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是如何计算我每天走的步数的?

乡村视野


科技在进步,时代在发展,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如今的人已不再为温饱发愁,反而担心更多的是自己的身体健康,随之,各种运动 APP 应运而生,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开始热衷于在票圈炫耀发自己的运动数据,步数过万貌似已成为一个硬性标杆,如果有谁给自己的微信运动点了赞就会开心的不得了,那手机到底是如何计算我们每天走了多少步呢?

之前科技没那么厉害,大部分手机都是通过简单的重力感应来计算步数,简单来说就是手机的摆动频次 ,所以很多人为了让自己的步数数据更好看,就拼命的摆动手机,通过作弊的手法来欺骗手机。这不就违背了运动的初衷了么。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现在的大部分计步 APP 都是采用手机内置的陀螺仪,重力感应器以及加速度传感器等一系列传感器来获取用户步数的,相比之前的重力感应,该方法更精准和科学。陀螺仪可以计算手机的便宜角度,走路时装在口袋中的和手机会持续的出现偏角;而加速度传感器可以获取用户的速度数据,一次来判定用户是在走路还是骑车或者开车。

最后的终极杀招就是 GPS 了,GPS 可以实时计算出你的运动轨迹 ,因为走路的速度和骑车与开车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当你在一定时长内的运动轨迹过长时就说明不是在走路。所以如果采取 GPS 来计算步数的话是相当难作弊的。

最后提醒大家,我们运动的目的是保持健康的身体,而不是为了那一组组没有任何意义的数字,如果为了攀比和虚荣而采取作弊的方式,那岂不是本末倒置。


stormzhang


手机是如何计算每天走的步数?这个问题我想很多朋友都非常的好奇,那么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手机是如何计算每天走的。

手机内部有一个震动传感器和协助处理器,这个就是手机用来计算我们每天走路的根本方法,还有一些元器件也在帮助手机来计算我们走路的不算比如说有陀螺仪,重力感应器等等,当我们手机中有这些功能的时候。


我们带着手机在路上走的时候,人的中心都会有上下移动的情况,那么这时候,传感器和协作器就会感应到我们运动的布数,还有就是微信运动确实计算步数的,但是和我们平时走路的步伐大小关系很小。

所以,有时候只要我们的手机进行移动就会自动计算布数,对于手机能计算步数大家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可以在下方留言,咱们一起探讨!


千帆辰


过去很多计步软件都是通过简单的重力感应来计算步数,也就是手机每震动一次,就算走了一步,因此不少网友用摇晃手机的方式来“作弊”,给自己增加步数。但是随着计步软件算法的提升,以及手机内置传感器的增加,这种简单的作弊方法已经行不通了。

现在微信等主流的计步软件是通过手机内置的陀螺仪、重力感应器、加速度传感器等一系列传感器的组合,来计算出每天走的步数的。

其中陀螺仪可以测量出手机的角度,从而检测到人体重心的偏移。当人在行走的时候,手中或者口袋中的手机是会随着运动而出现角度偏移的,当陀螺仪检测到持续而且有规律的角度偏移时,手机就会开始判断用户正在走路。

陀螺仪还可以用于判断用户是在走路还是骑自行车,由于骑车的过程中相对行走或者跑步时,人体的姿态更加平稳,重心基本上不会发生偏移,这时陀螺仪收集到的角度变化更小,所以比较精确的计步软件不会把骑自行车也计算到步数当中。

而加速度传感器的作用是,当人走路时,会有一个比较稳定的非匀速加速度,和骑车时相对稳定的加速度完全不同。所以通过加速度传感器,也可以轻松判断人是在走路还是骑自行车。

更加精确的计步软件还会利用GPS来定位人的运动路线,然后计算出平均时速来判断走路、跑步还是骑自行车的状态,毕竟相比走路和跑步,骑自行车的速度要快得多。

虽然现在手机的传感器已经非常丰富,计步软件的算法也更加严谨了,可以判断人究竟是在走路还是在骑自行车。但是人体每天的运动是非常频繁的,因此难免还是会出现步数漏计或者错计的情况。


