得一提的是,奔驰的这台3.0T发动机采用直列6缸的布置形式,同时搭载48V轻混技术后,整车配电全部采用48V。因此水泵、机油泵以及空调压缩机等部件不再需要发动机驱动,只需要一个大功率的电动机驱动即可,取消了很多的传动皮带布置,所以整台发动机外围布置更加简洁,发动机的热机效率得到很大提升。

2019上海车展:发动机黑科技盘点 涡轮增压已然老去

三、马自达均质压燃技术

本次上海车展,马自达带来了第二代创驰蓝天2.0L发动机,该发动机最大的亮点是首次采用HCCI均质压燃技术。该发动机的压缩比进一步提高,达到了惊人的18:1。这个压缩比已经达到柴油发动机的压缩比,是发动机的燃油效率提升20%-30%,扭矩也提升10%-30%。

2019上海车展:发动机黑科技盘点 涡轮增压已然老去

第二代创驰蓝天2.0L虽然有很高的压缩比,但是它依然保留了点火系统。所以该发动机既可以采取点燃式,获得更大的输出扭矩,也可以做到柴油机压燃可燃混合气,提高燃油的燃烧效率。进一步降低综合油耗。

2019上海车展:发动机黑科技盘点 涡轮增压已然老去

四、上汽通用可变气缸技术

本次上海车展,凯迪拉克推出XT6车型,定位高于现款的XT5。这台全新的XT6最大的亮点是搭载全新的2.0T+9AT的动力总成。这台2.0T发动机具备可变气缸系统,可以在低速、低负载时,只需要两个气缸工作的经济模式。

2019上海车展:发动机黑科技盘点 涡轮增压已然老去

这样的设计源于发动机的闭缸技术,闭缸技术一直使用在多缸的发动机上,例如大切诺基的V8发动机、保时捷V8发动机等等。如今,在2.0T的四缸发动机上也得到了应用,它的工作原理是发动机电脑结合车辆实际工况,当发动机处于低负载工况时,主动关闭2、3缸,进而可以提高燃油经济性。

闭缸技术并不是停止一切机械运动,只是发动机电脑控制2、3缸断火、断油,同时通过凸轮轴上的特殊设计的凸轮来完成四缸高性能、四缸ECO模式以及两缸ECO模式的切换。

2019上海车展:发动机黑科技盘点 涡轮增压已然老去

总结:汽车的发展速度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很多的科技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更多的“黑科技”应用在汽车上,使得汽车的整体动力输出提高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油耗。这些才是“黑科技”存在的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