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中国石油控股股东借道ETF减持超30亿,掀起新潮流?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减持,又有新套路。

4月16日晚间,中国石油发布公告,大股东中国石油集团以4.3亿股(认购证券投资基金属于非交易过户行为,所涉及股票占用竞价减持额度)中国石油A股股票换购目前正在发行中的工银瑞信沪深300ETF。其中关键点有两个:1、换购后90天之后即可减持相应的ETF;2、这个套路可以多次使用,而不会冲击二级市场股价。

刚刚!中国石油控股股东借道ETF减持超30亿,掀起新潮流?

需要指出的是,这并非第一起通过认购ETF的方式变相“减持”的案例。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2016年,上海城投集团、上海久事集团和上海国盛集团均是采用持有上市公司股份进行换购,集体参与上海国企ETF。

为什么借道ETF减持会有比较不错的缓冲效果呢?

通过换购的方式,对于交易对手方来说,可以通过讨价还价的方式拿到自己想要的价位,而又不用付出真金白银;对于中国石油来说,可以借道ETF减持股票,避免对市场的冲击。从这个角度来看,交易双方都是双赢。

ETF作为A股市场一个重要的交易品种,尤其是对于做套利的交易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可惜,由于做空机制不健全,单边市场的格局下,ETF所能发挥的空间还是相对受到一定的束缚的。

如果是A股市场的老股民的话,应该还记得大名鼎鼎的“光大乌龙指事件”,当时导致市场大幅波动的原因,就是光大证券的自营部门买入了大量的ETF而没法交割,当年老玩童曾经写过稿子,现在趁着这个事情再给大家复盘一下ETF是怎么样导致市场大幅波动的。

2013年8月16日上午11点左右,正在办公室里干活的老玩童,忽然看到沪指瞬间飙升逾100点,由于消息面比较平淡,便和当时的老大说市场可能出了问题。随后,老大从业内人士那里得到消息说,光大证券的自营部门下错单了。

后来各路财经记者趁着中午的时间给当时光大证券董秘求证的时候,董秘还一脸懵逼。后来,光大证券的自营部门证实是接入了模拟交易系统下错单了,从而引起了市场的大幅波动。但,当时最令人争议的是,光大自营部门明明做了错事引起市场大幅波动,居然反手最空(当时股指的卖空机制还正常)。

到下午2点,光大证券公告称策略投资部门自营业务在使用其独立的套利系统时出现问题。有媒体将此次事件称为“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

光大证券自营部门乌龙事件下单230亿,成交72亿,涉及150多只股票。由于光大证券自营的策略投资部门,在下单的时候,将一个原本是3000万股中国重工的下单指令,最终变成了3000万手(30亿股)。

单纯从需要置换的中国重工来看,要完成3000万股(按照中国重工4.46元的收盘价计算),需要1.338亿元,但由于下错了指令,直接导致需要配置的相应标的股的资金放大了100倍,整体配置的资金规模也放大了100倍,远远超过133.8亿元。

也就是说,ETF这个品种本身,主要还是看交易双方的目的是什么,从策略上来看,要通过ETF达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其实是完全不存在技术问题的;与此同时,想要换购ETF来借道减持股份,缓冲对二级市场股价的冲击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