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藉一款智能“輪椅”,真能打開老年用品市場?

最近,有一款升級版的“輪椅”引發了眾人對於“銀髮經濟”的關注。知名創業服務平臺36氪也對出品公司“蜂鳥”的創始人李宇傑進行了採訪。

在李宇傑看來,養老產業是個萬億級市場,這其中的老年人看護也有數千億元的規模。雖然目前還主要以人力為主,但通過智能設備來替代或部分替代人力,讓老年生活更加便利、更有尊嚴,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憑藉一款智能“輪椅”,真能打開老年用品市場?

那麼,憑藉這款智能“輪椅”,真的可以在養老產業站穩腳跟,打開老年用品市場嗎?

關於蜂鳥智能“輪椅”

這款智能“輪椅”的實際名稱是智能代步車,我們可以理解為升級版的輪椅,專門為行動不便者設計。

2018年7月,廠家帶著產品參加了2018中國電子消費展,走到大眾的面前。

會展現場,工作人員展示產品的各種性能,吸引了患者、渠道,包括參展商們的關注。據說還獲得了2018年Leader設計獎。

2018年底,蜂鳥在京東眾籌、有贊、摩點平臺上線。

目前,我們還可以在摩點上看到這款產品的眾籌信息。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到,眾籌已成功,共有18人支持。其中,有11人選擇了1元的無償支持;剩餘7人選擇了於今年4月20日回報產品的支持方式,分別是2人選擇的16800元的蜂鳥標準版和5人選擇的13800元的蜂鳥早鳥檔。

憑藉一款智能“輪椅”,真能打開老年用品市場?

與其他輪椅產品相比,蜂鳥的這款智能“輪椅”定價比較高,但這恰恰是公司的發展路線。李宇傑表示,蜂鳥的目標是成為我國的輪椅超級品牌,因此首款產品的定位為中高端,希望先樹立品牌。此外,定價也和產品本身功能及生產成本有關。

李宇傑希望將公司未來的利潤持續投入到技術研發裡,做出更好的產品,再以好產品贏得口碑,進而形成公司的品牌。

憑藉一款智能“輪椅”,真能打開老年用品市場?

越障能力演示

關於輪椅市場

蜂鳥的發展策略,其實恰恰針對了我國目前的輪椅市場——產品結構單一,中高端產品缺口大。

據智研諮詢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輪椅車需求為215萬量,其中電動輪椅為74.4萬量,增速也遠高於手動輪椅。只是,電動輪椅受限於價格,未能完全取代掉手動輪椅,而且國內高端產品線的產量不足,主要依賴進口。

憑藉一款智能“輪椅”,真能打開老年用品市場?

從目前輪椅領域的幾個頭部公司來看,上海互邦等品牌的主要銷量還是來自千元以下的手動輪椅,電動輪椅還處於“有品類、無品牌”的階段。而江蘇魚躍的相關財報分析中提到,老齡化拓展了輪椅市場,且伴隨著消費升級,電動輪椅這樣的中高端產品會在產能問題解決後迎來高速增長。

中國輪椅協會顧問、康復之家醫療器械連鎖經營有限公司董事長柏煜也曾在公開場合中提出自己對於我國輪椅市場的發展趨勢。

一、我國輪椅市場正在從品質時代向品牌時代邁進。過去,國內一線城市的輪椅銷售以進口品牌為主,經過發展,國內的輪椅質量及產能得到大幅提升,企業將把重心由生產管理向品牌營銷方向轉變。

二、輪椅型號和品牌會進入集中階段。由於老年康復市場的崛起,吸引了一大批企業進入這一行業,造成輪椅市場品牌混戰的局面。雖然“混戰”短時間內滿足了各層次消費者的不同需求,但在產品質量以及對於資源的佔用度上造成了極大的隱患和浪費。在未來輪椅市場日漸成熟的趨勢下,會依據市場自身的力量去調控和改善這一現象。隨著競爭的深化,產品的款式型號也會逐漸集中,未來的主流款式不會超過幾十個。

三、服務能力將成為未來競爭的最大砝碼。作為大型家用醫療器械中銷售佔比最大的一個品類,輪椅的售中售後服務一直是各大廠商和經銷商頭疼的問題,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會對企業和產品逐漸喪失信任。誰能更好的解決服務問題,誰就將在激烈的競爭中增加砝碼。