猫眼看数码


早期的手机是通过重力它是通过重力感应器来进行计步的,所以一开始时候并不是那么准确。近年来手机内置的传感器增加了很多,比如陀螺仪,加速传感器等等,这些综合来计算你的步数。而这其中,陀螺仪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手机就可以根据之前定位的地点和陀螺仪检测的运动速度和时间和方向,推算出当前的位置,来达到暂时定位的目的。通过因为手机角度的变化,陀螺仪是会有感知的,所以觉得你重心变化了,就开始计步了。



同样的,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如何判断你是在走路,还是在做其它的运动,比如骑车,因为不同的偏移角度,所以这些都是可以通过软件来判断的。

另外加速传感器也一样,走路的速度和骑车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所以搭配这几种传感器才会更加准确。

但是我们也要清楚,这种靠传感器来计算的步数,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准确,有可能不同的软件之间步数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你用什么软件来记录你每天的步数呢?


36氪


简而言之,就是硬件+软件的方式来算出来的,至于精确度跟硬件的好坏和算法的优劣有关。


硬件,现在的手机中有各种感应器,比如,重力感应器、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等等,通过这些感应器可以获取当前的角度方向,速度位置等等数据。

软件,各个APP软件和服务根据获取的到的角度,速度,频率,位置等数据,再根据一些算法,来计算出,当前你是在走路还是在跑步。如果不明白可以举个简单的栗子(不一定真实,却能说明问题),比如APP获取到手机每2秒摆动了一次指定范围的角度,可以认为是在走路。那么如果检测到频率变为0.5秒了,那么可以认为是在跑步。当然如果有开启GPS,则可以获取运动轨迹。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类似于手环,不仅仅是走路跑步的计算,包括登山,俯卧撑等等,都是通过手机的感应器来获取相关数据再通过算法求的的行为结果。

如果你有其他看法或补充的,欢迎评论。

爱看小说的码农


手机上一些“健康功能”越来越受到用户们的重视,于是不少手机软件都带有了计步功能。一开始这些所谓的计步器都是利用简单的重力感应来计算步数的。也就是手机每震动一次,步数就会增加。

之前微信运动刚刚兴起的时候,我一朋友时常占据步数榜首,每天都显示走了好几万步。有天突然发现他榜上无名了,一问才知,原来他平时都是将手机绑在电风扇扇叶上……这几天手机不慎“玩坏了”。只能说这些朋友们为了凑步数使出奇葩招数也是没谁了。因此后来为了应对这些“作弊”行为,QQ、微信等主流的计步软件也就升级为通过手机内置的陀螺仪,重力感应器和加速度传感器等一系列传感器组合而成,来计算步数。

陀螺仪可以测量出手机的角度,从而快速准确的检到人体重心的偏移;加速度感应器,可以轻松的判断人是在走路还是在骑车;然而更为准确的计步器会采用GPS功能来定位人的运动线路,时时监控着人的状态。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些改进不只是把计步变得更加公平让真正热爱运动的人能够更加精确地获取自己的运动信息。

互联网的发展催生出了“晒步数”这样的功能。希望每个人都能由心而发的热爱运动,而不是为了争个好友榜首而弄虚作假,毕竟前者才是计步软件开发的初衷。


互联网深科技


感谢您的阅读!

每天睡觉前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微信运动,排名第一多少步,谁给自己点赞了?今天有没有达到一万步,我们已经将运动量化成了数字,甚至觉得手机上的数字才是自己的运动。有时候,会很好奇,到底手机是怎么计算步数的呢?精确吗?

