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實行"土地託管代耕"模式,集賢縣農民當起“甩手掌櫃”

黑龍江經濟網訊(王司東 記者 高嘉慧)日前,集賢縣豐樂鎮在農業實踐中大膽探索創新實行“土地託管代耕”模式。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農村因為勞力少,子女進城隨遷城市定居,外出務工等因素,致使農村土地出現部分對外發包收入少,農戶自己又種不了的實際問題。這對與土地有著深厚情結的農民來說,倍感可惜,感嘆之餘,也望“地”興嘆。在這種情況下,該鎮為農民找來了管家,對農村土地進行託管、代耕,讓農民成了甩手掌櫃,事事不用操心,安享秋收的最終收益,積極地推動了集賢縣農業現代化進程。

探索實行

創新土地經營模式,積極探索“土地託管”新路子。

4月12日,集賢縣豐樂鎮在太城村村委會召開土地託管代耕工作現場會。集賢鎮參觀團,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豐樂鎮黨政班子成員、村兩委班子成員、各村種糧大戶、合作社成員參加會議。會上,豐樂鎮慶豐村、太華村、太城村三個典型村第一書記、相關企業代表分別進行發言;相關企業與新型經濟主體進行簽約。豐樂鎮黨委主要負責人表示,豐樂鎮立足自身農村、農業、農民實際,創新土地經營模式,土地託管代耕作為一種新型經營模式,通過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把分散的農戶經營變為由有實力的農業生產公司經營,實現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生產。既推動了農業經營方式轉變,有效破解了“誰來種地,怎麼種地”的問題,同時也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推進了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土地託管代耕是在堅持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不變、農民土地使用權不變、農民受益主體不變的前提下,由農業服務公司等託管主體按照農民的要求,對其責任田實行統一管理、統一經營,全程託管的模式。在土地託管模式下,託管主體和被託管農戶依靠制度創新實現了雙贏。

農民抽身創造收入,土地全程託管忙了“田保姆”。

太城村村民郭鳳利家種了22畝地,土地不算太多,但人工、物力投入一點不少,在土地實施託管代耕這一新政策後,他率先簽定了託管合同,實行土地全程託管。郭鳳利表示,“土地代耕能使我增加一筆收入,我能挪開身子,我能去打一份工,能多收入一份工資,這樣即省了人力、物力,又自己省了車力,使自己的收入能更翻一翻。”

託管代耕是農村土地經營模式的一項制度創新,是在堅持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不變、農民土地使用權不變、農民受益主體不變的前提下,由農業服務公司等這樣的管家按照農民的要求,對其責任田實行統一管理、統一經營,全程託管。據現場鳳盈農業機械管理服務有限公司業務經理白文俊介紹,公司自成立以來,進口了一批大型的農機具,這些農機具都是在國內比較領先的。主要是為農民朋友代耕土地,讓農民朋友從舊的勞動模式裡解脫出來,讓他們能外出務工,發展自己的家庭經濟,公司是種、管、收一條龍服務。

機械作業,規模化發展,提質增效促多贏。

目前,豐樂鎮慶豐大村、慶豐小村、太城村三個村已有2000餘畝農村土地進行了託管代耕。把各家各戶的零散土地集中起來,實現了化零為整,機械作業,規模發展,提質增效目標。

“開展土地託管、代耕服務,就是把分散的農戶經濟變為由有實力的農業生產公司經營,實現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生產。這樣即推動了農業經營方式的轉變,有效破解了“誰來種地、怎麼種地”的問題,同時也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推進了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豐樂鎮黨委書記齊衛東信心百倍,“今後,我們要大力推廣土地託管模式,組織農民和合作社及新型經營主體,科學經營管理好土地,讓土地發揮最大效益,奮力推動現代農業大發展。”

有關縣領導表示,豐樂鎮創新實行土地託管代耕做法在全縣還是首例,豐樂鎮在農業實踐工作中大膽探索出一條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之路。待條件成熟後,在充分保障農民權益的前提下,計劃引導其它村屯也進行土地集中連片託管代耕。鎮、村兩級要擔負好土地託管的監督職責,指導和扶持土地託管主體通過統一整合各類農業生產要素資源,提高勞動生產率,實現農業生產效益的最優化和農民收益的最大化,以土地託管代耕服務的模式推動集賢農業的發展,以實際行動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出新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