四、醫保的障礙有望掃清。在目前90%以上的輪椅消費中,都是消費者個人買單,很大程度的降低了消費者對於輪椅的消費需求,尤其是電動輪椅。隨著近一段時間國家出臺的一系列相關政策,進一步加大了醫保對於醫療器械的支持力度,在未來有望大大降低消費者的消費負擔,提高養老水平。

五、租賃代替購買。日本等老齡化人口偏高的國家,對於醫療器械上的介護保險政策制度和租賃模式,從根本上解決了輪椅單價高買不起以及利用率低的特點。用租賃代替現有的購買形式,也許將成為我國輪椅市場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

關於老年用品市場

在輪椅市場中存在的問題,我們可以映射到整個的老年用品市場中。

據國家社科基金《養老消費與養老產業發展研究》課題組測算,到2050年,我國老年用品市場的規模將達到100萬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33%。但是這鉅額的數字背後,是國產老年用品的“缺失”。

憑藉一款智能“輪椅”,真能打開老年用品市場?

甲子商城董事長王友廣在央視《對話》節目中曾提到,全球老年用品六萬多種,日本就接近四萬種,而我國僅有兩千多種;德國的高端配套養老設施在全球佔有率高達60%,我國則幾乎為零。

這一問題的出現,主要是由於過去我國老年人的消費願望和消費能力偏低,老年人消費需求不突出,導致老年產品市場不發達,產品或服務設計與提供也沒有針對性。

此外,老年用品市場存在著供求信息不對稱的現場,缺少宣傳和展示老齡用品的平臺。《經濟日報》記者曾採訪瞭解到,雖然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對老齡用品具有強烈的需求,但現實中缺乏好的途徑和平臺去了解。

除了需求和消費能力之外,我國老年用品市場研發不足,市場規模小,層次不高,發展不平衡,高端產品幾乎都被國外企業壟斷。老年生活用品涉及老年人的吃、穿、用等各個方面,但老年產品的開發、研製、生產卻長期受到冷落和忽視。

憑藉一款智能“輪椅”,真能打開老年用品市場?

比如一些行動不便的老年人起身時會碰到想拿起地上的柺杖很困難的情況,國外有人發明了粘在凳子上的柺杖掛鉤,而在我國,類似人性化產品的開發幾乎無人問津。

除了柺棍之類的產品外,隨著聽力、視力、活動能力的下降,老人對老花鏡、助聽器等生活用品的需求非常旺盛,但國內很少有專門的研究和生產機構。市場上老年產品品種單一、數量少,許多產品缺乏技術含量或質量不高,一些沒有特色的老年商品由於過於陳舊,積壓滯銷成為清倉處理品。

而我國老齡用品業處於起步階段,缺乏完善的行業標準和市場規範,產業秩序混亂,坑老、損老、傷老現象時有發生,企業利益也難以有效保障。

西方國家比我國更早進入老齡社會,老齡產業已經有了很大程度的發展。美國、英國、德國等歐美國家在發展老年服務產業時都制定了一系列適用於老年用品、服務以及發展等標準化制度。日本也專門成立研究機構,研究制定併發布老齡產業領域的國家標準,促使日本老齡市場健康快速發展

憑藉一款智能“輪椅”,真能打開老年用品市場?

我國也應當借鑑國際經驗,建立符合中國老年服務市場的標準化制度體系,使得中國老年服務逐步規範化、標準化。

一方面,要健全市場規範和行業標準,建立並完善老齡產業產品(服務)的行業認證標準體系,老齡產業分類行業目錄、老齡產業專項統計調查制度及指標等;

另一方面,

質檢總局、民政部、商務部、國家標準委等部門應當健全養老服務的准入、退出、監管制度等。構建健康的老年市場,不僅需要政府的扶持與參與,更離不開學術界、企業及社會的配合。學術層面,應當對中國的老年群體及其市場進行深入研究,並配合國家出臺標準化政策。

企業層面,應當增強企業標準認證意識,嚴格按照政府出臺的市場規範和行業標準,研究設計開發真正適合老年群體的產品和服務。

整個社會更要形成敬老、愛老、為老服務的氛圍,構建方便老年人消費的老年用品售賣平臺,幫助老年人轉變消費理念,積極選購適合自身需求的老年用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