我们就拿小米8为例,我们现在看看小米8的传感器:

到底哪些是用来记步数的?我们可以看到小米8的传感器中有陀螺仪等传感器,这些设备可以根据手机震动的幅度来储存数据。当然,你也能看到:加速传感器,可以测量加速力的传感器,这也是大部分手机运动需要依靠的设备。

计数步数,就是通过我们在走路的时候,有一个重心移动的过程,而这种一上一下的重心改变被加速传感器记录,当然,它还配合手机处理器中需要长时间记录数据的协处理器发挥的功效!

当然,不论是加速传感器还是陀螺仪的配合,其实都是存在误差的,而且人都有一种习惯,就是做假,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拿着手机上下摇,来增加步数!

所以,如果真的想运动,其实没有必要通过手机来计步,而是拿走手机,自己去路上飞奔吧!


LeoGo科技


欢迎在点击右上角关注:「太平洋电脑网」,不定时放送福利哦。

主要是手机通过重力感应器、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等传感器和算法结合,识别你是否在运动。

其中最值钱的是算法了,有的是三轴的,有的是6轴的。每一家都公司都有自己的算法,当然啦,其实也不是很艰难的算法,有一些公司不像自己做,还能买回来。

这些算法,是研究人员穿上带有很多传感器的服装通过多次测试得到数据和模型,然后再做出来的,也不是很容易的。

计步器最早是由意大利的伦纳德·达芬奇想出来的,但是要实现的话,就在当时的150年后的1667年,做出来的。当时的计步机器比较简陋,主要是机械式的。

至于,骑行或者是其他运动,人体会有不同的运动方式,那么手机或者是手环就会有不同的摆动方式,然后手机就根据传感器的数据识别这到底是哪一种运动,然后做记录。

骑行、游泳、跑步的运动模式不一样,算法模型也是不一样的,传感器的数据也不一样。所以手机才能识别你在干嘛。

虽然,现在的算法比较先进了,但是不能保证百分百准确的~


太平洋电脑网


其实,不管是手机,还是其他有记步功能的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的原理。

目前电子产品的记步都依靠一个传感器完成(原谅我真的是忘了叫啥……),这种传感器通常是一个很小的长方形,结构上就像一个四角都有弹簧支撑的方片,一旦有震动,方片就会跟随手机一起震动,再用软件对方片的震动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到手机的震动数据。

也就是说,手机记步系统就是靠检测手机震动工作的,只要是一定方向、一定强度、一定速度的震动,都会被手机检测,进入计算。

记步装置的软件模式大概是这样:

当软件检测到一个超过阀值的震动时,会记录这个震动的方向、振幅等数据,如果后续检测到多个时间间隔大致相同、震动幅度大致相同、震动方向大致相同的震动,就判定手机持有者正在步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一开始走路的时候,手机记步器的数字并不上涨,但在我们走了几步之后突然有一个大上涨的原因:之前数据停止时,软件在判断是否要将当前状态记作步行。

这种方法其实并不准确,如果哪天想要微信晒晒步数,放上一首电音抖抖腿,几百步就有了……目前,人们也在寻找更好的记步传感器,并持续改进记步设备的软件机制。

1评论

二言三拍 02-22 23:44

67赞

这个功效害苦了不少网友,有的建了微信群,步数最少的人要发红包,原意是督促大家多走动。

也有人被领导发明,比如保险业务的曹先生,平时都要在外面跑。有一次他偷懒在家里睡觉,结果“微信运动”记载的步数只有300多步,领导就靠这个发明了端倪。

那么运动步数是怎么计算的呢?

手机内置了振动传感器或协助处理器,比如陀螺仪,重力感应等,根据这些设备的震动频率来储存数据。

简单地说,就是人在步行时重心都有一点上下移动,传感器和协作器感应到这种重心移动并进行记数。

 实验1:计算的是步数还是距离?

  小方和小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小方携带iPhone6手机,小陈使用运动手环。小方小碎步前进,小陈则大步流星,行走15米的既定距离。小方用了30步走完了15米,小陈只用了20步。

  而手机上显示的数据,小方走了34步,小陈走了17步,与他们自己默数的步数相比,误差在4步以内,基础准确。

  结论:微信运动确实是计算步数,与距离无关,也与步伐大小无关。

 实验2:斜坡陡坡、上下楼梯怎么算?

  楼道阶梯一层9步,小方走完一层,转角再上了一层,共走了18步台阶,再加上转角走了2步,小方共踏了20步。而小方手机上显示增加了22步。斜坡实验得到的数据也基础类似。

  结论:计步数据不会受地形影响。无论是走路还是爬楼梯,都是走一步记一步,误差基础在2步以内。

  实验3:真的可以作弊吗?

  在坚持原地不动的情况下,小方、小陈手上分离拿着iphone6手机和运动手环。确保数据稳定后,他们开始一起动摇手机与手环。在20秒的相同时间内,小方摇了12下,小陈摇了11下(一个来回算1下)。再看微信运动中的数据,小方多了28步,小陈多了24步。除去可能出现的细微误差,摇一个来回,在计步器中被计作了2步。小方摇了12下,从数据的呈现来看,相当于走了24步左右。

  结论:来回甩动手机或是手环确实能增加步数,“作弊”一说确实可行。

  由此看来,“微信运动”记载的步数还是存在一定误差的,比如手机偶尔没带在身上,或是刻意地去摇手机等,都会改变数据,这样记载下来的步数也就不准确了。

医生告知你

  饭后走路1小时以内对身体最有好处

  成年人每天摄入的热量约在2000大卡左右,维持生命体征和日常活动只会耗费1700大卡左右,过剩的300大卡需要通过运动来耗费。

  走路1分钟会耗费2大卡左右,按一秒钟一步来计算,就是60步耗费2大卡。

  那么也就是说,要耗费掉过剩的300大卡就需要行走9000步左右。一般来说,饭后走路在半小时到1小时之间,对身体最有好处。

  但运动量并非越大越好,运动过量可使机体免疫功效受到损害,影响健康。

5评论

天邊4 02-23 11:27

9赞

前段时间我也亲身测试了这个问题。当时我坐副驾驶座上,车子开动的时候就左右摇动手机(类似于手机摇一摇),幅度大概十厘米左右,测试了3次,每次3分钟。发现步数的计算和汽车速度没有关系,而是和摇动的频率有关,基本最快可以一秒钟摇2到3次,再快的话步数反而增加得慢,估计是判断步行不可能那么快。另外停车的时候步数基本没增加。后来我改成在大腿上轻轻磕手机,发现这样不仅省力,而且步数增加得更快。估计是因为有规律的震动,更符合判断。

经过测算,每小时大概可以摇出5000步,一天几万步不是问题。以后坐个公交车也可以发朋友圈装逼说“今天陪女朋友逛街一天了”

3评论

青史成灰 02-25 10:17

37赞

 微信运动每天都记录着你走路的步数,他会形成榜单,走的多收到很多赞,走的少则无人关注,如果你走到第一,你的照片将霸占排行榜封面。

  所以一段时间,每个人为了霸占封面疯狂走路、刷步,然而有时我们却发现你跟好友一起走的路,最终你却比他步数少,这是为什么?或者你想通过跑步来增加步数,但是底有效没?下面我们亲身试验告诉你答案。

  

  test 1走相同路记步不一样?其实全看命

  一人拿两部手机,测出来的步数肯定是一样的?如果你这么认为就错了,下面就看看我们的第一个测试,同一个人同一个姿势拿着手机,通过两组测试,结果略显尴尬,真是次次不一样啊。

  测试准备:两部苹果手机。

  测试过程:

  2、同一人将两台苹果手机同时拿到手里,开始走路运动;

  3、记录两组步数,最终得到数据进行对比。

  第一组B获胜,第二组A获胜。

测试结果:

显然每一次都不一样还没有规律

  第一组走下来,相同姿势记录的手机A比手机B步数少,而第二组却变成了手机A比手机B步数多。两部手机走的路程相同,记录的却不一样,这就说明我们平时的微信运动不太准确,而两组谁多谁少也不稳定,看来朋友圈拼步数的我们,命运也不能全部掌握在自己手里。

  test2 相同路你的步数多?可能因为腿短

  都说腿长走的快,那么腿长的人记步就会比腿短的人多吗?为了得到答案,我们找了一个萌妹子和一个长腿欧巴进行对比,萌妹子身高160cm,长腿欧巴身高185cm,经过测试,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拭目以待。

参与测试的萌妹子妹子和大长腿欧巴↓

  

  测试准备:两部苹果手机。

  测试过程:

  2、两人分别拿手机一起走路计步,所走路程一样;

  3、通过两组走路运动测试,分别记录两次步数,得出最终数据进行对比。

  第一组萌妹子赢114步第二组赢76步,小短腿完胜。

实验结果:

每一组都是萌妹子占优

看来如果走相同的路程,大长腿并没有优势

  test 3 跑步比走路记步多?真相让你哭!

  关于微信记步的第三个测试,有人提到过如果我是在跑步,计步结果比走路多还是少呢?我们这次也测试了一下。平常生活中大家一般都是慢跑,如果你跑步达到了竞技速度就另当别论了,因为记步时,你手机摇晃速度过快会不被当做步数统计。

  测试准备:一部苹果机。

  测试过程:

  2、首先走路,然后慢跑,两种运动保证路程相同;

  3、走路和跑步共进行两组,然后收集数据;

  4、通过两组的运动,分别对比走路、跑步微信运动内的步数,进行对比。

两组走路均比跑步步数多。

试验结果:

  第一组走路步数比跑步多457步,第二组走路比跑步多252步,可见在相同距离下,走路比跑步的记步要多。当然也有可能跑步过快,一些步数没有被手机记录,所以如果你打算刷步,就安心的走路吧,跑步又累又不见得能多刷几步。

  test 4 安卓机测步输苹果机 怪安卓系统喽

  微信运动支持苹果系统,但是不支持大部分安卓系统,安卓系统想要通过微信运动来记录步数,则需用第三方软件,比方咕咚、乐动力等APP。所以这次安卓机PK苹果机的测试,我们用咕咚运动来记录步数。

  测试准备:两部苹果手机,一部安卓系统手机。

  测试过程:

  1、准备好所需手机,并安装好咕咚运动软件;

  2、将三部手机同时拿在手里,开始走路测试;

  3、第一组计步6000步,第二组计时10分钟,分别记录数据;

  4、通过两次记录,最终得到数据。

  

苹果步数明显最多。测试结果:

  我们发现苹果手机的咕咚软件记录步数一个是6494步,一个是6503步,两者相差不远跟比实际步数多了近500步,而安卓机内的咕咚软件仅记录了4065步,比实际走的步数少了两千步,可见安卓机计步非常不靠谱。

  苹果手机装有三轴陀螺仪等仪器,他可以根据人身体的晃动等体现你的运动状态,仪器比较科学所以测量出的步数也更精准。而安卓系统手机可能技术有限,在计步方面跟苹果手机有一定差距。

  简单体力型:摇一摇

  第一种让你微信步数扶摇直上的办法是用手代替脚,拿着手机疯狂的摇一摇,这种办法最原始,最简单,也不需要多介绍,只要你拿起手机就立竿见影,想摇多少就摇多少。

  省事技巧型:摇摆器

  相比摇一摇摇摆器要省事很多,不需要你出力就能把步数增加。首先你需要准备一个运动手环绑定好你的手机,准备一个摇摆器,增加步数全靠它了。准备好一切后,把手环的核心部件绑到摇摆器上,最后就是摆动摇摆器。

  摇摆器摆动速度不会很快,但是你的步数可以稳步增加,这种办法一是不用出力,二是解放手机。可谓两全其美。

  

▲或者用招财猫,原理相同。

  

  但是随着微信运动的发展,万能的某宝上已经有了直接放手机的摇摆器。

  省事偷巧型:阿猫阿狗

  这一种办法也不需要自己出力,但是需要自备阿猫阿狗,把运动手环绑到它们腿上,剩下的就是监督它们运动好了。但是唯一缺点就是不稳定性,如果你们家是一只懒狗狗呢?也许最后并不能得到多少步数,还不如用其他办法来得快。

  不过,微信运动排行榜的目的只是为了提倡大家多运动,如果只是盲目的攀比,那就失去了运动本身的意义。

6评论

象家小译 02-22 13:37

301赞

这个问题我来说说~

应该是手机里内置了震动传感器,比如陀螺仪、重力感应等,根据这些设备的震动频率来储存数据。简单地说,就是人在步行时重心都有一点上下移动,传感器和协作器感应到这种重心移动并进行记数。

这个应该就是原理,然后和大家分享一个有关于这个有意思的问题~

哈哈,看到这原谅我忍不住笑了~

160评论

Plutonian 02-23 00:01

15赞

最直接的,就是获取“计步传感器”的步数。智能设备中通常有一个传感器叫做“计步传感器”,可以记录步数。当然,这是一些智能手环,低端手机用的办法。高端一点的智能设备为了记录准确,可靠,具体就是防止多记,少记,作弊(放洗衣机,手拿着晃)等。从硬件层上讲的话这些运动数据会由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角度加速度传感器(有时候也用地磁传感器,GPS)反馈给处理算法,算法会处理这些数据,剔除掉不是真实步行的数据,并记录有效的数据。软件层就是算法的设计。这一点上个人觉得华为和小米都做的不错。

最后以上回答为本人自学习得,若有不正烦请指出,鄙人自当潜心受教。

1评论

Augen 02-23 15:00

3赞

应该是使用的陀螺惯性导航方法。也就是利用陀螺测量手机的加速度,如果对加速度进行两次积分可以估测距离,如果对加速度进行监测并把绝对值较大的加速度认为是在摆动腿部,就可以进行计步了。

评论

什么这个那个啊 02-23 12:50

7赞

我只关心一个问题:你计步目的是什么?我为了保持体重,每天快走一万步,坚持了近两年,体重一直保持在65kG,同时也在支付宝捐步种树做公益,感觉非常好!

所以,为了健康计步这才是初衷!

评论

热爱范儿 02-23 12:27

5赞

我们都知道大部分的手机中会配备一颗协处理器,主要记录一些需要长时间需要记录、监控的数据,搭载协处理器的好处是可以降低中央处理器的功耗,从而达到省电节能的效果。

手机计数的基本原理是走路时会先有一个向前的加速度再有一个向后的加速度,根据身高体重调整这两次加速度大小和时间间隔的阈值就能统计步数,当然还有很多优化的细节。手机内置了振动传感器或协助处理器,根据这些设备的震动频率来储存数据。简单地说,就是人在步行时重心都有一点上下移动,传感器和协作器感应到这种重心移动并进行记数。

评论

我爱你139762798 02-26 08:36

1赞

我木用过,每天忙的要死,哪有心情拿个手机看步数!运不运动关键在自己,一天到晚的搬砖,做着沉重的体力劳动,这是不是运动,这个时候我能拿个手机计步吗?劳动者最光荣,但为了什么排行榜而去运动,我才不会去做呢!努力为自己,加油!为了我活得更好!


耿讯狂人


不能简单说手机计步。手机有很多运动软件,我用过的几种,都是通过卫星定位+地图轨迹,计算行程距离+时间速度。然后换算成步数。通过多次计算,感觉这些软件是按每步0.7m换算的。所谓计步,只是早起的说法,来源于计步手表,完全的重力感应。这种计步,与实际距离误差很大,只是一种模拟。不论是徒步行走,还是跑步,不同的身高体重、不同的运动习惯,步幅步频差别很大。所以,拿计步说事,早已过时。至少是局限在运动手环的使用范围内,手机基本不再是单纯计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